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親戚奔青島找工作 馬保三“安排”他回家種地

2014-02-13 09:56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馬保三全家福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馬保三成為了青島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長,進城前他勸誡身邊的人一定不能做李闖王,凡事都要為百姓著想。這位清廉的市長以身作則,將前來投奔的親戚拒之門外,調離青島時也不曾帶走公家的一分一毫。

  一家三代去東征

  中國壽光網資料顯示,1938年春天,中共魯東工委決定八支隊東進昌濰,與七支隊會合,一起開赴膠東。這一決定無疑是對這支年輕抗日隊伍的嚴峻考驗。馬保三心里明白,雖然八支隊一向以勇猛善戰著稱,但畢竟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跟敵人打,隊伍建立不久,戰士們多是農民出身,鄉土觀念較重,遠離家鄉對他們而言并非易事。但軍有軍規,怎樣才能讓戰士們心服口服地跟著自己東征呢?馬保三與八支隊其他領導成員經過討論研究,決定一面深入部隊開展思想教育,一面帶頭動員自己的家人加入到隊伍中來。就這樣,馬保三讓四子馬秀山和年僅12歲的長孫馬家祥隨隊東征,馬家祖孫三代參軍抗日,一時間在當地傳為佳話。

  此后,這支部隊挺進膠東,回師鄒平、長山,轉戰沂蒙,馳騁魯中南,在臨朐五井戰役中全殲進犯日軍,屢建奇勛。致使臨朐、益都的日偽軍一聽“八支隊”三個字就會心驚膽戰。作家李樹高曾在《馬保三傳奇》一書中提到,馬保三有個習慣,每逢一次戰斗結束,便會到基層連隊探望一下,與戰士們談談經驗,拉拉家常,有時還跟小伙子們下下象棋。這天,他來到了一連的住處,正趕上一屋子年輕人在比賽掰手腕,見馬保三進門全都停止了笑鬧。馬保三笑著說:“該怎么玩怎么玩,來,誰和我掰一局?”一個小戰士也憨厚地笑了:“馬司令,俺這些小青年,咋能與您這上了年紀的掰呢!”不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激得馬保三提高了音調:“上了年紀?我今年不過50出頭,老啥?誰不服,站出來咱們試一試,摔跤還是掰手腕子?”可誰能和司令去摔跤動武?大家都哧哧地笑,卻沒人敢出來較量,最后還是有人提議殺一盤象棋才算是緩和了這尷尬的氣氛。可馬保三心里卻仍不服老,在回去的路上還跟隨行的人念叨:“老黃忠80歲還能出征,我才53歲哩!”

  帶什么進青島還帶什么走

  1949年青島解放后,馬保三任青島市長。進青島前,他曾為自己約法三章,他向秘書叮囑:“我們進入城市,掌握了政權,是為人民謀福利的。我們要秉公辦事,不徇私舞弊。凡是有親朋好友上門來找工作的,第一要接待,第二要婉言回絕。”秘書要給他添置當時城市流行的“太平洋”被單,也被他婉言謝絕,并常常教育身邊的同志們:“進城不忘本,關心老百姓,一切為人民,不當李闖王。”

  馬保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馬保三的孫子馬家駒就清楚地記得爺爺曾如何幫親戚“安排”工作的。1949年青島解放,得知馬保三當了市長,馬家駒姑姑家的表哥在馬家駒父親的陪同下,來到青島,讓馬保三幫忙安排工作。由于工作繁忙,問清來意后,馬保三就去處理公務了。幾天后,馬保三對他講,工作已經安排好了,對方興沖沖地問是什么單位,馬保三回答說:“就是跟你舅回家好好種地。”此外,生活上他也一直保持簡樸,從不搞特殊。解放初期,黨政機關實行供給制,按規定身為市長的馬保三是可以吃“小灶”的,機關決定每天為小灶加點雞肉,他知道后,忙囑咐秘書:“吃小灶已經很好了,不能脫離群眾。若問你時,你也不能答應,你若是接受,就是幫我的倒忙!”

  從1949年6月到1950年春天,馬保三擔任青島市長雖然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但他的清廉奉公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保三要調離青島時,機關給他送來兩只皮箱、兩只樟木箱讓他收拾行李。雖說這些都是接收青島時留下的舊東西,馬保三還是讓人給原封不動送了回去,他說:“我帶什么東西進青島,還帶什么東西走,公家的東西一點不要,不是嫌不好,而是不應該。”

  馬保三離開青島后,就到濟南籌備成立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1950年3月8日,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濟南召開,馬保三被選為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從土墻中找到王盡美照片

  對于當代人而言,王盡美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上學時每年去烈士陵園掃墓都會聽到關于他的故事。王盡美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也是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1925年8月他因病去世后,留下了唯一一張照片,而這張彌足珍貴的照片,就是由馬保三派人在王盡美老家的墻壁夾縫中找到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時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的馬保三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會議期間,毛主席對馬保三說:“革命勝利了,可不能忘記老同志啊。你們山東要把王盡美烈士的歷史搞好,要收集他的遺物。王盡美耳朵大,細高挑,說話沉著大方,大伙都親熱地稱他‘王大耳朵’。”

  全國政協會議閉幕后,馬保三回到山東,開始著手尋找王盡美的遺物。1952年,馬保三將王盡美的母親接到了自己家中居住。在一次聊天中,王盡美的母親介紹了有關王盡美遺物的事:1930年,莒縣當地土匪劉黑七竄到王盡美家鄉北杏村。王盡美的母親急忙把王盡美讀過的書、寫過字的本子、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東西,還有王盡美的一張照片包裹在一起,連同其他有用的東西一起放進缸里,準備埋掉。當王盡美的母親把缸蓋上,正準備填土時,她又覺得不妥,打開了缸,解開包裹,把王盡美的照片取了出來。可是這張照片該藏在哪兒呢?情急之中,王盡美的母親望著掉了一塊泥巴的土墻,有了主意。她吩咐孫子王乃恩趕快去和點泥巴,她扒開一塊墻皮,把王盡美的照片夾在一個筆記本里,放到墻中間。外面又涂上泥巴,然后領著孫子匆匆離開了。

  了解這一情況后,馬保三立刻派人趕到莒縣北杏村王盡美家,在墻壁里發現了筆記本和照片。因為時間太長,照片受潮損壞,照片中,王盡美的一側耳朵無法辨認。當時的工作人員請示馬保三,將照片帶到青州,在一家照相館進行了修復,然后帶回濟南。山東分局立即組織人員對照片進行翻拍,并從中選出一張最清楚的派人送到中共黨史研究部門,經專家鑒定,確認照片中人正是王盡美。毛澤東拿著這張難得的照片,仔細端詳,高興地說:“對,對,這就是‘王大耳朵’。”

  這張照片也就是后來我們在各地革命烈士紀念館都能看到的、王盡美留在世間的唯一一張照片。

  馬保三的孫子就讀青島醫學院

  據《壽光日報》報道,馬家駒是馬保三的第二個孫子,退休前他在山東省省立醫院擔任心血管中心的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退休后的馬家駒婉拒了多家醫院的邀請,回到了老家壽光,成為壽光中醫院的特聘專家。

  “俺們這些馬保三的小孫子、小孫女們白天不敢在家,晚上敵人經常摸黑來抓人,所以更是不敢在家睡覺。今天藏在東家,明天藏在西家,是受全村的鄉親們保護著才活到今天的。所以自己長大了,就這么點本事,就會看個病,就得使上吃奶的勁給家鄉人治病!”馬家駒曾說自己之所以選擇退休后回到故鄉行醫就是為了回報當年家鄉人對馬家人的保護。在他的記憶中,爺爺是個閑不住的人,一直是馬不停蹄,忙于公務。馬家駒第一次見到爺爺時,爺爺已經65歲了,但是辦起事來依然干脆迅速,從不拖泥帶水。

  “1951年春節期間,爸爸領著我和我二姑父家的表哥楊高功(二姑父當年跟著爺爺參加革命,犧牲在沂蒙戰場上),來濟南給爺爺拜年。等我們要回壽光時,奶奶說了一句話:‘家駒和高功別走了,留在濟南念書吧!’那一年我僅僅14歲。”奶奶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命運。高中畢業后他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青島醫學院。1963年8月,畢業分配至山東省省立醫院。馬家駒大學畢業時,馬保三剛剛查出肺癌。1964年2月15日,馬保三因病去世。馬家駒還清晰地記得,爺爺臨終前把他叫到身邊說:“家駒,我知道你現在還不是共產黨員,以后你還準備入黨嗎?”他回答:“爺爺,我爭取早入黨。”“那我就放心了!”馬保三聽完欣慰地笑了。

  “由于那個年代的醫療水平很差,病人稍微上點歲數就不再開刀了。因而爺爺病逝,成了我這個胸科大夫一生最大的遺憾。”馬家駒說每每想起當年爺爺經歷的痛苦,他總會十分珍視手中那把手術刀,發誓一定要為更多的病人減少痛苦。爺爺臨終前的囑托讓馬家駒至今難忘:“名醫治病救命,濟世救人,庸醫害命,希望學做名醫,千萬別學庸醫。”

  城市信報記者 黃默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