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淑寶在車間上班。
張淑寶通過自學拿到學歷證書。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上周,他在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的考場上又搏擊了一把。
1.78米的個頭,180斤的體重。
與想象中的文弱形成強烈對比,35歲的農民工張淑寶不僅不瘦小,而且相當“敦實”。
來自泰安新泰市農村、原始學歷僅為初中的他,一邊在青島打工,一邊堅持自學,用8年時間拿到了山東師范大學的專科、本科學歷和一個人力資源師證書。此外,他在山東大學的自考新聞學本科和齊魯工業大學的自考廣告學本科各差一門就將畢業。
8年時間,一個農民工通過自學拿到多個學歷證書,堪稱真正意義上的“學歷哥”“勵志哥”。
“我知道什么該放棄,什么該拿起,我曾經痛過,所以選擇不停奔跑。”他說,“‘草根’的命運唯有自己才能改變。”
放棄,為了不痛 人生中的第一次“放棄”,并沒有讓少年時期的張淑寶覺得“痛”。
1998年,家住泰安新泰市劉杜鎮圍山村的張淑寶16歲。這年夏天,一張錄取通知書郵寄到了村里。
“當時郵遞員將錄取通知書送到我家時,我正坐在黑白電視機前觀看長江一線官兵的抗洪。”張淑寶說,他參加中考后被泰安機械電子工程學校錄取了。但3年中專的學習費用為10980元。
“當時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張淑寶說,“在我們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考上中專那是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事,自己初中苦讀4年,就是為了走出大山。”
張淑寶的父親也非常高興。“好呀,這幾年你沒白學,就準備去上學吧。”父親坐在院子的木板凳上,對兒子說。
張淑寶說,“當時全家一年的總收入也就2000元,1萬多元的學費去哪里湊?哪怕全家人5年不吃不喝也湊不齊學費!”
當天晚飯的桌子上,張淑寶并沒有見到父親,直到深夜,回家的父親才說到一個親戚家借來了1000元錢。
之后的日子里,盡管父親在張淑寶的阻攔聲中,三番五次地跑親戚、跑鄰居家借學費,但最終這學費沒有湊齊。“這學我不上了。"張淑寶對家人說。
“當時的‘放棄’,我沒覺得‘痛’。”張淑寶覺得,萬元學費連著全家包括年幼的妹妹4口人的命運。
痛了,不能放棄 當年秋天,他跟隨姨夫乘上了前往濟南的客車。經過多次轉車,他和姨夫來到了位于德州的一家電磁線廠打零工。
1999年春節剛過,他就和老鄉到了一個筑路工地打起了零工。異鄉漂泊3年多,張淑寶每月能用汗水賺回1100多元工資。
就在此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父親在一個采石場采石時,不慎崩了眼睛。
張淑寶慌忙帶著自己的血汗錢趕往老家帶著父親去醫院治傷,父親的這次傷情,幾乎花光了他打工賺來的血汗錢。
手中的積蓄用盡之后,張淑寶不得不再尋生路。
這次,他的目的地是江西省一處高速公路的筑路現場。
此時的張淑寶21歲,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已整整5年。但他仍舊是個沒有什么技術特長的農民工。
5年的異鄉漂泊,有時會讓他憶起5年前的那份中專入學通知書。如果那3年中專學業順利完成……
此時的他痛了。
“痛,源自知識的欠缺。”他說。
用學歷改變命運?對他這個居無定所的農民工而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去考學歷,似乎并不現實。
在外打工的這些年,他一直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和《百年孤獨》帶在身邊,這三本書不知讀了多少遍。
高速公路施工工地離鎮上30里路,他利用休息的那天步行到鎮上的一家小書店里,花17元買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
每到晚上,躺在床上的他開始在燈光下逐字逐句地看,甚至有些經典的句子或段落他會背下來。
一個農民工學詞典,有工友笑他“瘋了”,也有工友見了他笑著直搖頭。
2004年,一直漂泊的他帶著被褥和這本漢語詞典,從老家來到了即墨藍村鎮的一家工廠打工。
看著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的發展差異,張淑寶深切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知識怎么來?要學。
當時,因為家貧,張淑寶自己放棄學業,是因為不讓家人生痛;現在,家鄉與他鄉、自己與他人生活狀態的差異,深深刺痛了他。靈魂深處,他意識到,只有不放棄學習,才能改變自己。
不痛,也不能放棄 白天,他在一線操作機械,晚上他在宿舍里將鐵床用被單一圍,將小臺燈掛在床邊看書。
自初中就喜歡文學的他,開始涉讀更多的文學刊物等書籍。
老家的一名姑娘得知一個農民工竟然愛學現代漢語詞典、愛讀書,“一個愛學習的男人差不到哪里去”。就這樣,這個姑娘2006年嫁給了張淑寶。
結婚后的張淑寶依然在即墨藍村的這家公司打工,而他的妻子則在老家農村看家種田。
隨著女兒的降生,妻子有時會來青島,他就在公司周邊租了一個閣樓,至少讓娘兒倆來青島有個住處。
有了自己的小空間,愛好讀書的張淑寶如魚得水。
當年“放棄”學業,是不想看著家人因自己生痛;現在的他覺得時機成熟了,他要加入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大軍,重新走進考場。
“為學知識充實自己,也為拿學歷。”他說,“也想用行動證明自己不進校園同樣也能成就自己。”
2010年,他走進即墨招考辦報了名,打算參加山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自學考試。
報名后的他,沒有向任何一個同事聲張,甚至連妻子和父母都沒有告訴。
上班時張淑寶就在廠子里擺弄機器;下班了,他把自己關在那個小閣樓里。
經過半年多的拼命自學,2011年1月,他在忐忑不安中走進了考場。兩天考試過后,他沒有刻意等成績,而是又一頭扎進了書本里,他要準備其他科目的考試。
數周后,成績公布,他發現自己所考的4門課程全都過關了!
他仍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妻子。1年半之后的2012年,當他將10多門課程全部考出來,順利拿到山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科畢業證時,他才打電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此時,電話那頭“激動不已”的妻子說,“你這人咋就這樣呢!”
拿到專科畢業證后,張淑寶又果斷報考了山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
又學習了1年半,各科成績又順利過關。按照考試程序,他要參加論文答辯。當時,張淑寶寫的近萬字的《論魯迅筆下的農民形象》,引起大學教師的極大興趣。
在答辯現場,這名老師說,“你的論文觀點新穎,脈絡清晰,90分,祝賀你畢業了。”
走出答辯現場的第一時間,張淑寶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仍在老家的妻子,妻子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這讓他在幸福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追夢,路在遠方 2014年下半年,張淑寶又報考了山東大學新聞學自考本科和齊魯工業大學的廣告學自考本科。
此時,由于小女兒降生加之大女兒也到了入學的年齡,張淑寶將妻子和女兒接到了藍村鎮,并在公司旁邊的五里村租了平房,每月的租金360元。
張淑寶在工廠打工,他的妻子則在家中照看兩個孩子,下班回家的張淑寶則扎進書堆里繼續他山東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的課程。
“山東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的課程,再各考一門課就畢業了。”12月25日,張淑寶告訴半島記者,這期間,他還考出了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
這些仍沒有讓他滿足。
之后,他報考了中國海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
一個農民工竟然報考研究生,這連張淑寶所在工廠的負責人都感覺驚訝。
“在考研究生之前,廠里才得知這個消息。”張淑寶所在廠的一名負責人告訴半島記者,“我們本來打算給他放假兩天讓他休息應考,可他在崗位上堅持上完了最后一個班。”
張淑寶上完夜班時已是12月23日清晨了。這天清晨他直接乘上了藍村開往青島北的火車,下了火車他又乘上了前往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的公交車。
23日、24日兩天,張淑寶在中國海洋大學參加了研究生考試。
“英語基礎差一些。”他說,“期望自己被錄取,若錄取不了,也不會氣餒,下次再戰,畢竟妻子支持自己。”
兩天考場奮戰,張淑寶又返回藍村,繼續拾掇他那崗位上的鋼錠。
“我知道什么該放棄,什么該拿起,我曾經痛過,所以選擇不停奔跑。”在鴿子籠旁,張淑寶告訴半島記者,“‘草根’的命運唯有自己才能改變。”
每天下班后,張淑寶仍會沉浸在書本里。早上,他會推開木門騎上他的摩托車,穿過村巷趕往工廠打工。
村巷不長,但是他想走到很遠的地方……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