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海寧 湖南邵陽人李海軍先后到過5·12汶川地震、4·14玉樹地震、8·3魯甸地震等多個救災現場,幫助受災者進行重建。最近,李海軍不幸摔傷,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他決定嘗試網絡籌款。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在30多個小時內就成功籌集到20萬元,其中大約有16萬籌款來自他曾援建過的四川理縣。(4月1日《北京青年報》) 這一案例是對“好人有好報”的最佳詮釋之一。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李海軍到災區理縣參與救災重建,當他遇到困難時,原災區居民回報很及時——不僅打來電話或發微信詢問他的受傷狀況,還幫助他籌款。這種“救與被救”的真實故事極具感染力。
盡管像李海軍這樣的志愿者,當初參與災區重建時并沒有想到日后有回報,但災區居民并沒有忘記這些志愿者。當初的“救”為如今的“被救”做好了鋪墊。在一個有溫度的互助社會里,很多人會通過各種方式去幫助弱者。從受助者的角度來說,也要牢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那些熱心人、公益人,尤其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更要及時伸出援手——這是理縣災民回報李海軍帶來的啟示。這種“救與被救”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既能讓志愿者受到更大鼓舞,也讓受助者受到更多感染。
也就是說,經歷此次“被救”之后,不僅李海軍本人會感受到公益的巨大力量,今后會為公益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其他公益志愿者、捐贈者也會感覺到某種鼓勵。假如這樣的事件多了,我們這個社會就能匯聚更多公益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救與被救”是對公益精神最好的滋養方式之一,能讓我國慈善公益事業加快發展,讓社會更加溫暖。
為了讓好人及時、更好地獲得社會回報,筆者認為,各地還應該建立起完善的志愿者檔案、捐贈人檔案和聯系機制,既包括本地志愿者、捐贈人,也包括外來志愿者等。即便志愿者不求回報,但也要記住并聯系志愿者,在志愿者需要幫助時給予一定幫助。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李海軍不幸摔傷的經歷被四川理縣一名工作人員知道,后來在四川理縣團委的建議下,在網絡平臺“輕松籌”上發起籌款。這更像是始于一種私人聯系,而非制度化聯系。如果理縣建有完善的志愿者檔案和官方聯系制度,就能及時對志愿者伸出援手提供更大幫助。
我國目前有《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志愿服務記錄辦法》,地方也有相關制度,對于志愿者的權利與義務、組織與管理等事項進行了明確,譬如,根據《廣東省志愿服務條例》規定,志愿者在自身生活有困難時優先獲得志愿服務,就具有鼓勵作用。在此基礎上,不妨進一步完善志愿者制度,讓志愿者遇到困難時獲得更多幫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