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蔬菜會所"成致富新路 讓村民當上股東多賺錢

2011-10-28 05:2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一旦天氣轉冷,加中農業大棚里的暖氣片就能派上用場。



這些就是用來改良土壤的甲殼素。



綠元素生態農業公司內特意建造的田園風光。



    一年交7690元會費,每周就會有10斤有機蔬菜送到家中,還能隨時到田間地頭享受農家之樂。市民汪海自從在城陽區東旺疃的青島加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加中農業)注冊為會員后,就享受起這種時尚的服務,“這種模式,讓我感覺自己加入了一個‘蔬菜會所’”。如今在城陽區 ,像這樣的“蔬菜會所”不止一家,有的還能提供棋盤室、蔬菜大棚供會員免費使用。這種“精品農業搭配休閑觀光”的新事物正成為城陽一些村莊的致富新路。以城陽街道辦東旺疃為例,30多人在“會所”工作,月工資比單純種地的村民高出一大截兒,最近東旺疃還建立了合作社,更多的當地人成為股東,吸引更多城里人成為這里的會員。

成為會員,吃菜游玩兩不誤

    10月21日下午,一箱蔬菜送到了市民汪海在香港中路的家中。這箱菜重10斤,里面有小白菜、黃瓜、油菜、尖椒 、豆角 、油麥菜等八九個品種。對這個三口之家來說,這些菜基本夠吃一周了。

    2010年初 ,汪海在加中農業注冊為會員。從那以后,汪海的愛人基本告別了菜籃子 ,因為每周五下午,這家公司就會將一箱子蔬菜送到他們家中,到了夏季,送菜的頻率會增加到一周兩次;而汪海需要做的,只是每年交7690元會費。“折算一下,一年花7690元買640斤菜,合計每斤菜的價格在12元左右,雖然貴了點,可這菜吃得放心。”汪海說。不僅如此,作為會員的汪海,每年春天還可以帶家人到加中農業位于東旺疃的種植基地去參觀,在百畝農田之中享受一下農作的樂趣。

    2010年 10月的一天,家住澄海路的市民郭先超成為青島綠元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會員,會費一年4980元。一年52個周,每周都會有一箱至少8斤的有機蔬菜送到郭先超的家中,此外,郭先超還可以隨時帶著家人到位于城陽區上馬街道侯家的種植基地免費游玩。“這里釣魚有池塘,娛樂有棋牌室、乒乓球臺,還能到蔬菜大棚干活,采摘下來的蔬菜直接拿到廚房做著吃。”

    如今,這個“蔬菜會所”已成為郭先超招待朋友的必選場所。就在上個周末,他還約上幾個朋友到池塘邊打夠級,幾個人都關了手機,一直玩到天黑。

直供配送,避免了間接污染

    21日,記者來到東旺疃北側的訓虎山,加中農業在這里有 20個有機蔬菜大棚。紫色的茄子 、綠油油的黃瓜、黑色的新品種西紅柿……20多種果蔬令人賞心悅目。

    “土壤有兩大硬傷,一是貧瘠,所以需要加肥料。其次是菌、蟲組成的微生態環境,會有病蟲害。我們在土壤改良中添加了甲殼質,能夠解決土地貧瘠的問題,還可以對土壤進行生物分解,將導致病蟲害的微生物去除,只留下有益的微生物。”負責人徐剛介紹說,土壤改良從2008年啟動,2009年見到成效,在不施加化肥、農藥的情況下,蔬菜同樣迎來豐收:西紅柿、黃瓜的畝產達15000斤以上,各種葉類菜的畝產達8000斤以上。更主要的是,在細達 109項農藥殘留檢測中,這些蔬菜的檢測結果都是“未檢出”。

    經過這些工序種出來的有機蔬菜,價格自然比普通蔬菜高。早在項目啟動之初,徐剛就籌劃好了會員制這種銷售模式,“其實會員制就是直供配送,這樣減少中間環節,不產生其他成本,避免間接污染”。

    “給他們的感覺是,我在農村里還有一塊田地,那里會給我提供安全的蔬菜。”在青島綠元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春明看來,會員制解決的不僅是銷售渠道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讓客戶有一種歸屬感。

客戶群體,依然有潛力可挖

    2010年,郭春明和兩個好友在上馬街道啟動了一個項目。“當時,利用土地流轉的方式,我們租了100畝土地,建了40個蔬菜大棚,剩下50多畝地,我們建了會所,種了果樹,修了池塘,還圈了一大塊地搞雞鴨養殖,就連12個蔬菜大棚里都建了小房間和衛生間。”郭春明回憶說,當時很多地方都搞有機蔬菜種植,近郊游也逐漸升溫,可把兩件事放到一起搞,還是一件新鮮事。     “當時很多人都感覺這事搞不成,我們自己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五年不盈利。”但是,“蔬菜會所”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了郭春明的意料,“幾乎每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就能迎來一批新會員。”

    據了解,加中農業的會員卡從5200元到12370元劃分為四個檔次,目前已有會員300多人。綠元素的會員卡分為4980元和9580元兩種,另外還可以花22800元租賃一個面積1畝的大棚,目前辦理會員卡的有 90多人,辦理大棚租賃的會員有 12人。

    “我們的會員,并非那種高端人群,一般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就有條件成為會員。”徐剛說。郭春明對客戶群體的描述更清晰,“就是那種有車子 、房子的中年群體,他們需要改善生活品質,吃上放心菜,職場勞累之余有個固定的休閑場所。對于一些30歲左右的年輕群體來說,他們現在還有房貸要還,等三五年之后,身上的擔子輕了,他們就會成為目標客戶。所以,依然有潛力可挖。”

■特寫

山村嘗到甜頭農民當上股東

    在東旺疃采訪時,記者遇到了正在施肥的63歲居民孫思平。他只有兩畝四分地,種了蘿卜、白菜、韭菜。菜園子西側有一口大缸,泡著大豆。“這就是肥料,這個菜園子一年得用300斤大豆。”孫思平算了算,大豆、種子費、每天上早市的2元管理費,以及騎車到3公里外早市的油錢,往多了說一年成本3000元錢,而這些地一年凈收入為7000元左右。

    不過,孫思平說,要說種地掙錢,還不如在加中農業幫忙種地的30多個鄰居,他們每月收入1600元。

    47歲的劉彩芹是上馬街道侯家人,有兩畝多地,以前主要種小麥和玉米,一年凈收入1600多元。她還到附近工廠打工,月收入1200元。自從引進綠元素后,劉彩芹家的地租給公司,每年能拿2400斤糧食的租金,比種地還合算。而且,劉彩芹在這家公司還找到了工作,月收入1800元左右。

    以她為例,這種“租地加打工”比起“種地加打工”的模式,平均每年多掙7000多元。“侯家有800畝基本農田,不可能搞其他產業。我們只能發展綠元素這樣的高效農業,鼓勵村民把地租出去。”侯家黨支部書記侯方平說。

    東旺疃所在的城陽街道,雖然經濟實力雄厚,可東旺疃沒法與那些早早步入城市化的社區相比,其集體經濟在整個城陽街道處于末尾。“我們被劃為基本農田,開發受到影響。”10月26日,居委會主任李成軍接受采訪時說。

    正所謂靠山吃山,在李成軍看來,“蔬菜會所”是東旺疃的轉身良策。東旺疃坐擁水土優勢,又有加中農業帶來的高科技,發展精品農業加休閑觀光的“蔬菜會所”是個突破口。“我們還建了新豐聯農業合作社,鼓勵更多的東旺疃人加入‘蔬菜會所’,去當股東。”李成軍表示,他們還將擴大“會所”規模,吸引更多城里人成為會員。

    文/圖  記者 張辛陳雷  李兵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蔬菜會所 賺錢 村民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