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甄城“女人三部曲”的創作價值

2018-06-21 22:25   來源: 號外財經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兼談《非誠勿擾》征婚題材及“生前悼”情節設計的前世今生

  喬   梁


  (初稿于2018年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修訂于2018年6月12日)


  



  



  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作家甄城(原名甄慶儒、亦名甄慶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長篇小說《征婚手記》、《情人自白》,是他“女人三部曲”主題系列的前兩部姊妹篇。雖然兩部作品首次出版發行分別已經過去十九年、十七年,但今天讀來,仍是那樣叩擊心襟,倍感鮮活,好看好玩。

  只要是優秀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不論付梓問世于何時,留下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將是雋永的。筆者今日再讀甄城的《征婚手記》、《情人自白》,讀著讀著眼前偏偏總是浮現出馮小剛導演的兩部電影《非誠勿擾》、《非誠勿擾2》中有關畫面,聯想很多,揮之不去,不知是誰移花,是誰接木?因此,愿以本文,敬請列位朋友和我一起理理文脈,查查相關作品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幫助本人解除狐疑。

  一、當代征婚文學題材長篇小說創作第一人

  筆者是40年前在軍隊做記者和文藝編輯工作時與甄城結識的,很欣賞他的筆頭、才氣和為人,和他相交甚篤,和他的朋友圈也多有接觸,從前寫點小東西總喜歡向他請教。盡管后來我從軍隊轉業后各在一方,相互交流機會漸少,但一直關注甄兄的創作情況。

  大約在1996年,老友們重逢聚會時甄城說,自己的名為“女人三部曲”的三部長篇小說同時進入開筆創作階段,其中:

  第一部定《征婚手記》,試圖在長篇小說題材上言人所未言,見人所未見,用獨特視角觸碰當時剛剛興起的“征婚”現象,爭取拿出征婚題材的開山之作,他還用渾厚的男中音朗誦了作品中的一段精彩的“征婚廣告詞”,稱小說主人公的征婚故事將緊緊圍繞這段征婚廣告步步深入;

  第二部《情人手記》(正式出版時定名《情人自白》),專門設置一個特殊話語空間,讓筆下人物魚貫走入這個空間,通過各人不同的心理自白、情感自白、行為自白,帶出群體情感私密,使作品在深入窺探和解剖新的歷史時期男女情感世界發生的種種微妙變化上有所突破;

  第三部《老公手記》(據說現已更名為《太極之累》),試圖從“太極圖”的視角切入,通過藝術思辨生命的本質、情感的真諦、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關系,特別是自己長年糾結的人為什么活著、什么是愛等沉重而深刻的人生話題,依據陰陽五形相生相克的辯證規律,依次展現主人公的生活經歷、情感韻事、人物命運,開掘出“什么是愛、人為什么活著”的終極答案。

  甄城的“女人三部曲”,朋友們起初不太在意,只是覺得他已經成竹在胸,況且當時在互聯網上搜來搜去,中外圖書市場都沒有“征婚”題材的長篇小說,認為他碰這個題材屬于第一次“吃螃蟹”,值得一試。我也堅信,甄兄憑藉自身才氣、文學功力及他對社會生活豐富的體驗感知,獨立完成這個預計一百萬字的大部頭系列,一定能夠如愿。

  接下來,甄城首戰告捷,1999年12月,第一部長篇小說《征婚手記》用甄慶如之名(這是他在1987年以前使用的工作用名,老朋友那時都叫他慶如,甄城是他以后常用的筆名),由作家出版社經全社公開表決后正式出版發行,首印20000冊。這部長篇小說以征婚故事貫穿始終,在首都圖書大廈向21世紀獻禮的專柜上一現身就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很快形成熱銷之勢,不久后各地盜版開始陸續出現,除了首都,幾乎遍及全國各地的每一個書店,迄今已有十九個年頭,僅我個人統計,至今仍有數十個網站、書市在熱賣、轉賣、拍賣《征婚手記》的正版和盜版書籍。

  再接下來,僅隔一年,2001年1月,甄城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情人自白》,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不少讀者讀后反映,認為后一部比前一部更好玩、更好看。至今,這部作品也能在網店、書城買到正版或盜版著作。由甄城授權發布的廣播朗誦版《征婚手記》和《情人自白》全輯,經荔枝FM主播“牽著風兒的手”的藝術處理,聲情并茂,抑揚頓挫,效果愈佳,收聽者也是好評如潮,如今在語音網站上可以隨時聽到,

  筆者認為,以時間為證,作為“征婚題材”大部頭文學作品的首部,《征婚手記》不僅在中國兩岸四地,在世界文學史上也稱得上是優秀的開山之作。甄城不愧是當代征婚題材長篇小說原創第一人。

  二、從《征婚手記》到《非誠勿擾》:究竟誰“穿越”了誰

  說個真實的笑話。一次討論婚戀文學題材的小型沙龍上,一位年輕小伙,以為《非誠勿擾1-2》公映在先,《征婚手記》、《情人自白》出版在后,竟然發言批評甄城小說對馮導影片存在蓄意“穿越”,言下之意就是存在有意為之的抄襲和剽竊行為。甄城聞訊,淡然一笑說道:“沒什么,小伙兒的批評只是弄錯了時序,不怪他。”

  客觀講,我是喜歡馮小剛作品的,尤其喜歡他導演的《非誠勿擾》、《非誠勿擾2》。我很欣賞這兩部“征婚”題材影視作品中主人公的幽默臺詞、雅痞風格和撩人的情結細節設計。但一邊觀看,一邊走神,腦海里總會像那個弄錯時序、錯怪甄兄的小伙子,頻頻浮現出暗合甄城《征婚手記》、《情人自白》中的故事背景和某些形神酷肖的“巧妙”構思,不由自主地在前后作品間來回“穿越”。這種奇怪而錯亂的感覺,一直以來難以拂去。

  記得,甄兄兩部姊妹長篇當年剛一問世,全國上百家煤體曾經競相報道,包括上至大陸的《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服》、《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央級媒體,下至《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福建東南衛視電視臺》……,以至于廣電界、影視圈、劇本層、經紀人機構等絡繹而至。當時,甚至有人自稱認識馮大導演,主動上門邀談合作改編、拍片,甄城為此坦坦蕩蕩向其送出大摞原版作品,積極應對所謂“合作”。然而,等到馮導《非誠勿擾1-2》前后腳上演,這名提議與馮導合作之人卻悄然隱身,不再露面。二者之間互相“穿越”的現象,自此以后總是令人疑竇叢生:

  甄兄和馮導,馮導和甄兄,究竟是誰“穿越”了誰?

  事實上,從時間排序上比對,就能夠立見端倪:

  甄城的《征婚手記》是1999年12月中旬,于新世紀到來之前走向萬千讀者群的;之后第九個年頭,馮導的電影《非誠勿擾》才于2008年12月18日公映。憑著綜合實力和一流演藝團隊,這部片子一上映就打破了馮導原有票房紀錄,短短月余,票房收入高達3.4億,創下當時國產電影票房最新記錄;

  甄城的《情人自白》是2001年1月付梓問世的,之后十個年頭,馮導的《非誠勿擾2》才于2010年12月22日公映,僅僅幾周,票房收入即接近5億。

  總之,包括本人在內不少人的意識中,馮導與甄城推出的同類題材作品雖有前后之分,但語言、場景、格調、味道、主要人物出場安排及其部分精華劇情構思、故事邏輯順序等都有如影隨形之感,不少畫面穿越疊合,既形似,又神似,還魂似,難解難分。

  為什么馮小剛與甄城的作品,會讓人輕易發現諸多關聯奧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許英雄所見略同吧,我想,作為一個行當上的影人、作家,許多方面互相學習借鑒,當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后者置前者辛勤汗水、智慧勞動而不顧,把前者已經公開發表的好題材、好構思、好戲段,未經作者授權就偷偷拿去翻新,改頭換面,為“后來居上”所用,就不是“借鑒”的問題了。

  三、一花引來萬花開  征婚作品花滿園

  適合的時空確實是一種重要的文藝孵化、催生、成長、繁衍要素。《征婚手記》問世距今已近二十年,應是時代進步、空間開放大環境下的文藝美學產物,相關題材還將會以極強的生命力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拓展,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相信甄城的前二部、后續即將問世的第三部,一定會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作品留在當代文學史中。

  題材捕捉、提煉和求新,是任何文藝佳作的首要功夫,僅就文學藝術上的征婚題材開山作而言,如果只談馮小剛,不提甄城(甄慶儒、甄慶如),是不是有失公允,無法服眾?

  關于《征婚手記》的里程碑意義,我想援引當年《北京青年報》的報道以作回顧。這篇報道的題目是《首部征婚題材長篇小說<征婚手記>上市》,副標題是“作家出版社對該書進行全社公決”。什么叫“全社公決”,報道中用了一定篇幅詳加介紹:

  《征婚手記》是經過作家出版社全社公決后被列入選題計劃后正式出版發行的。該社副社長白冰介紹說:“現在每出一本書都需經過全社的選題論證。因為自1998年上半年起,圖書市場就不景氣,面對市場的挑戰,我們成立了一個‘市場論證策劃小組’,收集市場上同類圖書的信息,做選題調查,了解銷售渠道,策劃銷售方法。這種方式已經收到了一定成效。”總編室主任侯秀芬說:“選題論證會一個月要開兩三次。出版社既要出暢銷書,也要有精品書。《征婚手記》是我社‘新鮮群落’叢書的第一部,屬暢銷書一類。”

  該報道介紹了《征婚手記》初初出現在北京西單首都圖書大廈、北京三聯書店等圖書市場的現場熱銷情形:

  扎著綢帶的《征婚手記》被擺在了“向2000年獻禮”的圖書架上,被擺在了“熱點地帶”、“特別推薦”、“流行文學”等幾個圖書專柜里,……在目前圖書市場較為低迷的狀態下,這種銷售勢頭被認為是不錯的。

  報道并引用了該書責任編輯代表出版社發表的評價詞:

  征婚這個題材曾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出現過,但用征婚貫穿始終的長篇小說,從目前來看,《征婚手記》是第一部。

  關于作者履歷,報道中也有簡述:

  曾經當過兵、下過“海”,在新聞戰線上干了20多年的甄慶如,有過失敗的婚姻和征婚的經歷,在創作時間長達3年、幾經修改后完成的《征婚手記》一書中,融入了他“這些年來對婚姻、愛情等問題的思考”。

  《征婚手記》出版發行伊始,本人也曾隨訪過不少讀者,大多認為這部作品,征婚題材,花開首度,視角一新,莊諧相兼,好讀好玩,耐人尋味,作者筆下妙語金言俯拾皆是,頗善于應用詼諧、流利、輕快的語言,提煉日常生活中的荒誕,拿捏大千世界常態的與非常態的反差,挖掘男女征婚群體形形色色的人生個性與撩人細節,炮制出一幕幕動人心魄的玫瑰色幽默,從而調動讀者的笑口、淚腺、心跳、快樂與思考等等。也有文藝評論界人士向甄城先生談及預感和建議:我看你的《征婚手記》,必然“一花引來萬花開”,一是有益于促進“婚介”行業熱門發展;二是必然會引發文學領域“征婚題材花滿園”;三是需要加倍小心,提防“李鬼”模仿“李逵”的現象發生。

  加倍小心,竟然一語成讖。不久,“李鬼”真的來了,力不可擋的盜版盜印頻繁出現,令甄兄叫苦連天。其間,據傳還出了一件盜版笑話,在未經甄城任何授權的情況下,臺灣有書商和影人不僅用繁體盜版售賣《征婚手記》,還拍攝了題材、書名與《征婚手記》酷似的電影,并且在新片海報上公然聲稱:凡觀影者每人贈送一部長篇小說《征婚手記》。接著,翌年之后,《非誠勿擾》電影1-2接蹱面世;繼后,《非誠勿擾》電視劇30集、《非誠勿擾2》電視劇36集亦順勢出籠;與此同時,其他同類“征婚題材”作品亦趨之若鶩,如臺灣電影《征婚啟示》、臺灣電視連續劇《征婚啟事》、內地電影《XXX征婚》、長篇小說《征婚日記》、長篇紀實《征婚路上》、《征婚遭遇——50位非常男女征婚手記》、網絡言情小說《剩女征婚》……叫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不過,今天若干數據充分說明,“征婚”故事——事實上已經在當代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形成搖弋多姿、一園獨秀的熱門題材。當然,這些遍地開花的征婚題材作品雖不乏佳作,但良莠相兼、泥沙俱下的現象也十分突出。我們期待和堅信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法治環境、輿論環境、道德環境將會日益優化,有關題材創新、藝術創新、美學創新之作將會受到切實的法律保護,讓著作權益實至名歸。

  四、一段小小“征婚廣告”給人的經典啟示

  筆者針對文藝圈外普通讀者群和影視普通觀眾群做過一個小小口碑調查,被訪者前提是曾經既看過馮小剛先生鏡頭下《非誠勿擾1-2》,也讀過甄城先生的原創系列長篇小說“女人三部曲”之一《征婚手記》、之二《情人自白》。

  問:這幾部作品有沒有精彩的共同點?

  答:基本是肯定的。

  問:這幾部作品有哪幾個精彩的共同點?

  有關答案很多,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其一:味道。

  其二:征婚廣告。

  其三:生前悼。

  所謂“味道”,自然是指兩者作品語言、風格之類具有某些共同點;所謂“征婚廣告”,專指兩者作品為故事主人公征婚行動開展而設計的一段征婚廣告詞,具有形、神、魂惟妙惟肖的共同點;所謂“生前悼”,是指兩者都不約而同在故事發展高潮期設計了一出別開生面的“生前追思會”大戲,劇情重頭構思上亦足具形、神、魂兼備的共同點。

  關于“味道”,自不必多提,因為兩者基本上都是一種典型的冷幽默,作品語言均不乏俏皮逗樂、插科打諢、嬉笑怒罵、冷嘲熱諷的描寫與對白,味道上何其酷似乃爾。

  關于“生前悼”,筆者將在下一章專做比對分析。

  關于“征婚廣告”,我想在這里專門轉引馮導、甄城雙方為各自故事主人公精心設計的“征婚廣告詞”以饗讀者,進行一點比較:

  《非誠勿擾1》為男主人公炮制的“婚介”征婚廣告詞:

  你要想找一帥哥就別來了,你要想找一錢包就別見了。碩士學歷以上的免談,女企業家免談(小商小販除外),省得咱們互相都會失望。劉德華和阿湯哥那種才貌雙全的郎君是不會來征你的婚的,當然我也沒做諾丁山的夢。您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沒期待您長得跟畫報封面一樣看一眼就魂飛魄散。外表時尚,內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要是多少還有點婉約那就更靠譜了。我喜歡會疊衣服的女人,每次洗完燙平疊得都像剛從商店里買回來的一樣。說得夠具體了吧。自我介紹一下,我歲數已經不小了,留學生身份出去的,在國外生活過十幾年,沒正經上過學,蹉跎中練就一身生存技能,現在學無所成海外歸來,實話實說,應該定性為一只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的“三無偽海歸”。性格OPEN,人品五五開,不算老實,但天生膽小,殺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總體而言屬于對人群對社會有益無害的一類。

  《征婚手記》為男主人公構思的電話征婚廣告詞:

  人生之大悲哀,就在于一個完整的人被劈成了兩半——男人和女人;人生之大歡樂就在于這一半在尋覓到另一半時所實現的那個完善的自我。我的那一半肯定存在!為此,無論她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我都將執著地尋覓。我相信,她一定也在尋找著我。

  這兩段廣告詞,筆者認為是茫茫婚海有史以來迄今為止所見最為經典的“征婚廣告”,在作品中用心良苦,分外撩人。一個是用現實主義手法細致寫真,實話實說,風趣媚眾,堪稱同類廣告文體中的敘事言情范例;另一個則是采用浪漫主義手法,道貌岸然,寫意潑墨,錦口攻心,數得上同類廣告文體中言簡意賅的哲理經典。細細品味,兩者又具有一個語言細節應用的共同點,就是通俗易懂,郎朗上口,大雅大俗,大俗大雅,令人過目不忘。

  更為關鍵的是,兩者作品中的征婚廣告,無疑在作品情節發展線索上舉足輕重,是屬于極富創意、不可或缺的故事之“眼”,發揮著畫龍點睛、綱舉目張的重要作用。確切地說,兩者都把“征婚廣告詞”作為引爆征婚大戲臺的核心引信,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男女登場、談婚試嫁、此起彼伏、生離死別的精彩故事。因此,可以說,兩者在作品提綱挈領、主線設置、間架結構并達至藝術化方面,也是如影隨形,十分相似。

  為了不把事兒一古腦兒都提升到“疑似抄襲、剽竊”之類過于緊張的字眼兒上,而用一種寬松寬容的語境來寫我這篇評論,這里,我不禁又要提到“穿越”二字。能夠在創作中天馬行空、自由穿越,是古今文學藝術家們無不追求的美學創造境界。然而,“穿越”有時也會被濫用,東施效顰、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巧取豪奪,等等,有時也會變成某些功力不足、藝德低下者的“穿越”法寶,其中最高明的“穿越者”,不但會“形”的穿越,而且會“神”的穿越,更有甚者還善于“魂”的穿越,穿越完畢,再改頭換面,盡量掩飾所有不良穿越術的痕跡,全然作出一番“免責”的安排,偷了你,搶了你,還教您說不出話來。我把這類不良穿越者稱為來無影、去無蹤的“穿越狐”,然而再高明的“穿越狐”,難免也會露出尾巴。

  五、“生前悼”離奇情節的發軔及其文化繁衍

  凡戲必有高潮。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與甄城的《情人自白》,最動人心魄、久久難忘的高潮戲設計,乃是同出一轍的“生前悼”。

  在《非誠勿擾2》中,觀眾最好看的高潮戲是,當一位李姓角色——李香山黑色素瘤惡性發展,即將人生謝幕時,劇組給他精心設計了一個“生前悼”事件。李香山在告別人間之前,趁著生命有知,突發奇想,召集來眾多至愛親朋、包括過往戀人、情人,舉辦一場“人生會”,最后一次與大家笑談人生、互敘舊情,揮淚訣別,并宣示自己是多么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這一情節的確讓億萬觀眾刻骨銘心,嗟嘆不已。

  甄城的《情人自白》中,最好看的高潮情節,也是一群久別重逢的老知青湊在一起輪流自白“情史”時,其中一位和盤托出的一場“生前悼”軼事,讀來令人拍案叫絕。湊巧的是上演“生前悼”的角色也是姓李,叫李健,也是像《非誠勿擾2》中李先生身處絕癥之際一樣,布置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前“追思”活動。小說第十一章用萬余字篇幅娓娓道來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生前悼”故事。與《非誠勿擾2》略有差異的是,《非》劇刻意營造的是一場宛似正劇色彩、催人忍俊向泣的悲情戲,《情》小說則謀劃的是一出看似荒誕不經、卻符合將死之人的情感邏輯的“惡作劇”。李健先生在公墓也為自己搭起了生前“靈堂”,謊稱“病故”,向過往一干或為婚姻、或為情感有過不同糾集的情人、準情人發出追思請帖,意欲籍此試探若干舊情溫度高低,結果不少女人應邀如期而至,他一一錄下全程追思鏡頭,滿足了自己面對生離死別的自尊心,也洞察了與自己情感世界有關的女人們的真實心態。

  我以為,撇開“穿越”二字暫且不去計較,僅就馮導《非2》劇與甄城《情》小說的社會價值而言,都是在影視與長篇文學作品中,應用了藝術虛構手法,首次描寫了“生前悼”精彩情節,其結果相當于間接向人們倡導了以生前追思活動替代死后追悼活動這樣一個善良的建議,推出了一個人生處理生離死別的新觀念和新命題,無論對電影觀眾還是小說讀者,都產生了諸多觀念與倫理的新思考與新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則已經越來越多地激發著人們效仿和追求這種雖令人傷感但又精彩無比的人生告別方式。

  比如,2010年3月下旬,筆者到重慶云陽一個叫養鹿鄉的偏遠地方出差,碰巧就遇到當地真實可聞的一件近似《情人自白》中“生前悼”的離奇事:八旬于性老漢在生日這一天,竟然決定給自己辦喪事,理由是把祝壽變成治喪,能夠召集和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孫后輩們如何表達生前之情、離別之感,看到下一代會如何為老長輩祈福、送安。該老人如愿了,心里倍感踏實和滿足,他在“生前悼”上還莊嚴宣布:一旦有一天我真的走了,喪事不用再大操大辦。當時我就想,于老漢此番移風易俗之舉,是不是從《情人自白》中獲得的啟迪呢?因為在那個縣里,經調查也有《情人自白》的不少讀者。

  近年來各地關于“生前悼”的事例愈發層出不窮了。2014年5月,貴州一位林姓肝癌晚期患者,在志愿者幫助下召開了“生前追悼會”,邀請親友、領導、同事、鄰居、發小等聚攏一堂,親自為自己的人生主持“閉幕式”,并宣布已正式登記死后向醫學界捐獻眼角膜和遺體。今年4月30日,衡陽一位萬姓女義工,在56歲生日當天,也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生前追思會”,會上她宣布百年后將遺體全部捐獻社會,遺囑是“什么也不留,什么也不剩”,前往參加這場活動的市民多達500余人。

  《情》小說、《非》電影問世以來,出現了連續不斷、枚不勝數的這種現實版“生前悼”活動,移風易俗,革故鼎新,正在繁衍成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時尚。從積極的社會意義上看,確實需要贊許一下甄兄、馮導利用作品直接間接發揮的推波助瀾作用。

  六、呼喚“女人三部曲”珠聯璧合再放異彩

  甄城是重情重義之人,至今他還很感激對于其“女人三部曲”前兩部出版給予關注和支持的作家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以及熱心的讀者。文學藝術領域里潛伏的“穿越狐”之輩,其不良行為,傷害的不僅是作者本人,對辛辛苦苦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出版社、編輯們來說,構成的傷害也是不言而喻。

  筆者此時評論甄城作品的創作價值,最終在于表達一種期待,盼望甄先生能盡快捧出“女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使之能與前兩部佳作珠聯璧合,大放異彩。

  “女人三部曲”之三《太極之累》,據我了解,甄城在初稿打磨上花費時間最長,歷時十余年,數易其稿仍擱置匣中。看來他在遲疑擔心著什么。目前,我們還無法知曉其故事梗概和精彩之筆,僅從其博客中可以窺見八九百字的精彩片段:

  水三托起下巴看著土五,微微一笑說,你還想奔什么?

  土五十指交叉抱著后腦勺往被垛上一靠,心高志大地說,你要是這么問我的話,那我可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了。從家里來說呢,我特想當一回爺爺,身邊有一大幫孫子圍著。這樣呢,沒事兒的時候,我就可以隨便把他們中的任何幾個叫來訓話,告訴他們,你們要這樣要那樣,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他們要是聽話呢,我就會夸他們是好孫子,給他們發個好孫子證書。他們要是不聽話呢,我就要給他們動家法,什么招兒狠用什么,哼,我就不信他們不服我這個爺爺的管教。

  水三笑著插話說,嗬,沒想到,你的爺爺欲這么強。

  土五說,你不是說人生就是幾十年,就是個過程嗎?是啊,既然來到這個人世上了,干嘛不耍耍當爺爺的威風呢。哎,我跟你說啊,光是讓我耍爺爺的威風還不行,我這個爺爺還得有家里的特權,首先,家法得攥在我的手里,不能誰想用誰用,只能我這個爺爺說了算。而且,由血緣確立的這種爺孫關系,誰想改都改不了,因為,沒有我這個爺爺,又哪兒來的他們這些孫子呢。所以,我得把這個道理反反復復地講給他們聽,還要找人來編一支《爺孫》歌兒,讓他們早上唱了晚上唱,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這個雷打不動的輩分。再一個就是爺爺要有當爺爺的排場,孫子要有當孫子的規矩,爺爺說屁是香的,孫子們就不能說臭。爺爺說左邊的鄰居是混蛋,孫子們就得跟著爺爺一塊兒罵他們是混蛋。爺爺說右邊的鄰居是哥們兒,孫子們就得把它當成親戚,不能慢怠了人家。總之吧,在這個家里,我得是老大,誰也甭想漫過我去。出門的時候呢,我這個爺爺該風光時就得風光,該露臉兒時還得露臉兒。甭管是去哪兒,身后還得有個孫子拿著TV跟著,爺爺干了什么說了什么,他要一五一十地拍下來,再用電子郵件發回家里,然后在家族的閉路電視上放出來。這樣,我這個爺爺就等于分身有術了,人雖然在外面泡妞洗桑拿,電視畫面上的我卻在給孫子們講著大道理,告訴他們,爺爺是給他們掙臉面謀福利去了。所以啊,即使爺爺不在家,他們也要聽爺爺的話,只能這樣,不能那樣,乖乖地做爺爺的好孫子……總之吧,我的心氣兒高了去啦!

  可惜呀——土五語鋒一轉,情緒突然低落下來,可惜咱沒有當爺爺的命,唯一的一個生育指標,卻生了個女兒。沒辦法喲,只能給我爺爺繼續當孫子嘍……

  窺一豹可知全斑。

  語風未變,味道依然,風格仍酷似《征》、《情》二部。竊以為,甄城拋出這千字不到的作品摘引,是有深意的,可能是向讀者揭示第三部長篇小說更深沉的主題開掘、更奇詭的故事脈絡,更動人的藝術構思。我了解甄兄,他的創作個性是典型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近日偶與甄兄小聚,當我問及他的《太極之累》何時才能向讀者合盤托出時,他淡淡一笑,說道:“太累,終于學會了謹慎。”

  末了,我想再感慨幾句來結束本文。甄城的《征婚手記》、《情人自白》的正式發行量在當年長篇小說處于低谷時算是高的,加之當時山寨盜版贗品橫行恣肆,實際其作品印售量可能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于正規發行量。

  盜版圖書實乃社會一大毒瘤,文弱書生們每每被整得十分無奈,甄城的兩部小說也難逃此劫。明火執仗,盜版、豪奪,還易于識別;然而,移花接木,模仿、巧取,卻讓人防不勝防。多年來,在知識產權、版權、著作權領域里,明火執仗與移花接木的公案多有發生,許多文弱書生很難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是不爭與不幸的事實。筆者以本文,一方面呼吁新時代新的知識產權法治之光能夠進一步照耀到每一位作家、藝術家。另一方面,作家、藝術家也要提振維權信心,敢于向偷盜行徑說不。記得甄兄兩部長篇即將殺青之際,本人曾給過甄兄善意提醒:既要防盜,又要防偷。甄兄苦笑再三,答曰:防盜防偷都是要花巨大成本的,我哪兒有那個能力!然而,在甄兄“女人三部曲”第三部長篇即將迎來合龍面世之際,作為老友,我仍要善意地再一次提醒他:

  增強保護意識,提升維權信心。

  既要防盜,又要防偷。

  既要警惕“蒙面盜”,又要警惕“穿越狐”。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鼎合 甄城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