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銀行理財產品注意3大坑 看清產品投向防"飛單"

2016-03-17 10:51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銀行理財產品以其相對穩健性吸引了不少投資人。銀率網統計顯示,2015年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購買過銀行理財產品,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投資人最關注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能力,其次才是產品風險。不過,一直以來,在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夸大收益、弱化風險、承諾保本保收益等現象依然較嚴重。

  看清產品投向,防止“飛單”發生

  據記者了解,銀行在售理財產品通常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銀行自行設計和推出的產品,由于銀行具備更高的風險防控能力,加之這種資金池管理分散投資最終體現的是綜合收益,因此更具有保障性,投資方向多為銀行間拆借、票據業務等,此類產品的風險較小。第二種是銀行購買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這類產品收益波動較大,尤其是在如今股市起伏較大的情況下,風險較高。第三種是代理產品,這類產品種類很多,包括保險等,其中絕大部分為信托類產品。

  “飛單”則是指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該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該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其最大特點是,承諾收益率基本上是銀行正規發行、代銷理財產品收益的2~3倍。而出售“飛單”產品由于是理財經理等個人行為,銀行一般不承擔相關責任,一旦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投資者維權可謂難上加難。

  為了避免掉入“飛單”陷阱,隨手記金融研究院院長楊仁杰對記者表示,首先投資人不被“超高”投資收益誘惑,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了解募集資金具體投向、收益、期限等;他還表示,要知道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凡被要求向個人或第三方公司賬戶轉賬或匯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業務辦理回執中的匯款賬戶明細。

  每款金融投資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管理人就是銀行,而“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往往以某投資公司,或是某基金管理公司的名稱出現,因此一定要弄清楚產品的管理人是誰。

  了解產品結構,風險也隨之不同

  不少投資人在購買銀行理財時還不清楚不同產品的類型和結構。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托型、掛鉤型及QDII型產品。簡單來講,如理財產品投資于債券,總體而言風險較小,風險程度視投資債券的級別而定,債券型具有最低的風險水平,同時收益率也較低,但是適合投資風格較保守的投資者。

  楊仁杰表示,短期產品主要投向貨幣市場類金融工具(包括逆回購、銀行存款等)以及債券類資產(包括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企業短期融資券、企業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非公開定向融資工具、公司債、企業債等)等流動性強、風險低的資產。

  弄清募集期,免得收益“縮水”

  一般來說,與理財產品相關的一些時間節點主要包括投資期限、募集期限、產品起息日、資金到賬日。

  不少投資人不注意投資的時間成本,很多時候以為簽了合同第二天就是起息日。其實不然,例如一款產品是3月10日到3月20日是募集期,3月21日成立,那么從3月21日起,該產品才會計息。

  如果投資者過早介入,比如3月10日就認購,那么有長達10天的時間就會損失資金的收益。本金越多,收益損失越大。所以,同類型產品,較短的產品成立周期對于投資者而言是最為有利的。因此,銀率網理財師建議,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弄清募集期,盡量選擇在募集期最后一天認購會比較好,其間可以投資“寶寶類”活期理財產品獲得一定的收益。據《新快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銀行 理財產品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