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內三區最后一個區公布
外來娃入學的榜單,近2500名外來娃獲得了在李滄區入學的機會。記者從市內三區了解到,今年報名入學的一年級新生有兩萬多人,不但入學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外來娃的報名人數更是幾乎與本地學生數持平,達到8000余人,占到了今年新生入學總人數的40%以上。
"今年人數太多了"
"我看到我的名字了。"昨天上午在李滄區書院路小學門口,6歲的史恒熙使勁踮著腳指著自己的名字說。在7月8日接受外來務工子女報名后,昨天,李滄區教體局張榜公布了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安排,根據就近、學位有空余等原則統一調配了外來務工子女的入學安排。
在李滄區之前,市南區在7月26日、市北區在7月21日也已經張榜公布了各自區外來娃的入學安排,至此市內三區本地戶籍學生、外來務工子女的入學安排基本已經結束。
每個適齡的孩子都已經領到了紅色的《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等待新學期的開始,但對各區教育局來說,更大的壓力還在后邊。"今年孩子人數太多了,不擴班根本解決不了這么多孩子,擴班擴少了還不行。"市南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入學的孩子是2007年出生的,當年是民間傳說的金豬年,出生人數偏多。"市北區教育局教育科的王老師說,提前預計到今年入學考生人數要多,但沒想到會這么多。
外來娃占"半邊天"
今年外來娃報名之前,家長們就已經知道了今年入學的外來娃將面臨"最難入學季",因為我市沒有單獨的外來務工子女學校,市區公辦學校在接收完本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后,空余學位將用來招收外來娃。在本地戶籍適齡兒童人數增加、學校學位不變的情況下,用于招收外來娃的學位勢必減少,但面對眾多符合市教育局規定報名條件的外來娃,接收并安排入學是各級教育部門的承諾。
市南區近5000名一年級新生中,外來務工子女有近1000人;市北區10000多名入學新生中,外來務工子女達到了近5000人,李滄區5000多名一年級新生中,外來務工子女人數占到了2500人以上。從市內三區看,外來務工子女報名總數達到了8500人,占到了一年級新生總人數的四成以上。
7年人數翻了一番
從2004年開始,青島在全省率先取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借讀費,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免費入學,外來務工子女在學校里享受與本地戶籍學生相同待遇,這一優惠政策直接導致了入學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人數連年攀升。
根據青島市教育局統計,目前青島市義務教育段,也就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數已達到12.5萬人,占全市義務教育段在校生的18%,而在2006年青島義務教育段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人數只有6.28萬,7年當中這一數字已經翻了一番。
在市北區和李滄區兩個外來務工子女比較多的區里,多所學校里外來務工子女人數已經超過了本地戶籍學生,最高的外來娃比例甚至超過了90%。
【人物】
●賈榮霞·老家河南
離家幾百米心里很知足
老家是河南的賈榮霞高興地從李滄區惠水路小學領到了孩子的入學通知書,學校離她租住的福臨萬家小區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孩子上學很方便,我很知足。"
對很多報名入學的家長來說,要提供齊市教育局規定的4個條件的證明材料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但對賈榮霞來說很輕松,5年前大女兒上學的時候她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去年把租賃合同準備好了。"賈榮霞夫妻二人在青島做石材生意,有自己的加工廠,幾年前在城陽買了房子,"當時想把廠子搬到城陽去,孩子在這里上學,廠子搬遷還得等等。"賈榮霞說,來青島10年了,特別喜歡這座城市,尤其是孩子在這里可以享受跟市區孩子相同的受教育待遇,"大女兒今年上五年級了,二女兒今年入學,明年小兒子也要上學了。"賈榮霞說,一家三個娃全都要在青島上學。
●史廣洪·老家濟寧
學校有點遠報名去學車
家住萬年泉路的史廣洪老家在濟寧,來青島打工也已經有10多年時間了,兒子史恒熙今年上小學。7月8日他帶著孩子在書院路小學報名點報名,這所學校離他們租住的房子騎車需要10分鐘左右。"從報上名,我就期待孩子能到這所學校來上學。"史廣洪說,但在書院路小學的錄取學生名單上他并沒有看到兒子的名字,兒子的名字出現在了振華路小學的錄取名單上,史廣洪的眉頭立刻緊鎖起來。
"振華路小學在哪兒?我還真不知道。"史廣洪說,他早晨7點就需要出門上班,妻子上班時間更早,如果學校離家遠了,兒子每天上學就成了問題。在書院路小學門口轉悠了5分鐘,史廣洪要帶著兒子到振華路小學轉一圈,記者決定開車拉著他走一趟。由于路堵,加上不熟悉振華路小學的位置,記者花了20多分鐘才到振華路小學。"看來以后得6點鐘出門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讓他自己在門口等著,我再去上班。"史廣洪說,其實7月8日報完名后,他就擔心將來學校太遠,他就到駕校報名學車,買輛面包車接送孩子。
騰出校長室給孩子當教室
教室不夠用和師資力量問題愁壞學校
【探訪】
外來務工子女人數多并不局限在幾所學校,在書院路報名點公布的幾所學校錄取外來娃名單上,振華路小學錄取162人、重慶路第一小學錄取106人、書院路小學錄取68人、銅川路小學錄取25人。"前來報名的學生中,凡是符合市教育局規定的4個條件的孩子,我們基本上都全部接收了。"李滄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別看我說得很痛快,安排這些學生可是件頭疼事。"
該負責人表示,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需求,李滄區眾多學校都將舞蹈室、音樂室、圖書閱覽室等專用室改造成教室,甚至有幾個學校校長把校長室讓出來,合并改造成職能處室,給外來娃上學騰地方。"畢竟學校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現在本地娃和外來娃人數都在增長,幾乎已經超過了學校的承受能力。"該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學校要達到省規范化學校,需要有足夠的音樂、舞蹈等功能教室,另一方面我們要讓更多外來娃能上學,又需要占用這些教室,這確實是個很大的矛盾。"前些年如果教室不夠用我們可以擴大班額,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每個班額不能超過45人,這是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明文規定的。"該負責人表示,班額擴大了,教學質量肯定要下降,這對本地學生和外來務工子女都是不負責任的事。
市北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教室不夠用是一個方面,師資力量不夠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教室可以占用專用教室,但老師不夠用肯定不行。"這名負責人表示,老師的編制,學校和教育局又說了不算,因此要接收更多的外來務工子女入學,遠不是一個教育部門所能解決的。而增加學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新建學校,可新建學校更不是教育部門一家能解決的。
明年入學將更緊張
【鏈接】
在很多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眼里,今年市內三區兩萬多人入學是創紀錄的數字,這個數字也許明年就將被打破。"今年適齡學生多的原因是金豬年出生的孩子,明年則是奧運寶寶和金豬年下半年出生的孩子,肯定更多。"市北區教育局教育科王勝文老師表示,明年我市一年級新生入學的壓力更大,"如果不新建學校,到時候肯定解決不了這么多孩子。"(記者 臧旭平 實習生 董雪 攝影 記者 王建亮 實習生 王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