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巨嬰"這個鍋應該誰來背?尷尬背后是教育偏差

2018-06-28 06:5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2018年,全國975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2018年,全國820萬學子從高校畢業。孩子能上所大學然后大學畢業,在很多家長看來就是長大成人了。但是,在這個本該收獲孩子成熟的季節,有的家長卻無奈地發現,自家孩子長成了“巨嬰”。

  “巨嬰”事事甩給父母,心安理得“啃老”,甚至在考慮到父母有一天會老得“啃不動”時,還呼吁政府能讓大齡剩男剩女吃上低保。在我們這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社會,本該承擔起社會重任的部分青年人反倒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而“巨嬰”背后,是教育的偏差。

  高考完的孩子變“廢柴”

  “孩子自從高考完,就一頭扎進自己房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手機游戲,不對題不估分也不想填志愿的事兒。”

  為孩子學習操碎了心的崔女士,本以為高考后能放松一下,但隨著高考時間一點點過去,內心的不安愈發增加。

  “剛考完那兩天,我覺得孩子那么累,放松一下是應該的,也沒多想,但這么多天過去了,孩子一點兒為自己今后打算的想法都沒有?!贝夼繋状卧噲D勸兒子研究一下高考志愿,但孩子擺出一副高考完了就沒自己啥事兒的樣子,把報志愿的事兒全推給她。

  就連高考查分,孩子也是不情不愿、磨磨蹭蹭,比本科線高出十多分的成績,一個很難報志愿的分,但孩子一臉無所謂。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崔女士覺得自己為兒子的一切操勞都是天經地義,兒子負責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就行。

  她現在的擔心源于自己同事的遭遇。“一直到上大學前,那都稱得上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是我兒子的榜樣?!贝夼客录业暮⒆?從小學習成績優異,高考時發揮稍微差一點兒,最終雖然進了一所211高校,但專業并不理想,進大學后的孩子開始自暴自棄,去年畢業后一直沒工作宅在家里。

  “那孩子埋怨媽媽幫自己報的志愿不好,嫌父母沒本事給他找個好工作,我同事現在都不愿和別人談孩子?!贝夼壳靶┨炫鲆娔呛⒆?除了頹廢,她想不出別的詞來形容他,于是想到自己兒子,后背一層冷汗,“他沒上大學的時候,我指望他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要是他上大學后廢了,我還能指望什么?”

  崔女士說,如果還能回到孩子小時候,她會換個養孩子的方法,什么事情都放手讓孩子去做。

  2018年,全國有975萬考生參加高考,有820萬學子從高校畢業。無論是結束12年苦讀進入高校還是完成大學學業走向社會,都是家長們能松一口氣的時候,但有的孩子,讓家長更擔心。

  拒不擔當的中年“巨嬰”

  “20多歲的孩子不懂事很正常,再大大就好了。”崔女士在高考群里談及自己的擔憂時,不少家長這么勸她。

  而現實中,一些到了而立、不惑甚至知天命年紀的中年人,依然事事依賴父母。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統計,在城市里,我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為其支付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費。

  青島市人社局的服務熱線12333,每天要接上千個來電,而讓接線員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打來電話的是母親,咨詢的卻是孩子的事兒,她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姑娘,耽誤你點兒時間,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我寫下來,別耽誤了孩子的事兒……”

  48歲的媽媽,為今年大學畢業23歲的孩子咨詢。聽老師說畢業后需要家里人到人社部門辦個什么手續,不辦就不能就業,孩子讓給問問。

  64歲的媽媽為40歲的孩子操心。說孩子這個月合同到期了,孩子單位不讓他干了,這幾天找工作都沒信兒,他天天犯愁,自己也幫不上忙,聽說有失業金,想給孩子打聽打聽怎么領,好歹是個保障。

  有一位82歲的老母親,孩子今年54歲。孩子打零工,之前在單位交過幾年社保,后來就斷下了沒交,老人說自己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不在了,聽說個人可以自己交社保,想問問這個事兒怎么辦,想給孩子投上保,他老了以后可以有份養老金。

  有人呼吁剩男剩女吃低保

  對不少長大成人后不思獨立、還要依靠老人活著的“巨嬰”們來說,“啃老”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么很多人啃老卻沒有羞恥感呢?

  有個年輕人答:父母如果不能讓孩子幸福,生他干嘛?有錢養得起就可以。你孩子成年后出去工作累死累活你很開心?

  一個“啃老族”的百度貼吧里,一個欲把“啃老”進行到底的年輕人說:為什么父母能心甘情愿地給我們錢,是因為愛我們,既然是心甘情愿地慣著我們,我們就得享受,而且好好享受,不要浪費他們給我們的愛。

  除了啃老,還有人把目光投向了社會救助。寄希望于老人“啃不動”后,還能“啃社會”。

  最近四五年,每當青島市民政局進行“城鄉低保救助政策”板塊的網絡問政時,都會有人出來提建議,建議的核心就是讓大齡的剩男剩女能吃上低保。

  “呼吁將大齡未婚的剩男剩女納入低保范圍,一直與父母生活的,年齡從28歲開始,讓剩男剩女有尊嚴地生活,為剩男剩女提供保障。”

  “對于三十歲以后才結婚的,且未生育子女的,政府會提供什么補助,是不是將30歲以后才結婚,且婚后未生育子女的視為失獨家庭?”

  “青島能否在2019年至2020年在全國率先出臺大齡未婚育人士申請低保這個政策,保障大齡未婚育人士后半生?!?br>
  每次對于這樣的提問,民政局相關上線人員的回復都很明確。那就是“低保是一項兜底線的救助政策,保障的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是否婚育與是否生活困難是不同的概念”;“在就業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符合就業條件者應先到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或職業介紹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等。

  但是,對于這樣的回答,參與者明顯不滿意,留言稱“每次討論未婚育人士申請低保,領導回復都是低保是保障基本生活。別把這句話當借口。”

  ■聲音

  把愛藏起一半來


  張蕾,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心理系教授,青島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從1995年以后開始做青少年心理輔導,主要關注的就是家庭教育。

  “我們的嬰幼兒,一大堆的大人包圍著他,沒有事情需要他去做,他盡情享樂,心目中只有自己。”這些年,張蕾到處在呼吁,這樣養孩子是不可以的。

  張蕾接觸過很多家長,覺得大人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其他事兒以后長大再說。但等到孩子長大,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生活模式和思維模式后,改變哪是那么容易的事?習慣家長代勞的孩子就會認為,所有的事兒,都是家長的事兒,成功是家長的,失敗也是家長的,久而久之,形成“你生我就要養我”的根深蒂固觀念。

  張蕾很早就提出家長要“把愛藏起一半來”,不要愛心泛濫,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學校的事情搶著做,社會的事情熱心去做。”

  “巨嬰”背后的教育偏差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巨嬰”問題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原因卻出在家長和學校身上,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和偏差。

  王忠武表示,人的生存發展需要有智力和能力兩種素質。智力屬于認識范疇,主要是學習本領,能力屬于實踐范疇,生活工作力量。智力成長可以關起門來訓練提高,而能力只能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提高?!伴L期以來我們的學校和家庭眼光只盯著學習能力培養,聚精會神抓學習,不讓孩子從事家務勞動和社會實踐?!蓖踔椅湔f,這樣的結果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了只會學習書本知識和應對考試的片面人。智力不差,但沒有社會經驗和社會素質,沒有生活工作能力,到頭來不但對社會沒有貢獻,還成了家庭和社會的巨大累贅和負擔。這一教訓十分深刻而沉痛!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驚醒!學習智力很重要,但生活工作實踐能力更重要。我們的家庭和學校都必須重視實踐教育,讓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協調發展。

  該走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每年招考季,記者都會遇到一些焦慮無助的家長,到處托人打聽孩子的志愿該怎么報,而孩子就那么袖手旁觀,看家長忙活。

  我們的高考群里每年都會講一位母親和她兒子的故事。聰明的兒子,高中三年里有一半時間都在做些糊涂的事情,成績一落千丈,到了高三終于知道該努力,可惜有些晚,高考成績剛過本科線沒幾分。這位自己研究高考無數的母親,就拉著兒子,一所所地研究圈定學校,兩人研究過的高校到了上百所,研究的過程里,兒子開始不停地后悔:“如果哪怕再多考幾分,這所,那所學校都可以選了,但現在只能放棄。”

  雖然分數并不如意,但母子兩人對于共同研究敲定的志愿還是滿意的,一所稍偏遠地區的公辦院校。大學里的兒子事事爭先,各種活動積極參與,入了黨,成了骨干。

  但每年也有一些這樣的家庭,家長辛苦包辦了孩子的志愿填報,得到的卻是孩子的埋怨和自我放棄,家長們操心完孩子的高考,還要操心孩子的考研、找工作。而這樣的操勞,往往得不到孩子絲毫的肯定。

  “巨嬰”的養成,或許原因很多。對于今年高考的學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說,不管曾經父母對孩子是如何百般呵護、百般代勞,至少在這個填報志愿的人生重要節點之一,放手讓孩子參與進來,他們自己的路,總要自己來走。他們自己的未來,他們也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巨嬰 教育偏差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