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臘月后,2018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些人在期待新年的同時也發現,這個春節來得比較晚。 2018年春節為何“姍姍來遲”?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歷(陽歷)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歷兩種歷法。其中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歷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歷中的日期卻不固定。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3天—355天,比陽歷年少了11天左右。
由于2017農歷丁酉年 (俗稱雞年)有個閏六月,全年384天,比公歷年多出19天。因此,2018年農歷戊戌年(俗稱狗年)春節要比2017年推遲19天。2017年的春節在1月28日,2018年的春節自然就落在了2月16日。由于2018年是個平年,全年354天,比公歷年少11天,因此,2019農歷己亥年(俗稱豬年)的春節就落在了2月5日。天文專家表示,農歷春節與陽歷對應日期變動較大,“早春節”和“晚春節”能相差整整30天。就本世紀而言,最晚春節出現在2月19日,因此,今年的春節還不是“最晚”。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青島網絡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