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楓逸
12月25日上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要求企業確保產品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12月25日《法制晚報》) 實踐證明,可追溯性是目前食品質量管理和危機控制中最重要的武器。不過,建立可追溯體系卻是知易行難。在我國,即使蒙牛、伊利這樣的大企業,也離不開個體奶農。供應商眾多且分散、流動性大,增大了推行信息化工作的難度。同時,可追溯系統需要購置設備、采集信息、維護系統、培訓人員,對于企業的承受能力也是考驗。
對此,企業必須端正態度,把可追溯體系的建設當做機遇,而非純粹的負擔。完善的可追溯體系,更是對企業的產品負責。一旦出現問題,企業就能迅速作出反應,查明問題源頭,召回涉案產品,既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也能贏得消費者的諒解,避免一次危機砸倒一塊招牌。同時,通過可追溯體系向公眾公開信息,也能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當然,可追溯體系存在人為操作的空間,不能全靠企業自律,更有賴于有關部門的監管。通過不定期抽查、突擊檢查等,對弄虛作假、走過場的企業給予嚴懲,從而確保相關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真正讓可追溯體系成為食品安全防火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