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中山站附近區域卸運物資。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考察隊在恩克斯堡島實施新站選址奠基作業物資卸運。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經過長達160多天驚濤駭浪、冰雪交加的考驗,我國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搭載“雪龍”號極地科考船于4月21日返抵上海。
逐步完善的航空網絡,正改變我國南極考察模式 300多人的團隊,總航程近4萬海里。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圍繞“雪龍探極”工程建設和南極環境業務化調查評估兩大任務,圓滿完成了科學調查任務62項和考察保障任務22項。本次考察先后在南極不同區域開展了海陸空立體協同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為我國南極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最振奮人心的是有關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的進展。我國現有4座南極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分別位于西南極喬治王島、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和南極冰蓋的中心,前兩座是越冬站,后兩座是度夏站。“南極的羅斯海區域與現有4座考察站所處的區域不同,獨特的地理位置擁有差異化更強的科考價值。”據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領隊楊惠根介紹,隨著我國南極考察工作的不斷深入,基于對現有科考布局的有益補充,在羅斯海地區建造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勢在必行。
身負重擔,本次考察隊成功搶灘登陸了原始荒涼的恩克斯堡島,開展了新站工程建設前期準備。隊員們將3臺重型工程裝備部署上島,開展了站區勘察工作,完成了新站營地、道路、堆場和臨時碼頭建設,并設置了觀測小屋開展企鵝調查和棲息地環境監測,進行了新站建設選址奠基,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建設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引人注目的成果還包括成功實施了我國首次南極海洋和陸地環境業務化考察。“所謂業務化考察,是指長期、持續地開展考察工作。那些關系人類共同命運的大科學課題,靠研究‘孤峰’和成果‘碎片’遠遠不夠,需要更連貫和更全面的科學數據支撐。”楊惠根說,只有更好地認識南極,才能更好保護和利用南極。
本次業務化考察成果非常豐富。比如,首次在南極海域檢測出微塑料。“這揭示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塑料污染已經深入南大洋。”楊惠根解釋道。考察隊首次在西風帶海域阿蒙森海5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開展海洋站位綜合調查,完成了5個斷面37個站位的全深度、多學科綜合調查,其中沿126°W經度線的A2斷面與B2斷面相銜接,共橫跨12.7個緯度,總長達1420公里,是我國南極考察史上最長的全深度海洋綜合觀測經向大斷面。考察隊還開展了首次羅斯海環境調查,覆蓋海域10萬平方公里,精密勘察海底地形6000平方公里。
另一個重要的進展,是南極考察航空保障。逐步完善的南極航空網絡,正改變著我國南極考察的模式。本次考察,“雪鷹601”固定翼飛機首次投入業務化應用,總計執行80次起降,執行航空調查、國際合作、運輸保障任務,首次實施固定翼飛機運載大規模人員進出南極中山站。“雪鷹601”共完成19個架次的飛行觀測,累計飛行超過4.5萬公里,觀測區域覆蓋東南極冰架系統、冰下山脈、冰下湖泊及深部峽谷系統等,完整獲取了高質量的航空冰雷達、航空重力和航空磁力數據,揭示了繞東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冰下湖區域具有明顯的地熱通量異常特征,這對研究冰蓋變化及其對海平面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提升了我國南極考察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考察隊還在南極阿代爾角與新西蘭開展合作,實施保護南極百年歷史遺址修復工程。
嚴酷極端的自然環境帶來重重挑戰,適宜科考的時間短暫而寶貴 佇立世界盡頭,南極美麗而兇險,嚴酷極端的自然環境給科學考察帶來重重挑戰。適宜人類科考的時間窗口集中在當地夏季,短暫而寶貴。
至今,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副領隊夏立民對登陸恩克斯堡島印象深刻。初次抵達時,他們就被一塊漂浮來的海冰擋住了去路,導致小艇無法靠岸。急中生智,隊員們借助天然冰面作為轉運平臺,在直升機協助下將部分設備送上了島。第二次抵達時,阻擋卸貨的海冰已基本融化,3臺重型工程機械順利登陸。“盡管這座原始荒蠻的小島礫石遍布,場地坑洼,但27名科考隊員克服低溫、凍土、暴風、強紫外線、設備有限等困難,利用南極極晝光照的有利時機,爭分奪秒,僅用25天就完成了原計劃50天的工作。”夏立民說。
在阿蒙森海區的調查工作,也稱得上驚心動魄。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阿蒙森海調查隊隊長何劍鋒回憶,當時極夜臨近,夜間漆黑,漫天飛雪,風大浪高,氣溫驟降,雪龍船前后遭遇了7個氣旋影響,風力最強一度達到11級。但為了確保調查斷面和站位的完整性,隊員們堅持在4米海浪下作業。何劍鋒說,在精心組織下,全船根據氣象、冰情及時調整船舶航行和站位計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天氣窗口和作業船時,安全、順利、高質量地完成了全部計劃任務,積累了我國在南極惡劣海況下作業的經驗,創造了我國南大洋調查史上的一個奇跡。
考察隊還曾被海冰圍困了接近100個小時。當雪龍船完成羅斯海第一階段任務離開新站行進至阿代爾角后,遇到了間隔6小時的兩個強氣旋的影響。在氣旋之中,狂風暴雪,能見度不足百米,雷達無法識別冰山和水道。“到了被困的第三天,作為領隊,我心理壓力變大,不清楚氣旋后續發展,既擔心全船人的安危,也擔心影響后面的科考進程。”楊惠根說,通過科學加強天氣和海冰觀測,雪龍船及時抓住一個轉瞬即逝的天氣窗口,終于在第三個氣旋來臨之前,雪龍船奮力突破了連片海冰。“整個科考結束時,沒有一名隊員受傷,沒有一件設備丟失,是最讓我欣慰的地方。”楊惠根感慨。
除了健身房、籃球場等活動場所,船上還有一座“移動”的南極大學 南極的景觀奇幻絕美,純凈的天空、晶瑩的冰山、瑰麗的極光、憨萌的企鵝……人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洗禮。“在這樣純潔的土地上,還有著最純潔的心靈。” 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隊員郭井學說。
這里有對職業的赤誠之心。越艱苦的工作環境,越能考驗一個人的擔當。第三十四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秦聽說,“在阿蒙森海考察時,氣候極其惡劣。我在值班室看到科學家們頂著暴風雪,把一根非常長的纜繩一點點往海里放。為了獲得這個點的數據,再累再苦也要堅持。因為對科學的熱愛和對職業的敬畏,每一名科考隊員都不計名利、任勞任怨、牢牢堅守崗位。”
這里有團隊合作的熱忱之心。郭井學記得一件小事,在固定翼飛機作業中,每個人分工明確,包括車輛駕駛、直升機摘掛鉤、通信協調、數據預處理等。越是勞動強度大就越需要良好的飲食,但由于人手有限,無法安排專職人員做飯,他們都打算吃點零食湊合。“但令人感動的是,每到飯點就會有一名義務廚師為大家準備一份簡餐,如隊員曹黔華在整理油桶的間隙為大家做了一頓炒飯,隊員侯昌偉在開吊車的間隙為每人做了一碗湯面。”郭井學說,類似的事很多,每次一到關鍵時刻,大家都不分你我,有活一起干,有苦一起吃。
為了排遣航程苦悶,考察隊安排了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據秦聽介紹,除了開設健身房、籃球場等活動場所,每逢佳節還會組織小型晚會。同時,船上還有一座“移動”的南極大學。船上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在工作之余,面向全船開設不同主題的知識講座,涵蓋南極科普、醫療養生、攝影分享等內容。在南極考察站上,隨著硬件設施的完備和網絡條件的改善,科考隊員們現在能更舒適地生活,更便捷地與千里之外的親人聯絡。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