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墨童裝經過3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進入品牌運營和IP授權階段。(資料圖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從最初家庭作坊式的代工和批發,到自主研發、自主營銷和品牌運營,即墨童裝跨越式發展的30余年,是轉型升級謀求深遠發展的積淀。如今,即墨八成以上的童裝企業擁有自主品牌,擁有即發、雪達、浩爾服飾、凱利融通服飾、優品生活等一大批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童裝自主品牌。即墨童裝“安全、品質、時尚”的特點也贏得采購商和消費者青睞。目前,即墨正全力打造中國·童裝小鎮,首批入駐企業(機構)216家,一張靚麗新名片正在即墨興起。
八成以上童裝擁有自主品牌 記者從即墨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了解到,即墨童裝原來的生產模式基本是家庭作坊式的代工和批發。經過了上世紀80年代的初步形成階段、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逐步成長階段、改革開放初期的規模擴張階段、新時期的提升發展階段和現代體系的轉型升級階段。即墨童裝經過30多年的傾力培育和持續發展,目前進入品牌運營和IP授權階段,致力于自主研發、自主營銷與品牌運營。
最早的即墨童裝企業處在一個產業鏈的最低端,基本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設計理念,只能進行簡單的加工生產。由于沒有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生產,既沒有品牌故事,又沒有好的設計,很容易形成產品積壓。當時業內對即墨童裝的基本認識是附加值低。但如今,即墨80%以上的童裝企業擁有自己自主的品牌,涵蓋孕、幼、童、設計等各個產業鏈環節。特別是部分童裝生產龍頭企業,為了擴大自主品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有的一個企業注冊商標就達到10余個。
扶持從點到點轉變為從點到面 紡織服裝產業是即墨傳統支柱產業,在經濟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記者從即墨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了解到,即墨通過精準政策扶持引導,2006年專門出臺了《關于建立爭創工業名牌獎勵制度的通知》,由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每年對爭創品牌給予資金獎勵。而后又出臺了多個意見,鼓勵品牌建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市場開拓,進一步扶持壯大即墨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但更重要的轉變在于,即墨從傳統扶持企業的模式跳出來,在財政資金投向上實施重大調整,重點用于搭建孵化器、創客空間、展會宣傳等各類普惠性公共服務平臺,將服務對象由少數企業擴大到全體企業,將扶持方式由事后獎勵變為前期引導,實現“點對點”到“點對面”的轉變。
為此,即墨投資3000余萬建成運營全國首家國字號紡織服裝品牌孵化器——中國(即墨)服裝品牌孵化中心,目前,孵化中心已累計培育企業287家、品牌62個;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網上營銷平臺,拓寬了企業網上營銷渠道;著力打造的“蟻陣童裝生態鏈平臺”和“童聚名品”兩大童裝示范平臺,實現了品質童裝的線上全渠道銷售和童裝品牌集合發展。
打造童裝小鎮引來“金鳳凰” 即墨紡織服裝產業得到長足發展,這得益于政府扶持和企業創新。近年來,即墨紡織服裝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名牌戰略成績斐然,創新水平也不斷提升,線上線下渠道實現雙向拓展,互聯網+服裝產業的示范作用凸顯。今年,即墨提出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童裝小鎮”,更打造了首屆中國·童裝小鎮七彩節暨七彩年會。
童裝小鎮規劃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約0.89平方公里。以“七彩虹”為元素,打造“一心一帶三軸七組團”的空間結構。小鎮集“童產業”各個鏈條于一體,童裝品牌孵化培育、童裝電商集聚、兒童教育休閑娛樂、兒童產品生產等在小鎮集結,匯聚整合了服裝IP產業資源,貫通覆蓋服裝設計、樣衣定制、生產加工、面輔料供應、電商孵化、市場營銷、倉儲物流在內的服裝全產業鏈,打造區域性樣衣交易中心和IP產業孵化交易平臺,聚力打造創新服裝產業示范基地和產城旅融合發展的中國特色小鎮。
即墨通濟新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張新介紹,目前,入駐中國·童裝小鎮的首批企業(機構)達216家,包括紅紡文化、阿里巴巴、騰訊公司、創創商學院、中通物流等知名企業,以及拉姆達服飾、金娃娃商貿等即墨本土童裝企業。中國·童裝小鎮培訓中心也已經開始啟用,下一步,小鎮還將打造中國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中國童裝產業創新基地、中國服裝創意中心等國家級平臺。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