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80后"放棄生意回村當支書 三年擺脫"空殼村"

2018-02-15 08:27   來源: 大眾網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80后”放棄生意回村當支書 三年擺脫“空殼村”

  時間:2月13日

  地點:濟寧任城區二十里鋪街道后屯村

  記者:劉寶才 朱仙娉


  

后屯村村民郁承盼在村里的一家農業企業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比去城里打工差不了多少



  “你看這蘑菇,長的多喜人,昨天一家飯店的來剛拉走一車,多虧了俺們林書記,年年給俺送這些菌棒,能出四茬蘑菇,一年能賺1萬多塊錢,今年有經驗了,俺自己又買了幾百個,現在考慮著怎么把用完菌棒放到地里再接著長蘑菇。”濟寧市任城區后屯村49歲的村民郭哲亞正在庭院大棚里拿著剪刀給菌棒拆包,她時不時抬起頭,向記者介紹著準備從自家地里實驗菌棒再利用的計劃。郭哲亞告訴記者,自己老伴患病需要常年服藥,大女兒出嫁工資微薄,小女兒又在上學,原本看似沒有希望的生活,現在卻過得有滋有味有信心。然而,同樣在幾年前的后屯村里,沒有一個人敢想象,他們能過上現在與城里人一樣的日子,一個出了名的“亂村”,卻在那一年來了個年輕的書記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集體新建的聯動玻璃溫室大棚



  放棄千萬生意回到老家當支書

  是農民的兒子,更是一名黨員

  “那一年我才27歲,從小我就沒有想過長大了要在村里做支書。”林坤說,無論小時候有什么志向,當村支書這個事兒是壓根就沒有想到。

  林坤是一名復員軍人,因為表現突出,在部隊上入了黨,回后屯村之前,在濟寧城區有著紅火的生意,收入不菲。“當時街道安排的工作組來找我談過幾次話,說了說村里當時的情況,說實話,是挺難選擇的。”一邊是土生土長的老家,一邊是蒸蒸日上的事業,林坤坦言,父親是第一個反對的人。

  “當時擔心最多的是村里的工作沒有頭緒,他年紀小,能不能解決好農村各種錯綜復雜問題。”對于熟知村里狀況,在村里頗有威望的林坤父親來說,剛剛復員回來又沒有農村工作經驗的林坤,讓他著實捏了一把汗。

  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干群關系緊張……遠近聞名的“老大難”村需要一個帶頭人。而臨危受命時的林坤卻提出了一個要求,要經選舉,不要任命。

  “既然我是黨員,肩上就有這一份責任,既然決定要回村,我希望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林坤坦言,對于自己和老百姓來說,任命沒有任何力度,只有互相信任,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就這樣,林坤全票通過,面對組織信任和村民期盼,林坤履行了諾言,放下打拼多年的生意,回到了村里。剛剛走馬上任,就找到了村里亂的原因,窮的根本。他做的第一件事先讓黨員干部擰成一股繩子。

  

貧困戶郭哲雅正在她的菌棒大棚里忙活,如今一年一萬元左右的收入令她對政府充滿了感激



  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了自家親戚

  招商引資上項目擺脫“空殼村”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然而比修路更重要的,就是發展。林坤上任后發現,發展是解決后屯村一切問題的關鍵。可是,要想發展必須有起步的資源。后屯村村集體原有80多畝荒地,由于當時村里亂,沒有人管,這片地就被20多戶村民搶占開荒,種上了糧食,林坤的二叔就占了一畝六。林坤深深知道,土地是農民的立身之本,在村民的眼里,土地就如同生命般寶貴,因此,新官上任以后,林坤開始無償收回土地,第一個就找到了拿自己當親兒子待的二叔。

  “你小子要是敢動我的荒地,我就和你斷絕關系。”一聽當上支書的侄子要來無償收回自己占的荒地,林坤的二叔放出了“狠話”。在林坤父親的再三勸說下,二叔勉強答應,但是一年多沒有和林坤說過話。村民對這位80后村支書十分服氣,幾個月里,林坤順利收回了剩余土地。而這些收回的土地怎么用,他早有自己的打算。

  后屯村緊鄰濟北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原本應是一個發家致富的聚寶盆,卻一直沒有利用好,林坤收回土地后就開始招商引資上項目。

  在村北頭的一家農業企業里,村里的婦女們正在忙著采摘蘑菇。30歲的郁承盼告訴記者,自打這家企業來村里,自己就告別了只能在家看孩子的生活,到廠子里干活一個月能拿3000多塊錢,以前去城里打工的也陸續回村里“找工作”了。

  “讓老百姓既做‘地主’又做主人,村民有了兩方面收入,這不是小數,村集體也漸漸有了收入。”林坤告訴記者,通過招商引資土地流轉,村里現在已經入駐了4個工業企業、1個農業企業,這些企業入駐村里,不僅解決用工上而且給村集體增加收入的同時,村民得到了實惠。

  

大眾網記者在濟寧市任城區后屯村進行走基層采訪



  摘貧帽、增收入

  年輕干部繪藍圖


  “你不知道俺村里的變化有多大,俺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道路、廣場、路燈,俺書記把這環境弄的,俺村村民舉雙手贊成!”村民孟召英說,指著后屯村喜人的變化,開心的說。

  街巷年久失修,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林坤想盡千方百計,多方籌措資金200多萬元,硬化全村大街小巷,安裝路燈40盞,沒讓群眾掏一分錢;群眾吃水難、澆地難,他先后爭取電網改造工程,全面改造村內照明線路,新打機井9眼,新鋪電纜以及更換舊電纜3000余米,徹底解決了吃水難、灌溉難的問題;美麗鄉村建設中,他大刀闊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硬化、綠化等“五化”工程全面完工。村里有不少老人說:“以前做夢都沒想到能過上像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這都是黨的政策好,我們的書記執行的好。”

  “黨員干部心往一處使,什么困難都能解決,村班子有正氣,老百姓的事就好辦。”這是林坤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

  村里的環境好了,困難戶的生活也漸漸有了變化。林坤告訴記者,日常的幫扶少不了,但是為他們要造血,動員有勞動能力的人靠雙手吃飯。村里成立慈善工作站以后,不到半年募集超過50萬。同時,林坤以自己的合作社與區、市扶貧辦組建扶貧基地,為22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有能力的打工賺錢,沒能力的保底分紅1200。

  “家里原來沒有收入,孩子有病,光靠低保,現在老伴和我一年收入一萬五千多,就在家門口干活,也不耽誤照顧孩子,俺書記真是個‘好人’!”說起來現在的生活村民張友順心滿意足,他說,自己和老伴年齡一大干不動重活,兒子患病完全沒有勞動能力,一家人更不可能出去打工,后來村里安排老伴干上了保潔員,自家院子里又建起了蘑菇棚,年年有了固定收入。2016年1月,后屯村作為典型,迎接了山東省扶貧現場會的召開。

  采訪中,林坤向記者開玩笑,干了8年的村支書,自己的買賣年年“賠本”,原本一年可以向各大企業送2000多萬的貨,現在還剩下幾百萬。然而林坤卻認為,自己并沒有“賠本”。“干事業首先要付出,對于能多幫扶一戶貧困戶脫貧,能多帶動一戶村民致富,這種付出是值得的。”林坤說。

  現如今,林坤把自己城里的辦公地點搬到了村里。也有不少客戶說他干上了支書,架子大了,約好幾次見面也見不著。其實不然,林坤告訴記者,自從這個“老大難”村“翻身”以后,服務老百姓的事多了,不得已,與客戶“爽約”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可后屯村的村民卻越來越踏實了。

  如今,村里在林坤的帶領下又注冊了幾家公司,包括物業、園林綠化、農業發展公司等,未來將以公司為載體,不僅局限工業園區,還可以走出村子,到外面發展物業、園林綠化,收入的每一分錢都歸集體。曾經的“亂村”,如今已成了五年零上訪,零刑事案件的和諧村,昔日的“空殼村”也變成了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的先進村。

  “下一屆換屆時,如果村里繼續相信我,我會繼續干好,和父老鄉親一塊把后屯建設好。”林坤說。

   [編輯: 張珍珍]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村支書 空殼村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