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孫琪、魏夢佳)7日,高考的首場語文考試剛結束,“共和國,我為你拍照”“車輛與時代變遷”“用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等各地高考作文題立刻受到關注,引發熱議。高考恢復40年里,內容不斷豐富的作文題目牽動著人們的心弦,也悄然記錄著社會的變遷。
每年高考,“打頭陣”的語文考試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作文題目。社交網絡上,人們樂此不疲地討論當年的作文題目,回憶自己高考那年的拼搏。高考考題不斷變化,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1977年剛恢復高考,中國百廢待興。恢復高考讓許多人“重啟命運之門”,他們從農村、工廠、牧區走向考場,放下農具、模具,拿起紙筆。10年的艱辛、自然災害帶來的悲愴都化為考場上奮筆疾書的動力。當年的北京卷《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讓很多人記憶猶新。《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知識越多越反動嗎》等高考作文題,充滿力量和希望,也不乏對過往的反思與警醒。
中國社會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院長李強對此深有感觸。1978年,他和很多人一樣,懷著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愿望,參加了高考。“高考就像我生命中突然出現的一道光,追尋更多知識、更好的出路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本能。”他說。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介紹,1977年剛恢復高考,高考作文與政治聯系很緊密,結合時代狀況,考試題目相對簡單。到80年代初就具有一些彈性和靈活性。多年來,出題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學生發揮出更好水平,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如讓考生探討社會問題和生活哲學等。考題不僅具有豐富的意義和內容,倫理和文化價值上也有討論空間。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那些最初的作文題目似乎過于“嚴肅”“正經”。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考作文題目更偏重社會議題,出題方式也更多樣化。看圖作文、改寫短文等新高考作文模式應運而生,成為高考改革的一股“清流”。無論是80年代更加關注現實社會的作文題目,例如《育民小學辦起了游泳訓練班》《樹木·森林·氣候》,還是90年代《帶刺的玫瑰花》《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鮮活生動的題目,都展示了高考順應時代變化的特征。
從教以來,關注高考作文題是北京陳經綸中學語文教師李良益的“必修課”。他說,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我記得之前的作文題目指向明確,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個題目,超越了價值判斷和評價,讓考生用自己的經驗或思考去完成一個邏輯評價,給了考生極大的發揮空間。”
專家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考作文題目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例如,2008年的高考題目聚焦汶川地震,2009年則用寓言故事引導考生談“生存的本領”。
張頤武介紹,這些年,高考的作文題目主要分為幾類。一類是漫畫或故事,“往往讓人意想不到,可以做不同方面的延伸”;另一類是題目比較豐富,在倫理和價值觀上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來談,這些都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還有給出故事或者新聞,讓考生來加以闡發。
“40年了,時代在變遷,高考在變革,作文題目也在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高考引領更多人走上了求知的道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把他們帶去更美好的未來。”李良益說。(實習生樊攀參與采訪)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回望高考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