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利權 承載著物流運輸重任的公路淪為某些部門的提款機,不僅讓利潤微薄的運輸公司及貨車司機苦不堪言,更會導致物價上漲,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相關部門必須從體制上徹底解決公路“三亂 ”問題,讓公路運輸回歸惠民本質。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境內管護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在這一百多公里的路上,執法人員竟多達200人,簡單地說,就是兩個人管一公里,財政無法承擔全部費用,這200人就只能是靠路吃路,上路罰款。過路的貨車司機無緣無故就會被罰,甚至8分鐘內被連罰2次。河南省永城市一家運輸公司每天都會準備2萬元,以應對執法人員的罰款,平均每輛車每月被罰都在5000元左右。
200人把守著110公里的路,對來往貨車司機任意罰款,頗有“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的架勢。運管部門執法人員如此明目張膽、不問緣由地設卡罰款,逼得運輸公司自備錢財“買路”,不僅抬高了物流成本,導致百姓生活成本增加,更讓地方政府背上“魚肉百姓”的罵名。
誠然,公路“三亂”頑疾久治不愈,有交通部門經費無法得到財政保障的現實原因,更有相關部門機構臃腫、人員超編的制度缺陷。比如,商丘市梁園區交通局系統共有6500余人,而其下屬部門公路局、運管局各有900余人——區區一個縣級運管部門,需要如此龐大的執法隊伍嗎?僧多粥少,當地財政給予的經費不足,運管部門便讓職工上路罰款,以自收自支解決工資問題,甚至完不成罰款任務的還要扣工資——這種看似迫于生存的無奈之舉,其實就是以集體的名義謀取私利,甚至不惜巧取豪奪、執法犯法。
早在1994年,國務院就下發了《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明確提出治理公路“三亂”。2年前,央視也多次對公路“三亂”現象進行曝光,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甚至國務院糾風辦都予以高度重視,連續發文加強治理。然而,山西左云縣交警聯合私人公司攔車收費、河南濟源“7公里公路設6收費站”、貨車司機“8分鐘被連罰2次”……這些頻頻曝光的公路亂象讓近20年的治理化為泡影。本應維護規則的執法人員卻隨意違法罰款,如此顛倒的執法邏輯絲毫不見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可以預見的是,貨車司機被無端罰款之后,會鋌而走險,以超載超限彌補罰款損失,讓原本正常的公路運輸陷入“罰款—超載—再罰款—再超載”的怪圈。“違章罰款”已經背離其維護公路安全的初衷,成為運管部門斂財的工具。
根據央視報道,公路“三亂”現象遍布全國,2012年全國公路執法部門的罰款金額高達3000億,占貨車運費的10% 。承載著物流運輸重任的公路淪為某些地方部門的流動“提款機”,經濟大動脈被人為地分割切斷,這不僅讓利潤微薄的運輸公司及貨車司機苦不堪言,更會導致物價上漲,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公路“三亂”是一個治理了20多年的老問題,其中利益糾葛錯綜復雜,需要相關部門從體制上予以徹底解決,重塑運管部門的服務形象,讓公路運輸回歸惠民本質。
相關新聞詳見本報今日A25版本報評論員 何利權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