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龍敏飛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近日表示,中國正在創建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并擺脫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考慮到器官捐獻者在醫院治療過程中的醫療費用負擔和捐贈者的困難,中國的器官捐獻體系將考慮納入一定的刺激機制,給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11月23日中新社) 關于器官捐獻的話題,一直難以“脫敏”,因為這與傳統文化的沖突的確過于強烈。而根據衛生部的數字,全國每年有15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而實際移植的則僅有1萬例。這樣的供需比例,無疑顯示出“器官捐獻”的緊張度。此外,另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我國超過90% 的人體器官源于死囚,這般現狀必然不是長久之計。繼建立器官捐獻信息共享平臺之后,又嘗試刺激機制,這是對“器官荒”的一種積極應對。
我國器官捐獻率如此之低,其原因也在一次次探討中達成共識:一者,器官捐獻所產生的醫療費需要捐獻者自己出;二者,傳統觀念中“保留全尸”的意識根深蒂固,這是我國“器官捐獻率低”的主要原因。
如今,衛生部門擬將刺激機制納入器官捐獻體系,這意味著,由于器官捐獻所產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捐獻者今后很有可能不用再自己出,甚至捐獻者家庭還可能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如醫療保險、困難救助、學費優惠、稅收減免等。但是,這只解決了“捐贈費用”所產生的“消極捐獻”,卻無法逆轉“傳統觀念”所產生的“消極捐獻”。換句話說,即便刺激機制出臺,也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器官荒”的現狀。因此,在出臺刺激機制之外,仍需要不斷地改變公眾的傳統價值觀。
世事無常,人與人當守望相助。其實,“器官捐獻”是用愛的力量讓生命在另一個載體上繼續存在。器官捐獻所產生的,無疑是一種“人性偉力”,而這種力量要得以發揮,離不開現實土壤的營造與栽培,離不開制度的呵護、人心的掘進。當“人與人守望相助”成為一種社會常識,“器官捐獻”方可真正無障礙地實現“用愛的力量讓生命在另一個載體上繼續存在”。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