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實施小微企業“雙升戰略”,積極完善企業信用監管體系,著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市場主體持續快速增長,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為經濟提質增效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發揮了積極作用。2月2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17年底,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800萬戶,企業總量突破200萬戶,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
全省實有企業225.9萬戶 到2017年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806.8萬戶,列廣東、江蘇之后,同比增長13.6%,比全國平均增幅高0.9個百分點;實有注冊資本(金)16.6萬億元,同比增長34.7%。2017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49.6萬戶,同比增長4.5%,扭轉了2016年的下降態勢(降幅7.1%)。市場主體總量由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前的412.6萬戶,發展到2017年的806.8萬戶,凈增加394.2萬戶,增長95.5%;實有注冊資本(金)年均凈增加近3萬億元,由2013年的5萬億元,發展到16.6萬億元,增長2.3倍。
到2017年底,全省實有企業225.9萬戶,繼廣東、江蘇之后,第三個超過200萬戶。實有私營企業209.7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8%,私營企業成為全省企業快速發展的絕對主力。
在數量增長的同時,企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公司制企業發展迅速。到2017年底為191.2萬戶,同比增長23.5%,比各類企業平均增幅高了5.1個百分點,占企業總量的84.7%。二是新設小微企業活躍度較高。據調查,2014年至2016年全省新設小微企業活躍度平均為79.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8個百分點。三是企業品牌意識明顯增強。2017年全省新增商標申請28.4萬件,新核準注冊14.1萬件,分別同比增長54.2%、29.5%,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申請量同比增長206.8%。到2017年底,全省有效注冊商標72.3萬件,同比增長22.1%,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商標711件;地理標志商標542件,居全國首位。
去年新登記“四新”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7.2% 2017年,全省新登記第二產業企業11.5萬戶,同比增長23.6%,增幅居三次產業之首,占新登記企業的23.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6個百分點。在新登記企業總量下降的情況下,制造業新登記企業戶數同比增長5.7%。新登記建筑業企業和電力、熱力、燃氣、水等公用事業企業同比增長59.4%和37.4%,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
第三產業發展方面,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娛樂業新登記企業戶數分別同比增長49.1%、32.9%、32.6%和27.8%,而傳統的居民服務業、批發零售業新登記企業戶數分別同比下降24.0%和22.2%,房地產投資仍較為活躍,新登記房地產企業戶數同比增長50.8%。
總體來看,2017年,我省制造業企業呈現回暖趨勢,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四新”經濟增長迅速,新登記“四新”企業數量同比增長了37.2%,新興現代服務業成為投資熱點,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現。
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田治穎表示,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省市場主體發展步入高速增長期,但與蘇、浙、粵等省份比較,仍有一定差距。2014年、2015年,我省市場主體增速高于江蘇、廣東、浙江,實有市場主體總量超過江蘇,位居全國第二位,但2016年、2017年上述三省市場主體發展明顯加快,2017年江蘇實有市場主體總量再次超過山東。
從增長速度看,2017年我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戶數同比增長4.5%,居四省末位,廣東、浙江、江蘇分別為21%、20%和16%,我省明顯偏低。
從企業總量看,我省與廣東、江蘇相比,分別少了194萬戶和64萬戶,僅相當于廣東的54%、江蘇的78%。
從萬人創業率看,提升空間較大。到2017年底,我省每萬人創辦市場主體811戶,浙江、江蘇、廣東分別為1060戶、1013戶、932戶,分別比我省多249戶、202戶和121戶;我省每萬人創辦企業227戶,廣東、江蘇、浙江分別為382戶、362戶和351戶,分別比我省多155戶、135戶和124戶,差距進一步擴大。
從企業占比看,我省實有企業占市場主體總量的28%,廣東為41%,江蘇、浙江分別為36%和33%。從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比例看,我省為1:2.5,浙江為1:2,江蘇為1:1.8,廣東為1:1.4,我省個體工商戶明顯偏多。
田治穎表示,面對差距,2018年我省將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市場主體準入、退出便利化環境,深入實施小微企業雙升、商標品牌和廣告拉動等三大戰略,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為經濟持續向好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創造良好基礎。
相關新聞
全省超50萬 “僵尸”主體退出市場 □記者 方壘 趙小菊 報道
本報濟南2月28日訊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我省首次實現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和跨部門聯合抽查。全省有29萬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77戶企業首次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對3615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任職限制,對1548名全國和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薦人選信用狀況進行了審核,“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信用約束力明顯增強。
2017年,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全面建成,日均訪問量300萬人次,日均查詢量27萬人次。
此外,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全面實施,全省超50萬“僵尸”主體退出市場競爭。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注吊銷市場主體55.6萬戶,同比增長7.2%,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37.1%。企業退出節奏明顯加快,全年注吊銷企業14.1萬戶,同比增長34.1%,占新登記企業總量的29%。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