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從7月中旬開始至8月15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今年夏天可謂“火力十足”。那么,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火”?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秋天離我們還有多遠?
資料圖。中新社發 李慧思 攝
今年夏天有多“火”?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統計,截至8月15日,今年省會級以上城市高溫日數排在第一的是重慶(44天),其次為西安(41天)、杭州(38天)、南昌(37天)和武漢(35天)。
多數城市的高溫日數比常年全年高溫日數偏多10天以上,其中西安和天津比常年全年分別偏多19天和19.9天。
今年,東北華北的高溫來得早、極端性強。5月,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等地的最高氣溫就已經超過40℃,局地超過42℃。6月,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天津、河北等省(區、市)58個站出現極端高溫事件。6月下旬,京津冀地區普遍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56站最高氣溫超過40℃。東北、華北高溫天氣是1961年以來出現最早的。
七八月間,高溫天氣的勢力進一步擴大,7月28日至8月4日,遼寧出現了自195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悶熱天氣,該省62個國家氣象觀測站中有33個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7月19日至8月2日,吉林連續16天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之長,范圍之大,歷史罕見。
按照氣象部門的監測,今年夏天的高溫可謂范圍廣、時間長。7月14至8月15日,中東部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其中,7月20日35℃以上高溫面積達159.8萬平方公里,涉及18個省(市、區),38℃以上高溫面積達13.4萬平方公里。
8月7日,濟南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市區氣溫超過35℃,民眾紛紛到泉水邊消暑納涼。 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
高溫因何而起?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地球的熱量當然源于太陽,應該說是距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該越高,可事實并非如此。
氣象專家介紹,從今年的高溫日數排行也能看出,排行第一的重慶和西安,也并非是緯度很低的城市,尤其是西安,作為名副其實的北方城市,高溫日數排行卻名列前茅,所以氣溫并非完全服從緯度越低溫度越高的規律。
專家介紹,一般情況下,出現高溫天氣通常滿足以下幾個條件:處于中低緯度,有較多的太陽輻射;經常處在高壓控制之下,多晴天,風力較小;處于海拔較低的平原、盆地或淺谷中,熱量不易散發。
如重慶和西安,高溫日數多,一方面是受高壓系統控制,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地形,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冷空氣難以翻越秦嶺大巴山,臺風也很難影響到重慶,所以這里的高溫可以割據一方。而西安處于渭河河谷關中平原地帶,地理位置造成下沉氣流強,有助于增溫。這種盆地地形容易聚熱,但散熱相對較慢,就比周圍地區更容易出現持續的高溫。
8月3日,市民在高溫天氣出行。當日,沈陽最高氣溫38℃,開啟“清蒸模式”。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秋天還有多遠? 近期受冷空氣的影響,北方一些城市早晚已經能感受到秋天的絲絲涼意,那么真正的秋天還有多遠?
氣象學上通常以5天滑動平均氣溫穩定低于22℃的開始時間為秋季開始。
氣象專家介紹,從常年平均來看,8月份能進入氣象意義秋季的也只有西北和東北少數城市,中國大部分地區還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進入秋季,而華南沿海和海南,入秋則要等到11月甚至12月。
根據氣象預報,目前來看,近期的幾股冷空氣有可能推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一帶入秋,但南方的小伙伴還要多等一些時日。
對于“秋老虎”是否要抬頭,專家分析,一般8月中下旬以后,中國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持續性高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在南方,夏秋交替之際,副熱帶高壓開始南退、東撤,但由于大氣環流的不穩定性,副熱帶高壓有時又可能短暫的西伸北抬,再次控制到我國的東部地區,造成高溫重現,民間稱之為“秋老虎”,所以防御高溫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編輯: 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