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原汁原味的海蜇,還是黃山這邊的最好。”7月27日,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居委會主任林先隊介紹說。進入一年中最熱的兩個月,黃山社區也迎來海蜇捕撈旺季。據悉 ,黃山社區碼頭一天能出水海蜇12萬斤,占據全市新鮮海蜇的“半壁江山”,以海蜇為特色的產業鏈,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搖錢樹”。
碼頭日產12萬斤海蜇 大暑節氣剛過,最熱的天氣如期而至。此時,黃山海蜇卻到了大批量捕撈的季節。7月27日11:00前后,記者來到黃山社區碼頭,20多條小漁船已經整齊地停泊在漁港中,船上滿載著剛剛出水的新鮮海蜇。
漁船上 ,年近60歲的王師傅正穿著不透氣、不透水的塑膠連體衣,一趟趟往岸邊搬運海蜇。據介紹,黃山社區的300戶居民中,從事海蜇捕撈的有100多戶,擁有漁船40多艘。
“我們這片海每天有三次明顯的潮涌。”王師傅一邊把籃子、桶扔進船艙,一邊給記者介紹,船要在潮水最滿時開到捕撈海蜇的地點,等待落潮時攔住隨著潮水而來的海蜇。
為啥這里的海蜇暢銷全國各地?黃山社區居委會主任林先隊告訴記者,因為海蜇味道最好,海蜇捕撈距今已有400多年,為了保證最新鮮的滋味,就必須在一小時內將海蜇進行分解加工。而外地不少地方都是遠海捕撈 ,捕撈上來就需要腌制,這樣上岸的時候再加工,味道就變了。
“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分解出海蜇的里子、爪子、腦子還有皮,里子、爪子、腦子用開水焯熟后冷藏或者冷凍,皮用明礬腌制成蜇頭、蜇皮、蜇絲,或者加工成即食的海蜇。”林先隊說。
海蜇上岸以后,首先會被放置在鹽水池中,同時還要添加鹽和明礬。“一般100斤海蜇需要20斤鹽,再加入大約四兩的明礬。”漁民林訊志介紹說,“還得不停地翻,不然鹽就會不勻。”經過第一次七天的晾曬和第二次十幾天的晾曬,原本10厘米厚的海蜇皮厚度將會變成1厘米左右。
上岸后的海蜇還有另外一個去處,那就是下鍋蒸煮。在岸邊不到50米的地方,搭建起了一個遮陽的棚子,別看能擋住太陽,這里可是名副其實的“火焰山”,不用走到跟前,在6米開外的地方,你就能切身體會到它的溫度。60口鍋排成了六排,鍋底騰起明晃晃的火焰,一起燒水煮海蜇,這可謂是黃山社區的一大特色景觀。雖然是開放的空間,但這個“廚房”還是被熱氣籠罩著。
灶臺間里,不少婦女把分割好的海蜇爪子倒進大鍋里,然后用鏟子來回鏟著,一刻鐘后就可出鍋,裝到塑料盤子上晾曬。一些漁民告訴記者,海蜇里子價格最高,一般銷售價格是每斤20元以上,其次是海蜇爪子,每斤4元錢左右,而鮮海蜇皮,一般是每斤兩三毛錢。鮮海蜇皮也可以使用鹽、明礬腌制加工成干海蜇皮,加工好的干海蜇皮一般每斤六七元錢。
18道海蜇宴聞名全國 據林先隊介紹,黃山海蜇分為沙蜇和綿蜇,各部分的經濟價值不同,海蜇都是分著賣的。“尤其是沙蜇,要分成5個部分賣。”林先隊說,海蜇宴為當地農家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意,黃山社區的居民也因海蜇捕撈而實現了增收致富。
在社區的一家農家宴小店外面,記者發現9輛車將農家小院堵得嚴嚴實實,8輛是外地車。“聽朋友說這里的海蜇宴蠻好吃的,所以夏天趁著孩子放暑假,一家人過來玩。”來自廣東的孫先生這樣對記者說。
據林先隊介紹,不光是在青島 ,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黃山社區的“鮮海蜇”也都已經小有名氣。目前,黃山社區擁有了以蔥爆蜇皮、白菜炒海蜇里子等18道菜為代表的海蜇宴。當天,農家宴的廚師為記者介紹了海蜇的經典做法。“涼拌原味海蜇、海蜇里子拌小蔥、海蜇腦子雞蛋湯、海蜇爪子炒白菜,這些都是經典做法。”
“好吃歸好吃,在食用海蜇時一定要多清洗幾次。”從事海產品批發生意的李先生說,這是由于海蜇在加工腌制的過程中加入了明礬。此外,也可以用醋泡一泡,或者搭配維C含量高的食物,利用醋或者維C化解部分鋁元素。另外喝牛奶也能夠降低對鋁元素的吸收。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張鵬通訊員招婷婷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