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種植專家孫元茂在為剛冒花蕾的葡萄藤打杈。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乍暖還寒,但孫元茂已經穿著單衣在他的葡萄大棚里為剛剛冒出花蕾的葡萄藤打杈子。
49歲的孫元茂是萊西市日莊鎮東白石山村村民。13年前,他還是無一技之長的農民工,現在已蛻變為農業種植專家。
“車、冰箱、空調,我10多年前哪敢想這些。”孫元茂說,“現在都變成了現實。”孫元茂只是東白石山村富裕起來的農戶之一。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的背后離不開農村的人才支撐。多年來,東白石山村重點在人才的培訓與培養上下功夫,人才讓這個村有了質的飛躍。該村作為萊西這個農業大市的典范村,去年還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稱號,這是萊西唯一一個。
“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連提‘鄉村振興’,”山東省人大代表、東白石山村黨支部書記孫永建接受半島記者采訪時稱,“總書記的新提法新要求,為村里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鄉村將讓城里人更向往。”
土生土長的人才 13年前,孫元茂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只得外出打工。
“那時我兒子還很小,孩子需要上學,一家三口要吃飯。”孫元茂說,當時全家就那幾畝薄地,單靠種糧食是富裕不了的。為了生計,他和老鄉一道奔波于一些建筑工地做建筑工,一年下來想存2萬塊錢都得勒緊了褲腰帶。
“在外打工風餐露宿,下的是死力氣。”孫元茂說,當時的他也曾想回村里發展,但找不到發展的方向,只能在外混日子。
2005年,村里開始引導農民種植葡萄。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在外打工的孫元茂的耳朵里。
對于當時的孫元茂而言,種植葡萄的技術他一竅不通。但他覺得,不懂,可以學。只要肯鉆研,一定能由生到熟再到巧。
孫元茂回到妻兒身邊,撲下身子和土地打交道。
回到家后,他拿出了5000元錢去外地學習了葡萄種植技術,之后就開始在自家的土地上種植起了葡萄。
“當時盡管學了技術,但經驗不足。”孫元茂說,“葡萄苗埋多深,不同季節施什么肥,什么樣的杈子該掰掉,哪些花蕾該去除,葡萄苗如何嫁接,這些都得學。”
孫元茂有個特點,只要看準了的事都會鍥而不舍,種植過程中遇到不懂的他就去萊西市區買來書籍進行查閱,并將自己摸索出的一些葡萄種植經驗記錄到筆記本上。當一些和他一起種植葡萄的農戶因為技術欠缺而拔掉了葡萄苗種植傳統農作物時,他的葡萄卻在三年的摸索和積累經驗中,獲得了大豐收。
當初,孫元茂的葡萄苗完全靠購買,有時一年購買葡萄苗的資金就超過2萬元。愛鉆研的他就想到,如果自己會培育苗木,不但節約苗錢,而且還可以將培育的苗木低價賣給鄉親。
孫元茂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行,于是開始鉆研不同葡萄品種的嫁接方法。經過兩年的試驗,他嫁接的葡萄苗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而且結果率也顯著提高。
顯然,此時的孫元茂已經從早年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工,成為地地道道的葡萄種植專家。
那些拔了葡萄苗的村民,看著孫元茂的葡萄為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紛紛走進了他的大棚:“你種的葡萄怎么長得這么好?”于是,孫元茂將自己的種植經驗毫無保留地講給這些鄉親聽。而不少村民,又返回來種起了葡萄。
孫元茂不僅將自己摸索出的經驗告知鄉親,他還時常走進鄉親的葡萄地里親手教他們如何管理葡萄。
“要想讓農民整體上脫貧,需要成規模地種植。”山東省人大代表、東白石山村黨支部書記孫永建說,“村里有了孫元茂這個種植專家,村兩委開始發動村民大規模種植葡萄。”
逆向思維,讓村民蛻變 身為農民,孫元茂最崇拜的人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不但讓水稻增產,他還培育出了海水稻。”在孫元茂看來,當一些農作物尤其是一些水果種植到一定年頭,就必須改良,“品種上改良,成熟的季節上也需要改變。”
先前,孫元茂和鄉親種植的是露天葡萄,后來他建起了溫室大棚,在大棚里嘗試種葡萄。
“溫室大棚的葡萄,要比露天葡萄提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上市。”他說,因為這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成熟期的差異,會讓葡萄價格翻番。顯然,成熟期的提前,讓東白石山村的農民又辟出了增收的新途徑。
數年來,當絕大多數種植戶將巨峰和紅提兩個品種作為種植的主品種時,東白石山村的農民卻逆向思維,種植起夏黑葡萄。
“夏黑葡萄所具有的早熟、無核、高糖低酸、香味濃郁、肉質細脆、硬度適中的特點是其他葡萄所不能比的。”孫元茂說,而當各地因種植同一類葡萄而導致滯銷時,他們村種植的新品種葡萄卻脫銷。這樣一來,農民就不愁沒錢賺。“種水果不能光是單一的品種,”孫元茂說,“你得時常求變,農民也得跟上市場和時代的變化。”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都不能保證種植單一的水果和糧食作物必定會大豐收。若是葡萄遇上“小年”,老百姓靠什么賺錢?在這點上,孫元茂和村里的其他村民同樣走在了其他村的前頭。
以孫元茂為例,他不僅種植了12畝的露天和大棚葡萄,還種植了5畝的梨樹以及5畝小麥和玉米。
“若是葡萄不賺錢,還有梨、小麥和玉米。”孫元茂說,他從城市的建筑工地回到鄉村,每年的純收入要超過15萬元。靠技術賺錢,在自己家門口賺錢,心里踏實。“開上了車,用上了空調。”孫元茂說,這在13年前想都不敢想。
半島記者在孫元茂家中看到,孫元茂一家居住的是一個四合院,堂屋前沿裝飾成了陽光玻璃房,屋里瓷磚地板干凈異常,室內養著數十種花卉。除了這些,孫元茂的桌子上還放著一些農業類書籍。多年來,孫元茂從沒有放棄學習知識,知識創造了價值,知識讓他蛻變。
“全村富了才叫富” 在東白石山村,還有村民靠養殖發家致富。
采訪中,村民孫元鳳拿著一把鎬頭疏導水渠,灌溉露天葡萄。“水都引到了地頭上。”孫元鳳說,“只要接上管子,閥門一擰,水就嘩嘩流進地里,現在農民種地不是原來肩挑牛拉的時代了。”種了8畝葡萄的孫元鳳家每年純收入在8萬元以上。
萊西還有著養牛的傳統。“我小時候記事時,那時村里還養黃牛。”村民丁瑞全告訴記者,“養黃牛主要是用于農耕,等牛老了再用于屠宰賣肉。”
養牛農耕吃肉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
“養黃牛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生活現狀。”丁瑞全說,真正打破傳統的是現任村支書、村民孫永建。
“那時乳業在中國開始盛行。”孫永建說,他看好這一產業,于是在村北的一個荒地上規劃了一個奶牛場開始試養,養奶牛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孫永建也為此成為東白石山村發展奶牛產業第一人。
看著孫永建養奶牛賺錢,30歲出頭的丁瑞全也看到了發財的機會。
丁瑞全除了向孫永建討教養殖經驗外,他開始撲下身子從“0”學起。
“當時主要還是靠自己摸索和積累經驗。”他說,后來他發現這樣已不能滿足養殖的需要。
“養個三頭五頭還行,等奶牛養到二三十頭時,”丁瑞全說,“經驗已經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了。”與果農孫元茂一樣,他買來了奶牛養殖書籍,在汲取書籍中的營養的同時,還參加萊西市畜牧獸醫局和鄉鎮組織的奶牛養殖培訓。多年的自學和不間斷培訓,讓丁瑞全成為鄉里奶牛養殖的行家里手。“最多時我養了近百頭奶牛。”丁瑞全表示,近百頭奶牛,每天擠奶再送到乳品加工廠,每年純收入超過20萬元。
丁瑞全是東白石山村靠奶牛發家致富的代表之一。之后,村里開始號召村民大規模發展奶牛業,并請丁瑞全現場說經。在短短幾年里,村里的奶牛養殖戶遍地開花,養殖總量一度達到了1000多頭。這對于只有500多口村民的東白石山村而言,意味著平均每口人養殖兩頭奶牛。規模奶牛養殖促生了奶牛產業合作聯盟,先前傳統的人工擠奶模式,變成全自動化機械擠奶模式。
“村民大規模發展奶牛業,與丁瑞全這個‘奶牛專家’的帶動分不開。”孫永建說,“一個村民富了那不叫富,全村富了才叫富。”2005年之前的東白石山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而如今的東白石山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