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劈柴院內百年“餃子樓”全球尋買主 售價3000萬

2017-05-31 18:42   來源: 半島客戶端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全媒體記者 姜振海 郝園園

  文物不能買賣的,古董卻可以入手。5月31日,中山路劈柴院內,有百年歷史的李家餃子樓,正式向全球尋找買主。套內建筑面積334平方米的老建筑,開價9萬元,這意味著這棟兩層“古董樓”售價將達3000多萬元。現在的房主、青島海棧水產國際貿易公司負責人郭清和表示,李家餃子樓見證了島城的百年滄桑,希望早日尋訪到愛護文物、珍惜歷史的有緣人。

  

李家餃子樓旁邊,江寧會館內古色古香,客流如潮。



  使用權面積達1528平米

  5月31日上午9時許,盡管端午假期已經過去,中山路劈柴院內依舊人頭攢動。豆腐腦、炸肉串、啤酒酥,各種各樣的小吃攤前,仍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在旁邊的江寧會館里,還來了一幫韓國游客,他們有的在銅雕塑前拍照,有的對馬三立的塑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來,游客們的愛好差不多,瞬間都開啟了拍照和自拍的模式。

  緊靠江寧會館的李家餃子樓前,房主郭清和正在察看門頭。“這是當時經過改造指揮部批準后,我找人做的,當時還有媒體報道,說是劈柴院驚現世博園中國館”,“老青島”郭清和表示,當年買下這個老建筑,也是看中了其中蘊含的歷史底蘊和人文色彩。

  島城著名文史學家魯海先生介紹說,劈柴院內兩家主要的飯店,一個是元惠堂,一個就是李家餃子樓,兩家是對門,還都是兩層。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呂海寰曾投過資、由泰安人李繼昌負責經營,所以叫李家餃子樓。

  

李家餃子樓旁邊,江寧會館內古色古香,客流如潮。



  郭清和說,買下這棟兩層小樓后,曾以100多萬元的價格出租了幾年,總是感覺沒有找到其身份定位,與青島餐飲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家餃子樓”身份不符合。后來郭清和干脆將其收回。

  年紀大了,自己沒有心思經營;有點情懷,又不愿意把老建筑給糟蹋了。思來想去,郭清和決定忍痛割愛,為老樓尋找有實力也有眼光的新主人。

  記者在房產證上看到,李家餃子樓位于江寧路18號,使用權限到2049年11月11日。套內建筑面積334.21平方米,使用權面積1528.40平方米。原來,除了該樓的產權之外,還包括旁邊江寧會館里一小片院子的使用權。

  房內暗藏百年“太平井”

  李家餃子樓兩層共有10幾個房間,仍舊是當初設計的木樓梯。該樓的商戶已經全部搬離。“劈柴院可是寸土寸金,樓下一個兩米長的小攤位,一年光租金就八九萬元”,看到房主要賣房子,好幾個人都圍了過來。

  李家餃子樓對面的高家鍋貼,也開了幾十年了。老板高先生介紹說,從中山路過來,最好的位置就是李家餃子樓,位于十字路口、客流來往也大。另外靠近江寧會館的戲園子,人氣也很足。

  在李家餃子樓的后門,就是江寧會館一側的房間里,還隱藏著一個重大秘密:這里竟然有一口百年水井,水質清澈、常年不枯。原來,這里是李家餃子樓的鍋爐房,水井就在旁邊,不過一開始蓋著蓋子,后來廢棄了。

  當年買下這棟樓之后,就知道這附近有這么一口井,郭清和一直在尋找。后來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之下,在房間內找到了這口古井的位置。

  

李家餃子樓內,還有一口古井,是德占時期的太平井。



  扒開爐渣和地磚,找到了這口老井,七八米深的位置,竟然還有水。“這下面全是巖石,水是從太平山上下來的,沒有什么污染”,郭清和說,曾經把井水送到海洋大學和知名機構檢測,水質比很多礦泉水都好。如果企業用心的話,光是這口水井,就有很多故事。

  島城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對劈柴院很有研究。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口井叫做太平井,是德國人占領青島時開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突然事件而導致的斷水。這樣算下來 ,這口井距今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

  “沒想到這口井被埋了幾十年了,現在水還是那么清!”附近居民宋先生表示,以前周邊的幾十戶居民都從井里打水吃,井水甘甜讓人印象深刻,后來周邊改造的時候,老井遭到填埋。

  老青島記憶誰來傳承

  “我最為鐘情的是劈柴院李家餃子樓的水餃。當你踏著紅色木質狹窄樓梯,爬上二樓,在方桌一坐,遞上票子,一盤晶瑩剔透的水餃就放在桌子上,熱氣籠罩著水餃,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透過霧氣看到水餃小巧玲瓏,皮薄似蟬翼,皮白像水晶,綠色的餡子若隱若現,看幾眼你就會垂涎三尺。吃在口里,柔柔的,滑滑的,其味鮮美無比。”島城作家侯修圃在《朦朧水餃》曾這樣回憶,上個世紀中葉在李家餃子樓的記憶。

  “在劈柴院內,還曾有李家餃子樓,也很有歷史。在上世紀30年代初,由李繼康、李繼昌兩兄弟開辦。”同樣是島城的知名作家的呂銘康,在《當年吃在老街里》的文章里,這樣說李家餃子樓:

  該店餃子花色繁多,命名極有特色,有以典故命名的寶釧薺菜、慈禧樂、清宮芙蓉、貴妃喜等;以造型命名的金魚蒸餃、相公帽、冠頂、丹頂翡翠等;以餡命名的烏龍鳳翅、海三鮮、蟹黃蒸餃、肉酥酥餃、番茄雞米等。

  搜索資料可以看到,凡是提及青島餐飲文化歷史的,必然少不了劈柴院。而劈柴院的歷史,多數都是這樣描述的:劈柴院在青島的行政規劃上有個路名叫江寧路,由德國占領青島后于1902年修建。江寧路的主街上多是酒鋪、飯店,除了元惠堂、李家餃子樓、張家壇子肉,多數是一些不起眼兒的小飯鋪、糖果店、書場和游樂場。

  如今,位于江寧路18號的李家餃子樓,重新尋找主人了。每平方米9萬元的價格,可謂價值不菲。“這是一棟不可移動的文物,是一個城市的歷史象征,現在的海邊新建的商業樓盤十幾萬元一平米,我一個現成能用的古董建筑,快比它便宜一半,你說能算貴么?”郭清和這樣表示。

  郭清和說,希望能給百年老店李家餃子樓找個好婆家。

  文史學家魯海:李家餃子樓,見證島城飲食文化繁榮

  “李家餃子樓,是島城飲食文化繁榮的象征。見證了島城美食的發展,也留下了很好的傳統”,5月31日,島城著名文史學家魯海這樣表示。

  魯老介紹說,當年劈柴院內的元惠堂、李家餃子樓代表了魯菜的兩個方向,一個是濟南風味,一個是膠東漁家風味。

  魯老說,李家餃子樓的總經理,曾是泰安人李繼昌,當時就住在大沽路附近。上世紀30年代開辦后,該店餃子海鮮為餡,花色繁多,后來還在濰縣路開設了分店。當年魯海一家還經常和同是泰安老鄉的李繼昌一起走動,文革之后失去了聯系。

  梁實秋又是美食家、又是文學家,但是他自己說過,最好吃的水餃是在青島吃的。這就是當年流傳下來的好傳統。解放后,青島國營食品廠還讓婦女手工包水餃,速凍之后出口。

  魯海介紹說,“灣仔碼頭”創始人、“水餃皇后”臧健和,就是青島人。其在香港能夠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也是得益于青島人做水餃的技術和手藝。

  如今青島的魚水餃、海鮮水餃店,能夠全國開店、飽受贊譽,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老建筑轉身先例:9000萬拍下東萊銀行,打造博物館

  “想著把這個老建筑,轉給有實力也有責任感的大公司、大企業”,郭清和表示,希望對方尊重劈柴院的歷史,能夠保存老青島的記憶。畢竟,房子本身就是歷史。既經歷過馬三立老師表演過的相聲,也傾聽過劉泰清老師西河大鼓的回響。

  2011年,歷史老建筑東萊銀行通過拍賣的方式,被喜好收藏的濰坊企業家以9000萬元收入囊中。資料顯示,東萊銀行舊址為三層德式建筑,面積為3403.91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年限至2045年。  

  此前,青島的老建筑保護主要有3種方式。第一種是政府出錢修繕。例如康有為故居,在修繕之后,康有為故居成為青島市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名人故居,并成為旅游景點。第二種是企業產權的老建筑,企業報規劃審批后自己出資修繕。例如膠澳郵局舊址,由其產權人出資修繕之后,成為山東省首座郵電博物館。第三種是私人產權的老建筑,由個人修繕保護。

  市南區的有益探索:青島老建筑集中“復活”

  市南區是青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聚集了全市40%以上的文保單位和大部分歷史建筑,是國內少有的文物資源高度聚集的中心城區之一。

  2016年是市南區老建筑集中“復活”的一年。4月20日,“蝴蝶樓”以電影主題博物館和影后胡蝶個人紀念館的形式對公眾重新開放。這座沐浴海風82年的別墅,是1935年電影《劫后桃花》的取景地;6月1日,“地質之光展覽館”開館納客。這幢1600平方米的花崗巖建筑,因科學家李四光和詩人柳亞子在此居住過而聞名;8月26日,中國首家電影生活館――1907光影俱樂部新裝亮相,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電影院……

  在市南區,老樓新生的故事不斷上演。昔日陌生而神秘的歷史建筑逐漸向公眾開啟了封閉的大門,青島市民和來自各地的游客得以從時光的記憶中找到這座城市對歷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承擔。

  下一步,市南區將加快西部城區復興發展步伐,延續老建筑原有功能,探索多元化保護利用途徑,2017年爭取保護利用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20處,恢復發展一批知名中華老字號,推動名人故居、博物館、美術館、咖啡茶藝館集群發展。市南區還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老建筑、院落改造與文化博覽、時尚、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文博場館、總部經濟、青年旅社等特色產業,以及文藝沙龍、特色書店、文化旅游等新業態。

  [編輯: 孫瞳]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