文/
鄧海建 眼下的農村,滿是“娃恰恰”、“康帥傅”等山寨貨,不少假冒偽劣商品藏身農村集市商店,坑蒙農村消費者。在四川省金堂縣趙鎮彎彎街批發市場一家主營副食的店鋪,記者發現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記,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記”,包裝極其相似。店主稱,商品主要銷往農村,山寨的七八塊錢一斤,正品的二十四五塊錢一斤,摻在一起賣,不容易看出來。(1月19日《人民日報》) 有人說,中國的農村,已經成了山寨食品的大舞臺,對農村老百姓的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專家將之解讀為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監管者將之歸罪于商貿流通體系。可是,眼下最簡單的問題是:市場監督與質量監管部門為何在執法中,偏偏對農村地區選擇性失明?
農村消費者是要加強辨別能力,但如果小店內全是三無或山寨產品,又讓他們如何去“理性選擇”呢?源頭上的病癥,卻要到終端銷售領域求解,不過是隔靴搔癢罷了。山寨貨的問題,說到底是制假售假的癥結。
很顯然,在山寨貨的眼里,農村市場就是最好捏的“
軟柿子”。這與農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并無直接關聯,為山寨貨大開方便之門的,是一路綠燈的“無人區”。假冒偽劣商品如此之多,與其說農民或結構如何,不如查究一下對農村市場負有直接責任的監管者的年終小結——看看在他們的眼里,這些山寨貨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