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三沙6月10日電 題:(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探秘三沙:走進中國最南端學校
記者馬學玲 李宇凡
“對于來三沙支教的決定,我此生無悔。”面對諸多媒體,1990年出生的熊海龍這樣說。
圖為三沙市永興學校外景。中新網(wǎng)記者 馬學玲 攝
熊海龍所在的學校是三沙市永興學校,位于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2014年6月開工建設(shè),2015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一所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及成人職業(yè)培訓為一體的綜合學校,也是中國最南端的學校。該校建成投用,結(jié)束了三沙市沒有學校的歷史,也給島上居民解決了子女入托、上學等實際問題。
6月9日,參加“新時代 幸福美麗新邊疆”網(wǎng)絡主題活動海南行的記者,一走進三沙市永興學校,就被墻上張貼的教師名單所吸引。與其他地方學校情況有所不同,這里教師的任期多是半年左右,熊海龍屬于第五屆,主教一年級和三年級的科學和體育。
圖為三沙市永興學校墻上張貼的教師名單。中新網(wǎng)記者 馬學玲 攝
包括熊海龍在內(nèi),目前,該校有支教教師8名,幼兒部及小學部學生共25名。而自學校成立以來,已有近40名教師曾在或正在這里支教。
學校校史館顯著位置以《無私奉獻——支教教師》為題寫到:遠離都市,遠離繁華,選擇到三沙永興島支教的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被記住和書寫,他們的到來,為每一位求知的孩子帶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和積極的態(tài)度。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有一種愛是無私奉獻”。
熊海龍的人生故事,就是對這段話的生動注解。他2015年從海南瓊臺師范學院畢業(yè),因身懷初心及對三沙的向往,2017年毅然報名前往三沙市永興學校支教。
圖為三沙市永興學校一角。中新網(wǎng)記者 馬學玲 攝
他說,自己當年是“先斬后奏”,報名成功后才告訴父母,父母從當初的不解到后來的支持。對于來三沙支教的決定,熊海龍表示自己此生無悔。
“因為我從小就是海南生、海南長,所以很熱愛海南這片土地,我也比較了解當?shù)氐那闆r。能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知道外面的世界,我覺得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去做的,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初心。”
據(jù)熊海龍介紹,學校尤其重視孩子對外面世界的了解,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為此,該校不定期邀請島上相關(guān)職能部門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等方面講座。此外,還與北京、山東等地一些學校合作,給學生進行遠程教育。
圖為三沙市永興學校學生水粉畫作品《起航》。中新網(wǎng)記者 馬學玲 攝
學校特意開辟出“學生繪畫作品區(qū)”等場所,展出學生們的繪畫、手工等作品。該校2周年校慶之際,當時三年級學生胡楚涵用水粉畫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名為《起航》的作品,畫面中,“三沙一號”行進在蔚藍海面上,水下不乏魚類等生趣。
雖然是星期六,上幼兒園的高元威還是跟著媽媽順道來了趟學校,這名調(diào)皮小男孩一刻不停地嬉鬧著,不時還把書包倒扣在自己頭上找樂子。
與高元威母子一同來學校的一名女士表示,大家都比較熟,所以把孩子交過來這邊上學,家里人都很放心。
圖為在三沙市永興學校接受幼兒園教育的高元威。中新網(wǎng)記者 馬學玲 攝
近一年的支教生涯,讓熊海龍與這座小島、這所學校、這些孩子們也緊緊地連在一起,彼此間有著濃濃的情感。用熊海龍的話說,他們不僅是師生,更像朋友、家人,晚飯后一起散步,放學后一起游戲。
如今,支教期即將結(jié)束,熊海龍也陷入了糾結(jié),一方面是對孩子們的不舍,另一方面是自己已到了該娶妻生子、照顧父母的年紀。他表示,自己還要考慮一段時間,這期間會聽從內(nèi)心、不忘初心。(完)
[編輯: 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