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回望高考40年:昆侖赴試睡草床 -30℃高考難忘

2017-06-05 06:20   來源: 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初夏的暖陽中,青島石老人東的一處居民樓里,一位老人正在承載著萬冊書籍的書架旁品茶閱讀。他是中國海洋大學退休副教授劉增才。40年前,他在遙遠的昆侖山下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恢復高考后,他成為第一批受益者。

  

劉增才 中國海洋大學退休副教授 1977年參加高考(受訪者供圖)



  劉增才1949年出生于青島觀象一路。1965年,也就是16歲那年,劉增才初中畢業。次年,根據當時國家“屯墾戍邊”號召,17歲的他上了開往青海省的綠皮火車,與劉增才同批上火車的還有青島的399名男青年和400名女青年。

  14個晝夜后,劉增才跟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過高原、涉草地,來到了青海省格爾木一個叫拖拉海的地方。此時的昆侖山下的拖拉海還是冰天雪地,這個17歲的少年開始扛著镢頭戰天斗地、墾荒種田。白天種地,夜深人靜了,劉增才在炕頭挑起煤油燈開始讀書。

  1976年,劉增才和他的初中同學孫韻平鴻雁傳書11年之后,他請假從拖拉海回到了青島的大海邊,與孫韻平完成了婚禮。次年,他們的女兒降生了。獲知這個消息,劉增才高興之余暗自神傷:他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青島和妻子女兒團聚。

  1977年11月中旬,農墾營的通訊員騎馬將一封書信塞到了劉增才的手里,書信是妻子寫來的,妻子告訴他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不分年齡、性別,任何人都可以參加高考。次日,他向團部報了名。之后他到處搜羅書籍,挑燈夜戰。

  一個農墾團5名報考者,就用一套書。眼看次日就高考了,劉增才才拿到了數學課本。12月3日他們趕往100里外的格爾木考點應考。“我們坐在敞開的馬車上,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里趕往考點。”劉增才說,“到了格爾木考點,夜晚睡在考點安排的麥草床上,麥草上有一條毛氈,還有一床被子。”室外零下30度,考場上的屋子里生起了爐子,讓他最幸運的是他的考桌就在火爐旁邊。每場考試3個小時,有人會凍得現場搓揉雙手和跺腳。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1978年3月,劉增才的高考成績出來了,他考了格爾木地區的第2名,最讓他興奮和驕傲的是,100分的數學考題他得了90分。而他,也是所在農墾師唯一進入錄取線的考生。此時的劉增才手持成績單,仿佛覺得拿到了走出戈壁灘回青島老家和妻女團聚的車票。

  劉增才說,“我第一次填寫的學校是廣州外語學院,按照自己的成績,被這個學校錄取沒有問題。”可因“年齡大了,發音器官完全成型”被拒在了門外。后來,劉增才被青海師專中文系錄取為一名專科生。

  1979年,劉增才迎來了人生中第二次大考。“這次大考,也是因為妻子。”劉增才說。在青島邊上班邊照顧孩子的妻子孫韻平在給劉增才的信中說,現在國家又有了新政策,任何人都可以報考研究生。只讀了1年多專科的劉增才報考了研究生。應試后,劉增才以384分的高分進入北京師范大學的錄取線,成為青海師專第一個考入京城的研究生。

  高考感悟

  在劉增才的心中,他只是個初中畢業跳過高中報考了大專,又跳過本科報考了研究生的“跳級生”,與同學相比,他基礎薄弱,在北師大兩年半時間里,除了睡覺和吃飯,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