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西海岸推動農村創新發展 新型職業農民成"綠領"

2018-05-18 07:56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位于西海岸新區寶山鎮的藍莓小鎮。寶山鎮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花果小鎮和旅游勝地。



  

在綠色硅谷參與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



  

80后小伙王芬學創辦的“八零小伙農業園”里種植的茄子。



  

綠色硅谷3.5萬平米大型連棟智能溫室內,荷蘭專家正在教授技術。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通訊員 劉玉軍

  日前,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振興中,“人”是最關鍵的。新舊動能轉換需要新型農民的培育。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青島西海岸新區提出堅持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農民和鄉村工匠四類協同,通過創立農民田間學校、實訓基地等,“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打造新區農村發展人才支撐體系,推動農村創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托”起幸福生活。

  “種地”也能年入200萬元

  5月15日下午,王芬學正在園區里忙著招呼客人。伴隨小櫻桃、桑葚、圣女果等果蔬陸續成熟,位于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的八零小伙休閑農業園里每天的客人絡繹不絕,王芬學也忙得腳不沾地,“最多的時候一天能來一千多人。”從2014年開園至今,憑借“私人訂制”服務,王芬學的農業園“回頭客”越來越多,園區也從80畝擴大到了如今的300多畝。

  王芬學是個“80后”,便給農業園取名“八零小伙農業園”。初中畢業的他打過工、賣過菜,也上過班。2014年5月,他和妻子在張家樓鎮開城路旁開始創業。王芬學本身就是張家樓鎮人,自家有5畝農田,2013年底流轉了周邊的近百畝地,從2014年開始種植草莓,“開始就兩個大棚,總共就三畝地。”就這兩個大棚,從當年元旦草莓上市到第二年5月份下市,凈利潤8萬元。看到了實實在在的高效益,王芬學開始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種植品種。如今,他的園區內有18個大棚,種植有葡萄、藍莓、火龍果、香蕉、百香果、菠蘿、荔枝等各種蔬果,還新加了五谷雜糧的種植和采摘體驗。

  從最早的草莓采摘,到現在的耕種體驗,傳統的農業園已經和農業觀光旅游深度融合。2016年,王芬學又引進了巴馬香豬、珍珠雞、波爾山羊、瑯琊雞等珍禽飼養,向養殖業拓展。“以前是賣農產品,管好質量就行,現在是賣服務,得提供私人訂制。”王芬學笑著說。在做好園區美化的同時,精品果蔬采摘體驗、熱帶水果觀賞體驗、休閑農事體驗、戶外拓展體驗、生態餐飲體驗、民宿風情體驗、生態農產品直供、喜慶宴會接待都成為“八零小伙農業園”的特色服務。“做別人做不了的休閑園區綜合體,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王芬學把自己的創業歸功于這句話。現如今,客人來農業園前,客服人員都會提前溝通,根據客人需求提供專屬的游玩方案,這種“私人訂制”服務為農業園提高了客流量。“八零小伙農業園”在張家樓鎮和新區名氣越來越大,2017年僅靠草莓等果蔬采摘就實現純收入200萬元。

  而伴隨園區的發展,王芬學也完成了從農業“小白”到新興職業農民的蛻變。雖然是農民出身,但王芬學坦言自己開始并沒有想過走農業這條路,“家里祖祖輩輩種地,種夠了。”那時候,他對農業的理解僅限于種地,種糧食,“累,也賺不到錢。”而在后來的打工生涯中,他發現追求無公害蔬果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只要保證品質,價格貴點也很受歡迎。”這才讓他有了做農業的想法,讓他堅信種地也能掙大錢,“開始什么都不懂,只能找有經驗的人幫著規劃,買苗、培育啥的都得現學。”雖然啥都不懂,但王芬學有一個原則,“不用化肥、催熟劑,也不打農藥。”

  傳統農田變身田園綜合體

  不用化肥不打藥,這在傳統農業經營中似乎不太現實,但在當下,要想俯下身來做農業并做出成就,就得突破傳統務農路子。

  “肥料都是農家肥,與大田直接用農家肥不同,須將農家肥發酵后才能用到大棚里,否則容易產生有毒氣體。”王芬學表示,在防治害蟲方面,他們采用的是生物防治法,“通過放養捕食螨、瓢蟲,消滅蚜蟲和紅蜘蛛。”另外,為給大棚內部殺菌,他還用上了硫磺熏蒸器,“加熱后產生的氣體可以殺菌。”除了這些,還有滴灌技術等的應用,都是作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必不可少的技能,而這些,當然不是憑空就能會的。看書充電、培訓觀摩等都是王芬學這些年堅持做的。

  另外,要想做田園綜合體,除了新品種的改良及各種農業技能要掌握,如何運營銷售也是新型職業農民必須掌握的。

  “今天一個旅行社聯系我說,他們要來900人游玩,分5批,讓我做個PPT,介紹園區還有活動方案……”王芬學說,去年他參與了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的培訓,除了理論,也去參觀了外地田園綜合體,“最大的收獲就是學到了生態餐廳的運營。”他說,現在出來玩的客人,不光采摘游玩,還要吃飯,所以他培訓學習時就格外留意別人餐廳的菜品、設計等。

  “學藝”歸來后,王芬學的園區里新建成了以花卉果蔬為主題的生態餐廳,能同時容納300多人就餐。還新增了戶外拓展區,配上多種娛樂及訓練設施,農業園“跨界”接起了團隊拓展的訂單。

  在園區的帶動下,周邊加盟的農戶越來越多。王芬學告訴記者,做田園綜合體,就得了解顧客的需求,如今有了采摘、有了餐廳,“有顧客問,能不能住啊”。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王芬學接下來想發展民宿,“現在正在收拾園區里的房子,打算先弄出10間做民宿,爭取6月1日前投入使用。”

  專門給農民辦的培訓班

  王芬學坦言,能將休閑園區綜合體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穩,離不開不斷的學習和培訓,“去年我還拿到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王芬學是在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進行的培訓。據介紹,該培訓中心共有田間輔導員、創業輔導員、授課教師63人。培訓設備與生活設施等硬件先進齊全,并于2017年被確定為首批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

  據介紹,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以蔬菜育種、種苗繁育、高端蔬菜種植為主導業務,涉及設施蔬菜產業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建成國內設施最先進的蔬菜無土栽培示范溫室75畝,包括1棟3.5萬平方米大型連棟智能溫室與12個新型日光溫室,除了種植高端茄果類蔬菜,還引進示范推廣一系列優良蔬菜新品種和高效栽培技術。

  高端蔬菜產品出口到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培訓中心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培訓設備和手段與青島綠色硅谷實體種植產業有機結合,為培訓提供良好的實訓、承包、創業條件。”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經理武忠海表示。

  截至目前,共培訓各類學員2080人次,接待實訓學員760人次,接待省內外考察人員16000人次,有力地提升了當地農民的生產技能和創業能力。

  ■目標 讓農民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

  日前,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培養一批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宣講培訓。

  日前,在六汪鎮浩林農業的蘋果園內,果農們的學習熱情格外高漲,新區工委農工辦(區農發局)正在為果農們宣講種植技術。“最怕果樹病蟲害,一旦受害生長就衰弱,既耽誤了長樹,又影響產量。”“我想了解有沒有適合本地種植的新品種。”……學習過程中,果農們邊提問邊聽取技術人員的宣講,并詳細詢問蘋果的經營管理模式、種植技術以及后期銷售等問題,技術人員結合實際,一一向學員們做出解答。

  “我們采用寬行密植,高仿錘形整形模式,配套水肥一體化、架設立柱等措施,在每棵樹上培養水平或與主干夾角大于90度的結果枝組40~45個。”新區工委農工辦(區農發局)農技推廣研究員丁啟正介紹說,這是一種蘋果現代化集約栽培新模式,通過這種栽培方式種出的果樹,可以保證枝枝透風、果果見光,塑造出果品質量更高的新型果園。“我準備回去試試丁研究員剛剛介紹的新模式。”墨得水一村的王子亮興奮地說,通過宣講,既掌握了技術,又學到了本領,進一步提高了果園管理技能。而此次農技宣講推廣僅僅是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個縮影。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農工辦(區農發局)主任李春榮表示,2018年,西海岸新區將以“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列入政府實事”為抓手,更加注重能工巧匠、鄉土人才的挖掘,構筑“內外”結合、層次多樣的人才梯隊,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讓那些有號召力、有行動力、懂技術、善經營的“土專家”“田秀才”“新農人”“農創客”,都能在鄉村振興偉業中精彩綻放。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成效 去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938人次

  不用化肥不打藥,這在傳統農業經營中似乎不太現實,但在當下,要想俯下身來做農業并做出成就,就得突破傳統務農路子。

  “肥料都是農家肥,與大田直接用農家肥不同,須將農家肥發酵后才能用到大棚里,否則容易產生有毒氣體。”王芬學表示,在防治害蟲方面,他們采用的是生物防治法,“通過放養捕食螨、瓢蟲,消滅蚜蟲和紅蜘蛛。”另外,為給大棚內部殺菌,他還用上了硫磺熏蒸器,“加熱后產生的氣體可以殺菌。”除了這些,還有滴灌技術等的應用,都是作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必不可少的技能,而這些,當然不是憑空就能會的。看書充電、培訓觀摩等都是王芬學這些年堅持做的。

  另外,要想做田園綜合體,除了新品種的改良及各種農業技能要掌握,如何運營銷售也是新型職業農民必須掌握的。

  “今天一個旅行社聯系我說,他們要來900人游玩,分5批,讓我做個PPT,介紹園區還有活動方案……”王芬學說,去年他參與了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的培訓,除了理論,也去參觀了外地田園綜合體,“最大的收獲就是學到了生態餐廳的運營。”他說,現在出來玩的客人,不光采摘游玩,還要吃飯,所以他培訓學習時就格外留意別人餐廳的菜品、設計等。

  “學藝”歸來后,王芬學的園區里新建成了以花卉果蔬為主題的生態餐廳,能同時容納300多人就餐。還新增了戶外拓展區,配上多種娛樂及訓練設施,農業園“跨界”接起了團隊拓展的訂單。

  在園區的帶動下,周邊加盟的農戶越來越多。王芬學告訴記者,做田園綜合體,就得了解顧客的需求,如今有了采摘、有了餐廳,“有顧客問,能不能住啊”。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王芬學接下來想發展民宿,“現在正在收拾園區里的房子,打算先弄出10間做民宿,爭取6月1日前投入使用。”

  專門給農民辦的培訓班

  王芬學坦言,能將休閑園區綜合體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穩,離不開不斷的學習和培訓,“去年我還拿到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王芬學是在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進行的培訓。據介紹,該培訓中心共有田間輔導員、創業輔導員、授課教師63人。培訓設備與生活設施等硬件先進齊全,并于2017年被確定為首批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

  據介紹,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以蔬菜育種、種苗繁育、高端蔬菜種植為主導業務,涉及設施蔬菜產業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建成國內設施最先進的蔬菜無土栽培示范溫室75畝,包括1棟3.5萬平方米大型連棟智能溫室與12個新型日光溫室,除了種植高端茄果類蔬菜,還引進示范推廣一系列優良蔬菜新品種和高效栽培技術。

  高端蔬菜產品出口到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培訓中心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培訓設備和手段與青島綠色硅谷實體種植產業有機結合,為培訓提供良好的實訓、承包、創業條件。”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經理武忠海表示。

  截至目前,共培訓各類學員2080人次,接待實訓學員760人次,接待省內外考察人員16000人次,有力地提升了當地農民的生產技能和創業能力。

  2014年以來,市政府已連續第5年將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納入市辦實事,任務為每年培訓1.5萬人,截至2017年底,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62992人。培訓對象重點包括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貧困家庭勞動力、主導產業從業人員、農藥經營使用人員、農村基層干部和返鄉創業人員等。“要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必須盡快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打好人才基礎。”李春榮主任表示,新區將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統籌全區農業、農機、畜牧、林業、海漁的培訓需求,以促進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快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經營者隊伍,打造新區農村發展人才支撐體系,推動農村創新發展。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堅持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農民和鄉村工匠四類協同,“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打造新區農村發展人才支撐體系,推動農村創新發展。2017年5月份在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創建了“全國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青島市農委、西海岸現代農業示范區、區農發局的領導為其授牌。這是青島市唯一、全省僅有五個示范基地之一。

  2017年,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全年舉辦藍莓、茶葉、食用菌、果樹、蔬菜、農業綠色技術、新品種新技術、農業機械等培訓班60期,完成市區兩級政府實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2938人次,提前超額完成培訓任務,超額2%。完成農業部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和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270人。

  ■亮點 四個創新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據悉,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抓住國務院批準設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的有利時機,著力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新亮點,并推動“四個創新”,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順利開展。在培育體系創新方面,創立農民田間學校,到2017年,全區共遴選了17處符合培訓條件、具有培訓能力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全區的農民田間學校。同時,創建實訓基地。2017年,在青島綠色硅谷科技培訓中心創建了全國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這是全國100處,青島市唯一、全省僅有五處的示范基地。這些田間學校和示范基地發揮自身特長,利用產業優勢開展培訓。構建起以農廣校為主體、多方資源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育體系。

  同時,創新培育模式,培訓中注重以農民為中心、以田間基地為課堂、以實踐為手段、以技能提升為目標。推行“固定課堂”領學、“流動課堂”送學、“空中課堂”引學、“田間課堂”導學等多元化的培育模式。按照“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和“互動式、參與式、重實訓”的要求,以產業發展為立足點,以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為兩條主線,按農業生產重點環節,分階段安排集中培訓、實訓實習、參觀考察和生產實踐,實現農作物生長周期和產業周期全程覆蓋。

  另外,創新培育層次,堅持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農人和鄉村工匠四類協同。按照提升傳統農民、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農人、鍛造鄉村工匠的思路,分層次開展培訓。在服務手段上,新區也進行了創新,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納入全區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新區工委農工辦(區農發局)組織編寫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服務指南》,將“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扶持服務”等事項的受理單位、辦理地點、辦理條件、申請材料等事項提交到區編辦,由青島西海岸新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公布。在對學員服務上,建立起了由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共計81人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師資庫”。受訓學員在經過理論培訓、實踐鍛煉后,聘請專業師資有重點的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進行田間走訪、技術指導,解決生產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內容: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半島官方網站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