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直擊海鮮商販進貨:零點追"鮮" 提前倆月忙年

2017-12-29 07:3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李德國在選購新鮮海貨。



  

凌晨,批發市場內一片忙碌景象。



  

板車大軍在市場里成為運輸主力。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王濱劉玉凡

  零點的青島,路燈昏黃。隱約有氤氳的霧氣,當大多數人仍在夢鄉的時候,33歲的海鮮商販李德國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小港到城陽,36公里的路程,從業17年的李德國已走過無數次。12月28日凌晨,半島記者與李德國一起,探訪了凌晨的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臨近年關,海鮮市場格外火爆,商販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備年貨。神情焦急的買家,被團團圍住的賣家,魚貫而入的板車“大軍”……水產品批發市場忙忙碌碌的場景頗為壯觀,凌晨海鮮市場上的“眾生相”一覽無余。

  0:00

  要想買好魚必須得早起


  “要想買好魚,必須得早起!”28日凌晨零時許,李德國從小港出發時,不禁感嘆。李德國皮膚黝黑,成熟干練。“我干海鮮這行十幾年了,我1984年生,但別人都說我像四五十歲的人,顯老。”李德國自我調侃。

  李德國的店員開車,他坐在副駕駛位置。“其實就是掙個辛苦錢,去晚了肯定就被搶光了,這次我和石島的客戶說好了,主要去進一些品質比較好的黃花魚。”李德國話音剛落,車子就發動了,開上新冠高架,向環灣路方向駛去。

  凌晨的馬路空空蕩蕩,大多數人仍在睡夢中,伴隨著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李德國回憶自己從沂水老家初到青島時的情景。“我15歲就來青島了,剛開始在北嶺那邊賣熟食,后來工資發不下來,我就坐當時的21路公交車,到小港這邊干活。”李德國回憶,“當時啥魚都不認識,就是跟著別人一點點地學。”后來,李德國自己賣了一條魚,掙了70多元錢。“當時一個月的工資才250元,能掙70元錢很不錯了。”李德國介紹,這次經歷讓他嘗到了甜頭,開始從事水產行業,這一干就是17年。

  1:00

  市場燈火通明一片忙碌


  凌晨1時許,李德國到達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此時,市場外進貨的車輛排了兩排。剛進入市場,李德國就直奔海鮮攤位,首先選購了品質比較好的黃花魚。記者注意到,海鮮賣家并沒有收錢,李德國就把海貨放進了泡沫箱。“都是老熟人,認識很長時間了,不用現在就結賬。”李德國說。

  凌晨的海鮮市場內人聲鼎沸,燈火通明,忙碌一片:各類板車來回穿梭,賣家的叫賣聲、買家的叫喊聲、摩托車的鳴笛聲交織在一起,雙方見面只能大聲呼喊,不少商戶忙著卸貨、稱重、擺貨,而前來購買的客戶也忙著討價還價。記者發現,在一輛威海牌照的貨車前,商販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海鮮筐中的各類海鮮很快被搶購一空。還有騎著三輪摩托的搬運工在現場忙碌,兩輛摩托車錯車時,市場道路一度出現“堵塞”,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道路秩序恢復正常。

  “地面上全是冰,一定要小心一些。”李德國不停地叮囑。

  1:50

  搬貨全靠海鮮“擺渡人”


  李德國選好海鮮后,將裝好箱的海鮮遞給了板車工,由他們負責將海鮮運到市場外。“搬運工是按箱收費,一箱子兩元錢左右,我買的這些海鮮,光搬運費就花了45元錢。”李德國說。記者了解到,作為海鮮的“擺渡人”,市場外的板車工儼然成為一種“產業”。

  凌晨1時30分,在海鮮市場一扇鐵門前,數十位推著板車的搬運工開始集結,騎著摩托車的搬運工也來到鐵門前,準備到市場內干活。在板車“大軍”中,50歲出頭的老袁戴著帽子,雙手插在大衣里取暖。“我已經干了22年了,現在本地人很少干這個了,不少湖北人來了,在市場上干這個活。”老袁介紹,他們裝一箱能掙一塊五到兩塊錢,一晚上能掙至少一百元錢,一個月能有3000多元錢的收入,雖然活比較辛苦,但他還算比較滿意。 

  凌晨1時50分,海鮮市場的大門外傳來一陣噪雜聲,隨著大門緩緩打開,十余輛板車魚貫而入。又過了十余分鐘,搬運工推著滿載海鮮的板車走出大門,將一箱箱海鮮搬到了市場外的貨車上。 

  3:00

  滿載而歸背后是辛苦


  茫茫夜色中,李德國和店員載著“淘”來的海鮮踏上返程的路,此時海鮮市場內依然人聲鼎沸,“還有很多活海鮮陸續進來,等會說不定還要忙。”凌晨3時,李德國回到小港,稍作休整后又出發了。“現在趕緊把新鮮的貨送到客戶手中,他們白天還等著用。”李德國告訴記者,28日進貨算是輕松的一天,有時候回來后盡管很累很餓,需要馬不停蹄送到客戶手中,“我是家里的頂梁柱,為了老婆再辛苦也值得。”

  李德國和海鮮打了17年交道,如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人脈。談及從事這一行業的感悟,李德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不吃苦堅持不下來”。“信息源很重要,什么地方有什么樣的海鮮,需要自己去摸索,我手機24小時開機,哪里有好海鮮就去哪里。”李德國介紹,無論是嶗山的漁港還是西海岸的積米崖漁港,只要有好的海鮮到岸,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再就是選海鮮的時候一定要眼疾手快,選海鮮就是和時間賽跑,接到電話后不能猶豫,因為一車海鮮里有好的也有壞的,如何選擇也很重要。”

  雖然賣海鮮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李德國坦言,這個行業掙的是辛苦錢,“一天跑三趟五趟市場都很正常,再就是有時候急了,沒戴手套手直接和冰水、海鮮接觸。”由于長時間接觸冰涼的海鮮,李德國的關節有些發炎,這時常讓他感到痛苦,“沒辦法,干這一行的或多或少身體都受影響。”

  ■特寫 為三個半月的孩子打拼

  在市場內的一處攤位,24歲的小趙正在賣紅頭魚、鯧魚和鯰魚。“從頭天晚上11點干到第二天七八點,一個字‘累’。”對于自己的工作狀態,小趙并不避諱,“我干了5年了,有時候可以說是腰酸背痛腿抽筋。”當被問及是什么支撐他堅持干這一行時,小趙說,自己的孩子剛剛三個半月大,即使在海鮮市場,他也會時不時拿出手機,看看孩子的視頻,“為孩子打拼!”小趙直言。

  和小趙一樣,李德國坦言,從事水產行業十幾年,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一直都是愛人照看孩子。“沒辦法,干這個活就是時間太不規律了,根本顧不上孩子。”李德國無奈地說道。凌晨2時許,李德國將買好的加吉魚和黃花魚搬到車上,一個小時的采購圓滿結束,“加吉魚和黃花魚總共一百多斤,都是精品。”

  揭秘 批發商提前兩個月備年貨

  “到了天冷的時候,漁民也不出去打魚了,出海的船越來越少,臨近春節就沒有這么多新鮮的海鮮了,現在是備貨的最好時候,要抓住節前的最好機會。”采訪中,批發商王先生告訴記者,每年他們都是提前兩個月開始備年貨,現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也是海鮮上市的“黃金期”,這個時候海鮮不僅新鮮,種類也最多,不少批發商都是趁著海鮮豐富的時候開始儲存貨,到了天冷的時候不但打不到,而且價格也很高,賣起來比較難。

  在不少批發商看來,采購多少儲存的海鮮取決于冷庫的多少。采訪中,李德國表示,不少批發商都有冷庫,有些冷庫放滿了貨就租用別人的冷庫來存放海鮮。

  海鮮的價格、供需和天氣、市場行情等因素有關。采訪中,不少攤販表示今年的海鮮價格相對平穩,“別小看這一個月,海鮮供應充足了很多,今年的海鮮價格相對平穩,沒有大起大落和供應豐富有很大的關系。”批發商魏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國家規定,今年黃渤海伏季休漁期由往年的6月1日提前至5月1日開始,比往年提前一個月封海,所有休漁漁船必須嚴格遵守伏休有關規定,按時進港休漁,當前市場上的海鮮種類比較豐富,刀魚、鲅魚、海蠣子、蛤蜊等應有盡有,尤其今年的鲅魚和刀魚市場供應充足,普通的海鮮并不貴,今年的貝類價格一直很平穩,雖然鯧魚等“貴族海鮮”價格高,其實平時鯧魚打撈上的也很少,所以今年海鮮市場上的價格總體是平穩的。

  ■支招 “魚的眼睛不會騙人”

  市民在購買海鮮時,常常疑惑該如何選購新鮮的海鮮。李德國常年跟海鮮打交道,也積累了自己的經驗。“魚的眼睛不會騙人,新鮮的魚眼睛鼓、亮,不新鮮的魚眼睛不突出,可能還有血絲。”李德國介紹,蛤蜊等貝殼類購買時需要看水,如果水渾濁且污泥很多,說明不新鮮。而水比較清澈,說明蛤蜊是新鮮的。人工養殖的海鮮和海里捕撈如何區別呢?據介紹,一般野生的海鮮脂肪含量少,體型又瘦又長,而養殖的海鮮體型偏胖偏短,脂肪含量高。此外,兩者在口感上差異較大,野生海鮮味道鮮美,而養殖海鮮口感一般,甚至有一股飼料沉積的味道。

  發個朋友圈 就能賣海鮮

  和記者攀談期間,李德國在不停發微信,雖然已經是凌晨3點,但仍然有客戶和李德國微信聊天,“通過微信就把貨訂出去了,質量好的海鮮很搶手,誰先打招呼賣給誰,所以他們也在盯著朋友圈。”李德國說。

  如今隨著微信等社交平臺的發展,他不僅和水產商戶建立微信群,在信息共享的同時,還經常通過微信“互通有無”。“發個朋友圈客戶就來了,非常方便,以前必須一個個打電話,問要多少貨,現在一個微信就搞定了,很方便。”李德國介紹,一旦自己手上有剛進的海鮮,他就通過朋友圈發布,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信下單,這讓他感覺省事不少,“還是那句話,活到老學到老,人需要與時俱進,不然就被淘汰了。”李德國感嘆。

  趨勢 高檔海鮮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海鮮市場采購的除了魚販、大酒店的老板還有一些普通市民。“這里海鮮分兩種,有專門供應大酒店的精品海鮮,也有專門供市民菜籃子的普通海鮮。”從事海鮮批發的魏先生告訴記者,針對不同群體他們采購不同的海鮮,以前高檔海鮮很暢銷,這幾年行情發生了變化,批發商也開始轉型,努力開拓平民消費市場,現在批發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海鮮品種越來越多,以前豪華酒店才能吃到的海鮮,現在受到很多市民的青睞。

  如今,在市民的餐桌上以往所謂高檔的海鮮也成了“家常菜”。“現在不少海鮮都走‘親民路線’,價格合理市民也都能接受。”從事海鮮批發生意的青島海棧水產國際貿易公司負責人郭清和告訴記者,過去海鮮禮盒都是越貴越好賣,一個禮盒動輒上千元,隨著市民消費觀念的轉變,高檔的海鮮禮盒已經沒有市場,商戶也轉變了經營理念,“高大上”海鮮也放下身段,打起“親民”價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過年的時候,低價的海鮮禮盒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銷量比平時增加很多倍。

  鏈接 水產市場繁榮帶動產業鏈

  “批發市場的繁榮也帶火了周邊的旅館和飯店,帶動了更多人就業。”家住附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這里是膠東半島地區各個地方海鮮貨源的“批發地”,從批發市場里拿貨的來自青島周邊,他們都開著大車小車從四面八方趕來進貨,現在市場不僅帶動了海鮮的相關產業,還帶動了餐飲、旅館等相關產業,形成了海鮮、住宿等相關產業鏈。“說到底是人流大。”魚販張先生告訴記者,不僅帶動了周邊的小吃店,也帶動了手機批發市場的生意。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家“沙縣小吃”在營業,在批發市場賣零食的攤位前也擠滿了人,不少人邊吃飯邊談生意,嘈雜中卻充滿生活氣息。“開車跑過來又累又餓,平時我們吃住都在市場附近。”來自濱州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每周到這個批發市場進貨,由于旅途太累索性就在這里休息,忙的時候吃方便面湊合,有空的時候找個附近的旅館住下。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海鮮商販 進貨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