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將至,對于適齡的未婚青年來說,除了有“要過節了”的興奮,也不無煩惱甚至焦慮,特別是那些在感情上仍沒有進展的人。有多少未婚青年經常被長輩催婚?“被催婚”給他們帶來了什么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4名處于適婚年齡(男性滿22周歲,女性滿20周歲——編者注)的未婚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1%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被長輩催過婚。69.2%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覺得長輩催婚給自己帶來了較大壓力。
“現在我媽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女孩不抓緊就不吃香了,年齡再大生小孩對身體也不好’”
“我媽這兩年越來越關注我的感情問題了,她今年還特地去了一趟中山公園的相親角,在那里加了一個家長相親群,群里經常發單身男孩女孩的消息,她看到覺得靠譜的男孩就跟我說。”28歲的北京女孩周然(化名)說,“現在我媽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女孩不抓緊就不吃香了,年齡再大生小孩對身體也不好’。”
今年26歲的某985高校研究生黃格格,近年來總被長輩“明里暗里”催婚,“每次跟我媽通電話,她就說‘身邊有沒有合適的,留意著點’。過年時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問我‘有對象沒’‘用介紹不’‘打算啥時候結婚’這類問題”。
“30歲之前,我爸媽在結婚這事上是天天催、次次催,還頻繁給我介紹對象,督促著我去相親。”32歲的北京某教育機構技術職員劉強(化名)說,他起初還去試試,去了幾次都沒有談成的,就不再去了。
“現在社會非常關注青年的婚戀問題,特別是女生家長,更加焦慮。”浙江省心理健康促進會成員、杭州市總工會特聘婚戀專家凌子表示,孩子上初中、高中時,家長只顧著孩子的學習,不讓孩子談朋友,而孩子一上大學,又催著讓找對象。“這種模式不利于孩子長大后與異性交往,而且家長覺得要趁年輕趕緊結婚的這種觀念也不對。加上現在處于適婚年齡的青年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普遍會管很多孩子的事情”。
本次調查顯示,85.1%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被長輩催過婚。具體到平時被催婚的頻率,52.2%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表示“但凡有機會聊天就會提及”。然后是每逢重要節日和假期就會催(47.8%);周圍同齡人結婚、生子時(40.3%);天天掛嘴邊(30.3%)和偶爾提及(14.3%)。
年輕人如何面對長輩催婚
“我挺反感家人催婚的,每次相親也多是應付的心態。”劉強認為結婚沒有早晚之分,“現在雖然沒有女朋友,可我一個人也過得挺好”。
“親戚向我催婚,我通常是說點客套話,一笑了之。如果我媽催婚,我會跟她擺事實講道理,解釋兩輩人在婚姻觀念上的不同:上一輩的婚姻觀大都是‘到了一定年齡就得找個人一起過日子’,現在已經不一樣了,一定要找到能合得來的。”黃格格認為,即便是女孩,結婚與否和時間、年齡都沒關系,“關鍵是人,我堅持寧缺毋濫”。
凌子介紹,很多年輕人因為家長催婚才被迫參加相親活動,“尤其是在孩子還不著急的時候,他們迫于長輩和周圍人的壓力去配合,這種相親通常都無果。因為他們大都不重視,甚至還有負面情緒”。
年輕人如何面對長輩催婚?58.2%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仍堅持自己的生活節奏和方式;41.4%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左耳進右耳出”,敷衍過去即可;其他還有:長輩還是有道理的,應抓緊感情步伐(34.0%);煩躁,長輩不了解具體狀況(29.3%);非常反感,甚至引發矛盾(9.9%)。
“我計劃在30歲之前結婚。以前長輩不催,我從沒覺得該抓緊了,現在經常被催促,自己也更留意身邊有沒有合適的人了。”25歲的侯薇薇(化名)說。
劉楊是北京某國企員工,今年30歲,他計劃最晚在35歲之前結婚,“這樣以后有了小孩,自己的年齡也不算太大。而且那時自己的經濟條件應該比現在好很多,能給對方提供更好的生活”。
在未婚青年心中能接受的最晚結婚年齡上,28~30周歲(42.7%)的最多,其次是:31~35周歲(27.8%),25~27周歲(18.8%),36~40周歲(4.7%),25周歲以下(2.0%)和40周歲以上(0.9%)。
常被催婚,49.6%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變得不愿與長輩交流
在本次調查中,69.2%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反映長輩催婚給自己帶來了較大壓力,其中,16.1%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感覺壓力非常大。
“家里催得比較緊的時候,我壓力特別大,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經常是一家三口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后來逼得我有半年多時間沒回家,家里意識到催也沒用,就不管我了,我才感覺輕松了。”劉強說。
“現在我一想到找對象這個事就變得很焦慮。”侯薇薇覺得,長輩的催促在無形之中加重了她的焦慮感。
本次調查顯示,常被催婚,49.6%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變得不愿與長輩交流,43.8%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覺得自己也開始焦慮起來,32.9%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表示越來越不想回家。其他還有:陷入自我懷疑中(26.7%);時常“提醒”,有了解決問題的意識(26.2%);對婚戀問題反而開始抵觸(19.4%);潛意識中默認自身是感情困難戶(13.9%)。
凌子表示,父母通常會介紹經濟條件好、學歷高或家境好的,認為這些方面好了,其他方面也不會太差,但孩子卻未必聊得來。“只看經濟條件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兩性之間的吸引力。家長的婚戀理念不對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作用。”她介紹,曾經接觸的一個案例中,女孩與一個家境一般的男孩兩情相悅,可父母堅決不同意,最后父母女兒鬧翻,到了要斷絕關系的地步。
凌子認為,當下社會應提倡婚姻教育,不只是未婚青年,他們的父母也應該參與。“年輕人要談好戀愛再進入婚姻,而不是礙于年齡、家人催促等匆忙進入婚姻。因為婚后會出現各種矛盾,如果沒有愛的基礎讓夫妻雙方互相包容,最終只能是悲劇”。凌子特別指出,目前我國的婚戀市場很不完善,“很多婚介所、牽線平臺收費貴,還不能真正去契合雙方的訴求,讓當事人浪費時間、感情和金錢”。
參與本次調查的適齡未婚受訪青年,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34.6%,二線城市的占43.5%,三四線城市的占17.6%,城鎮、縣城的占2.7%,農村的占1.7%。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