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洪濤 趙豐 毛鑫鑫
沂蒙精神發源于沂蒙老區,長成于齊魯大地,一脈傳承的是黨的宗旨、黨的性質,根本體現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實的宗旨意識、堅強的黨性修養、嚴格的組織觀念、扎實的為民情懷、堅韌的責任擔當、崇高的道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沂蒙精神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黨的性質和宗旨在沂蒙、在山東落地生根長成的,是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催生的偉大精神。沂蒙精神也不是地域性的概念,而是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燈塔和旗幟,是黨的革命傳統精神,更是全體山東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為民愛民 走進沂水縣檔案館,記者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黨旗標準樣式制定之前、山東省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一面黨旗:黨旗長80厘米,寬40厘米,左上方是五角星,中央為鐮刀斧頭,右下角是中國共產黨英文名稱縮寫字母C.C.P。
這面縫制于1939年的黨旗,引領著當時沂蒙大地的抗日斗爭。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共產黨人也將這面旗幟牢牢插在群眾的心坎上。
抗戰時期,沂蒙山區的老百姓流行一句順口溜,“日本鬼子趴窩,國民黨吃喝,共產黨唱歌”,樸素的三句話清晰地道出了三股力量的區別。
日本鬼子終將被趕出中國大地,國民黨腐敗橫行、與民爭利,最后只能被人民拋棄。而共產黨則是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為人民利益著想,發動群眾進行抗戰,帶領群眾減租減息,得到了群眾的擁護,成為中國的希望。
“不拿群眾東西,不讓馬啃樹皮,把老百姓利益當做自己的利益。”在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老支前王克昌對《山東八路軍擁政愛民公約》的規定記憶猶新。
從1940年底開始,八路軍老四團三營八連在朱村駐扎了三年。三年中,八連的士兵搶著給老百姓打水、鋤地,甚至連沒人愿意干的掏糞的活都搶著干,還給朱村修了一條路,墊上了沙子,兩旁還有排水溝。“那三年實在是太好了。”王克昌說。
為保護朱村,1944年初,八連與進犯的日偽軍展開激烈的戰斗,敵軍被打敗,24名戰士卻犧牲了。朱村的百姓很受感動,都說“朱村是八連救下的”。
事實上,當時整個山東根據地除了宣傳落實減租減息等政策外,還在繁忙的行軍打仗任務中,對群眾日常的生產、生活瑣事一一關注,一一做實,親民愛民。在當時,“擁愛”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縮略語。它是“擁政、擁軍、愛民”的簡稱。
“把老百姓利益當做自己的利益”,拉近了黨和沂蒙人民的距離,贏得了沂蒙人民對黨的高度信任。而沂蒙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體現了我們黨的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心,這正是沂蒙精神的力量源泉所在、原點所在、根本所在。
人民的選擇 當沂水馬頭崖村黨員劉洪秀將保存50年的“第一面黨旗”,完好地交給組織時,他還是不放心,反復確認是否是由黨組織來保管。因為用他的話說,“這面黨旗,有很多命。”
劉洪秀把這面黨旗視如生命,他的妻子曾冒著生命危險,回到被國民黨軍隊和雜牌機關占領的村子,只為取回黨旗。
沂水縣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竇憲諾曾根據劉洪秀回憶寫過一篇文章《一面黨旗》,記錄了這一細節。“劉洪秀沖出岳父的家門,沖向被風雪、夜幕籠罩的山道。一滑一擦地奔到那座最高的山下,就一遍遍地喊:‘孩他娘,我來了!’‘孩他娘,我來了!’在最陡的一段山坡上,劉洪秀終于聽到了妻子斷斷續續的呼叫:‘孩他爹,孩——他——爹!’他蹲到雪地上哧溜一滑,來到了手腳并用正往上爬的妻子跟前,一把扶起妻子,妻子也無力地靠到丈夫的身上:‘旗,我拿回來了!’丈夫伸手在妻子緊抱著的胸前一摸,正摸到了黨旗上不知是斧頭還是鐮刀的一角,那上面帶著妻子的體溫……”
認定了跟黨走,沂蒙人民義無反顧。對黨無限忠誠,人民群眾相信、熱愛、擁護黨,老區人民用熱血把忠誠和擔當寫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
在臨沂革命紀念館中,王克昌出神地看著當年支前的小車雕塑,仿佛回到了過去。紀念館中85個行進中的小推車隊伍,浩浩蕩蕩,他覺得當年他們支前就是那樣的:小推車在土路上壓出一條一條深深的車轍,他們方向明確,腳步堅實。第一次沒看夠,他又連來了兩次。
“只要打仗就有人民的支援,仗打到哪里支前民工就支援到哪里。”王克昌忘不了當年支前的場景。
臨沭的民眾看到過很多隊伍,但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隊伍。從抗日戰爭開始,沂蒙人民與黨和軍隊在艱苦環境中一起抗戰,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
王克昌回憶,到蕭縣的時候,下了三場大雪,天氣逐漸變冷。同村的民工有的只穿個單褂,推起車來卻也不冷了。路上有積雪,穿的鞋、褲經常濕漉漉的。“命令來了,不管雨雪,都得往前線送東西。不抓緊送到,前線的士兵吃什么,怎么打仗?”
“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420萬沂蒙兒女,120萬支前、20萬參軍、10萬將士血灑疆場;乳汁救傷員、火線架橋……經歷血與火的考驗和洗禮,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軍民魚水深情正是對沂蒙精神最生動、最深刻的詮釋。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