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田橫祭海節 一起感受傳承500年的漁民狂歡盛宴

2017-03-18 10:23   來源: 半島客戶端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全媒體記者 姜豪  李珉伽  張偉  

  18日,傳承500余年的田橫祭海儀式在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周戈莊村主會場舉行。這個漁民的狂歡盛宴,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即墨文化和旅游形象的一張重要“名片”。

  11:30

  中午11時30分,很多市民前來游玩,品嘗美味當地小吃。

  



  

 

  



  10:50

  不少外地人趕來參加祭祀大典,距離主會場5公里以外的道路兩側停滿車輛造成交通的短暫性擁堵,提醒市民朋友們注意安全。

  10:40

  活動現場人太多,有媽媽把孩子丟了哭著喊著找。雖然孩子最終找到了,但是參加集體活動安全第一,請大家注意安全。

  



  



  10:30

  現場禮花和禮炮齊響。

  



  



  10:11

  迎龍王

  



  10:00

  主祭人登場。

  



  9:52

  上午9點52分,祭海大典伴隨著濃重的漁民號子開始。

  



  

 

  中國•田橫祭海民俗早知道

  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因秦末漢初田橫及五百義士而命名,是青島東部沿海一個沉淀著2000多年歷史文化的海洋民俗文化旅游勝地。生活在田橫的漁民祖祖輩輩以漁為生,由于生產作業能力有限,海難事件時有發生,漁民們便將對平安和豐收的希望寄托于對海神的虔誠祈拜。起初,祭海活動形式簡單,沒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戶在修船、添置漁具等生產準備工作就緒后,選定當地人傳說中東海龍王或媽祖娘娘的生日,或選個黃道吉日將漁網抬上船,便開始祭海,俗稱“上網”。每當此時,漁民們穿上新衣,把自家修葺一新的船只插滿彩旗,一路鞭炮鑼鼓地送入海水中停泊。送船下海時,為求得龍王保佑,也有向海中拋灑食物的習俗。祭海當天,漁民還要擺放大肥豬、香餑餑、紅公雞、大鱸魚等各種祭品,焚燒太平文書,磕頭虔誠朝拜,祭海的第二天便正式出海。大約在100多年前,田橫祭海活動初成規模,形成以家族或船組為單位的集體送船祭海活動。如今,隨著出海船只的減少,沿海養殖的增多,祭海活動的參與者從最初的船老大變成了今天的養參、育苗專業戶。

  祭海首要的是蒸面塑。提前四五天,漁家媳婦們便忙碌著走東家、跑西家商議新的面塑式樣,面塑大小不一,造型各異,“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百花齊放、海底世界”等造型栩栩如生。盤龍面塑,俗稱神蟲、升蟲(取神升之意),其有頭眼身尾,選型生動,五彩涂繪,神采奕奕。如今,媳婦們都忙活著打工賺錢,專門的饅頭店承擔起了蒸面塑的重任。

  再是選三牲:豬、雞、魚。豬以黑毛公豬為佳,越大越好,宰殺后刮毛,只留豬脖上的一撮黑毛,代表是帶毛的全豬,并用紅綢布打結成大紅花披掛在豬頭和豬脖子上。豬殺后,將皮下充氣,然后綁在一張四腿紅漆矮木桌上,呈昂首站立的姿勢,后背上披上網狀油脂膜,象征著一網下去撈上個如公豬大小的魚。雞要選個頭大的紅公雞,魚要用大個兒的鮮鱸魚。

  整飾龍王廟。祭海前幾天,由各船長推舉專門人員,將龍王廟四周清潔整飾一新,掛上大紅燈籠,各家各戶在影壁上貼滿紅彤彤的對聯。龍王廟前的海灘上要由老藝人扎起松柏門,掛滿彩燈,松門上懸掛匾額,兩邊是二龍戲珠和魚躍龍門等圖案的豎閣,配有大紅對聯,顯得壯觀氣派;海灘邊還要臨時搭起戲臺。

  列船。祭祀前一天,漁民要把漁船上整理得井井有條,然后貼上大紅對聯:“多福多財多光彩,好年好景好豐收”、“風調雨順、滿載而歸”、“力合魚滿艙,心齊風浪平”。船上主桅桿貼上“大將軍八面威風”,二桅干“二將軍威風凜凜,后桅桿“三將軍順風相送”,船頭貼“船頭無浪行千里”,船尾“船后生風萬里行”。漁船要統一停泊到村前海灣,“一”字排列,船尾朝岸,船頭朝向大海,拋錨定位。

  擺供。舉行祭祀儀式這一天,日出之前漁民開始在龍王廟前的海灘上擺供。桌面上鋪墊吉慶紅布,擺有三牲、面塑、鱸魚、酒、花生等。每組供桌前要架立一束用竹竿綁扎成的有數支四五米高的“站纓”(海中下網的一種標志)。將準備焚燒的黃裱紙、香爐擺好,幾支萬響的大鞭炮繞在竹竿上,“一”字排開,等候良辰吉時。

  祭奠。祭海的時辰在過去是越早越好,有占先發財的說法。時辰一到,鞭炮齊鳴,鑼鼓震天,人聲鼎沸,人們開始焚香燒紙、磕頭朝拜,漁民也崇信誰的鞭炮聲勢大,持續時間長,誰的船這一年就興旺發財。

  唱戲。當地人認為京戲莊重氣派,每年都要從大老遠請戲班子,唱上好幾場。秧歌、龍燈、旱船、腰鼓等民俗表演,場面熱鬧,漁民一年的勞作疲憊好像也隨之散失。

  聚餐。祭海儀式結束后,過去都是漁民在船上聚餐,并歡迎行人來船上吃魚吃肉喝酒,來的人越多,表明來祝福的人越多。現在是在家里設宴,款待前來參加祭海儀式的親朋好友,祭祀時用的三牲、酒、面饃成為聚餐的主要食品。

  9:35

  



  



  9:27

  現場人群摩肩接踵,蔚為壯觀。

  



  



  9:25

  半島V視航拍來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約有10萬人。

  



  9:00

  半島V視開始航拍。

  



  



  8:25

  鰲山衛水泊村村民扭起大秧歌

  



  



  



  8:10

  8點多,已經是人山人海,人們共同感受著漁民的狂歡盛宴。記者目測現場超萬人。

  



  8:00

  漁民們焚香燒紙 開始祭拜,祈求豐收

  7:40

  漁民們準備了面塑“香餑餑”、披紅掛彩的公豬以及活雞、大魚、大紅鞭炮等,在黃海之濱的祭海廣場,舉行了莊重的祭海儀式,漁民們用最原生態的方式來感恩大海,祈求豐收。

  7:30

  3月18日早上7:30,田橫祭海儀式在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周戈莊村主會場開始舉行。半島記者為您帶來現場盛況直播。

  



  



  



  



  



  



  



  



  田橫祭海節,是山東省即墨市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漁民在漫長耕海牧漁實踐中創造的獨具地域特色的漁家文化。每年谷雨前后,漁民們在修葺船只、添置漁具等準備工作就緒后,選擇黃道吉日將漁網抬上船,舉行祭海儀式,俗稱“上網”。 每到此時,家家戶戶親朋好友相聚,在海邊設供桌,擺放鄉風濃郁的面塑、披紅掛彩的黑毛公豬、燃放萬掛大紅鞭炮,舉行氣勢恢宏的祭海儀式……500多年的世代傳承,田橫祭海節現已成為當地人引以為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汁原味祭海儀式連辦三場

  陽春三月,2017年中國·田橫祭海節先后在黃龍莊和周戈莊、山東頭三個沿海小漁村舉行,3月15-16日,17日到19日,4月2日-3日三個時間段,游客隨意選,當然作為主會場的周戈莊村祭海儀式最為精彩。

  16日清晨,天還沒有亮,黃龍莊村南沙灘上便已人頭攢動。漁民們從家里將黑毛公豬、紅毛公雞、面塑等貢品抬到龍王廟前,一行行,一排排,整齊擺放。9點58分,良辰吉時一到,鞭炮齊鳴,漁民們開始焚燒香紙,并把寫好的“太平文疏”點燃,磕頭膜拜。他們帶著無限的虔誠與敬畏,用自己的方式感恩大海。

  3月18日上午,周戈莊村祭海節主會場,一場更原汁原味的祭海盛宴再次上演。龍王廟前“三牲”祭品桌上擺滿了花花綠綠、色彩艷麗的貢品,上百掛鞭炮在海灘邊一字排開……祭海典禮分為為田橫古韻、祭海儀式、筑夢田橫三大篇章。屆時大型開場歌舞《盛世中華 大美田橫》、有漁家文化活化石之稱的《田橫漁家號子》作為開篇上演;恭迎龍王、敬獻祭品·祭酒舞、獻禮·上香·向大海敬酒·共行大禮等傳統祭海儀式磅礴大氣;原創祈福舞《田橫是我家》《四德歌》《北緯36度鮮美田橫+舞蹈快閃》將精彩呈現。還嫌不過癮,不要緊,山東頭村海邊還有一場,上午欣賞完祭海儀式,下午碼頭上購買新鮮海貨,來個海邊一日游甚是愜意。

  其實,節前幾天同樣令人興奮,可以在周戈莊找一家民宿住下,細細品味老漁村濃濃的節日氛圍,熱鬧甚于春節。漁民們忙著備雞、魚、豬等三牲、蒸面塑、寫太平文疏、列船、整修龍王廟,一派歡天喜地。節前的海面上,一艘艘漁船貼滿了大紅對聯,“福達三江、財通四海”“風調雨順、滿載而歸”“力合魚滿倉、心齊風浪平”“海不揚波、水上太平”……無不訴說著漁民們對出海人兒的無限祝福,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

  根植于民間的祈福漁文化

  田橫祭海節的特色在于“火種在民間”。三場原生態祭海儀式皆由沿海漁民當主角。

  多少年來,當地漁民祖祖輩輩生活在海邊,是大海養育了他們,他們對大海充滿眷戀與感恩。雖然現在以打漁為生的越來越少,但更多的漁民沒有放棄對幸福生活的勤勞追求,他們“洗腳上岸”,開始從事海水養殖、海珍品育苗、海產品加工……祭海,對漁民們來說,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歡慶,也是一種祈盼。

  走在周戈莊祭海廣場上,滿滿的福氣鋪面而來,人海相諧大牌坊、變幻靈動的百福石、福漁東海墻畫、媽祖保佑文化墻、大氣磅礴的祭海照壁……凝聚著新時代漁民們的祈福文化訴求。“新建的祈福廣場上舉辦新一年的祭海節,欣賞著五百年傳統民俗,伴著海邊美景,就著咸鮮的海風,品一品田橫茗茶,嘗一嘗田橫原味海鮮,這樣的旅游體驗才更值,”周戈莊村書記劉東升躊躇滿志,“我們村莊的祈福漁文化民俗博物館也在籌備當中,爭取早日與大家見面。”當地政府由“臺前”走到“幕后”,做好引導和服務,做好共享經濟平臺的搭建,讓漁民們在享受祭海祈福文化的同時,通過發展旅游共享發展成果,增加幸福指數。

  田橫祭海精彩演繹“旅游+”

  今年的田橫祭海節除了傳統的祭海儀式和文藝演出、 “寶湖馬術小鎮”杯攝影大賽、“祭海·往事”精彩回顧等文化項目,還有 “醉美田鄉·鮮美田橫—北緯36°的海鮮盛宴”旅游產品展銷會、民間小吃街,使得祭海節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更是融入“互聯網+”“旅游+”等時代新元素。通過線上開設微信商城“田橫祭海節”專欄,上線旅游線路及特色產品,線下舉辦“北緯36°田橫海鮮”特色產品展銷會、旅游線路營銷等,推出祭海節系列產品,設立快遞專區現場發送,吸引游客通過祭海節期間的線下體驗帶動線上消費,打造海洋民俗節慶新模式。

  鏈接“民宿+”,打造“醉美田鄉· 鮮美田橫”漁鄉民宿品牌。培育打造周戈莊、山東頭“田橫民宿”組團,提高“旅居田橫”新體驗。推廣普及共享經濟理念,借助第三方共享網絡平臺,促進短租民宿、農家宴等閑置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流動,促進農民增收,提升經濟未來發展空間。

  實施“產業+”,打造節慶文化衍生產業鏈。組織召開祭海祈福老漁村產業招商發布會,對漁人碼頭、水上餐廳、半坡酒店、民俗博物館、旅游風情街及周戈莊民宿進行集中推介、招商,全面提升美麗鄉村產業支撐力。

  看完祭海儀式,跟隨游客一起逛逛旅游產品展銷會。周戈莊海參、千里巖赤貝、田橫糈糕、田橫綠茶、還有參湯腌制營養美味的疙瘩頭、甜曬的小海鮮、淡干鲅魚,純天然無公害的海灘鴨蛋,以及琳瑯滿目的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小海鮮,產品琳瑯滿目,游客們一邊品嘗,一邊同當地漁民討教吃法、做法,怎一個爽字了得。

  來田橫祭海節,體驗純正的漁村祭海文化,在民宿大炕上吃著原汁原味的海鮮,回家捎帶真正的田橫海鮮特產。如果還想給親戚朋友帶點回去,只要刷一刷二維碼,在淘寶網上下單,快遞很快就會把貨物送到家。偏遠的漁村電商經營風風火火,目前這里已培育出周戈莊海參、千里巖海參、芊水茶葉、東海漁村等一大批農村電商品牌,借助淘寶、京東等進行網上銷售,千里巖海參、赤貝還遠銷海外,拖車口菊花進入日韓商超。

  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因秦末漢初田橫及五百義士而命名,是青島東部沿海一個沉淀著2000多年歷史文化的海洋民俗文化旅游勝地。生活在田橫的漁民祖祖輩輩以漁為生,由于生產作業能力有限,海難事件時有發生,漁民們便將對平安和豐收的希望寄托于對海神的虔誠祈拜。起初,祭海活動形式簡單,沒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戶在修船、添置漁具等生產準備工作就緒后,選定當地人傳說中東海龍王或媽祖娘娘的生日,或選個黃道吉日將漁網抬上船,便開始祭海,俗稱“上網”。每當此時,漁民們穿上新衣,把自家修葺一新的船只插滿彩旗,一路鞭炮鑼鼓地送入海水中停泊。送船下海時,為求得龍王保佑,也有向海中拋灑食物的習俗。祭海當天,漁民還要擺放大肥豬、香餑餑、紅公雞、大鱸魚等各種祭品,焚燒太平文書,磕頭虔誠朝拜,祭海的第二天便正式出海。大約在100多年前,田橫祭海活動初成規模,形成以家族或船組為單位的集體送船祭海活動。如今,隨著出海船只的減少,沿海養殖的增多,祭海活動的參與者從最初的船老大變成了今天的養參、育苗專業戶。

  祭海首要的是蒸面塑。提前四五天,漁家媳婦們便忙碌著走東家、跑西家商議新的面塑式樣,面塑大小不一,造型各異,“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百花齊放、海底世界”等造型栩栩如生。盤龍面塑,俗稱神蟲、升蟲(取神升之意),其有頭眼身尾,選型生動,五彩涂繪,神采奕奕。如今,媳婦們都忙活著打工賺錢,專門的饅頭店承擔起了蒸面塑的重任。

  再是選三牲:豬、雞、魚。豬以黑毛公豬為佳,越大越好,宰殺后刮毛,只留豬脖上的一撮黑毛,代表是帶毛的全豬,并用紅綢布打結成大紅花披掛在豬頭和豬脖子上。豬殺后,將皮下充氣,然后綁在一張四腿紅漆矮木桌上,呈昂首站立的姿勢,后背上披上網狀油脂膜,象征著一網下去撈上個如公豬大小的魚。雞要選個頭大的紅公雞,魚要用大個兒的鮮鱸魚。

  整飾龍王廟。祭海前幾天,由各船長推舉專門人員,將龍王廟四周清潔整飾一新,掛上大紅燈籠,各家各戶在影壁上貼滿紅彤彤的對聯。龍王廟前的海灘上要由老藝人扎起松柏門,掛滿彩燈,松門上懸掛匾額,兩邊是二龍戲珠和魚躍龍門等圖案的豎閣,配有大紅對聯,顯得壯觀氣派;海灘邊還要臨時搭起戲臺。

  列船。祭祀前一天,漁民要把漁船上整理得井井有條,然后貼上大紅對聯:“多福多財多光彩,好年好景好豐收”、“風調雨順、滿載而歸”、“力合魚滿艙,心齊風浪平”。船上主桅桿貼上“大將軍八面威風”,二桅干“二將軍威風凜凜,后桅桿“三將軍順風相送”,船頭貼“船頭無浪行千里”,船尾“船后生風萬里行”。漁船要統一停泊到村前海灣,“一”字排列,船尾朝岸,船頭朝向大海,拋錨定位。

  擺供。舉行祭祀儀式這一天,日出之前漁民開始在龍王廟前的海灘上擺供。桌面上鋪墊吉慶紅布,擺有三牲、面塑、鱸魚、酒、花生等。每組供桌前要架立一束用竹竿綁扎成的有數支四五米高的“站纓”(海中下網的一種標志)。將準備焚燒的黃裱紙、香爐擺好,幾支萬響的大鞭炮繞在竹竿上,“一”字排開,等候良辰吉時。

  祭奠。祭海的時辰在過去是越早越好,有占先發財的說法。時辰一到,鞭炮齊鳴,鑼鼓震天,人聲鼎沸,人們開始焚香燒紙、磕頭朝拜,漁民也崇信誰的鞭炮聲勢大,持續時間長,誰的船這一年就興旺發財。

  唱戲。當地人認為京戲莊重氣派,每年都要從大老遠請戲班子,唱上好幾場。秧歌、龍燈、旱船、腰鼓等民俗表演,場面熱鬧,漁民一年的勞作疲憊好像也隨之散失。

  聚餐。祭海儀式結束后,過去都是漁民在船上聚餐,并歡迎行人來船上吃魚吃肉喝酒,來的人越多,表明來祝福的人越多。現在是在家里設宴,款待前來參加祭海儀式的親朋好友,祭祀時用的三牲、酒、面饃成為聚餐的主要食品。

  田橫祭海節重頭戲之一:田橫大饅頭

  “揮舞著蟹鉗的紅殼螃蟹、張牙舞爪的八爪章魚、鶴發童顏的壽星老、彎曲蟠蜒的雙龍戲珠……”在田橫島度假區洼里村大洲饅頭店,只見田橫媳婦一邊熟練地捏著手中的彩面,一邊把手中的特色面塑安在5斤重的饅頭坯上,同時捏成綠葉、海草等進行點綴。

  “這是為田橫祭海節準備的面塑花樣,魚蝦蟹是咱田橫的特色”73歲的田橫大饅頭傳承人王彩英手中的彩面飛舞,一會兒功夫栩栩如生的螃蟹、大蝦在指尖成型。

  田橫大饅頭,以其富有沿海漁村特色的獨特造型而著稱,因田橫祭海節的舉辦而聲名遠播。田橫大饅頭個大勁道,單個饅頭3到5斤,經十幾遍揉面而成。出彩之處在于饅頭上的吉祥面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堪稱民間藝術瑰寶。沿海漁村的巧媳婦們用高筋面粉和面兌上顏料做成七彩面團,然后揉捏成魚蝦蟹、龍鳳鳥獸等各式形狀面塑,面塑成型后用雞蛋清沾到饅頭上,或者用牙簽插上。如今靈巧的田橫年輕一代有所創新,用做蛋糕用的可食用顏料來捏面塑,觀賞性可食用性俱佳。

  歷史上,每到祭海節,提前四五天,漁家媳婦們便忙碌著走東家、跑西家商議新的面塑式樣,面塑大小不一,造型各異, “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百花齊放、壽比南山、海底世界”等造型栩栩如生,不止在祭海節站臺上大放異彩,在當地嫁娶、生子等喜事上,田橫面塑饅頭每每成為各家喜主的奪睛出彩的必備物件。盤龍面塑,俗稱神蟲、升蟲(取神升之意),其有頭眼身尾,選型生動,五彩面身,神采奕奕;臥虎面塑,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生男寶寶的必備,寓意寶寶健健康康、生龍活虎;飛鳳面塑,活靈活現,展翅如飛,生女寶寶的必備,預示人中之鳳,幸福吉祥,如今,媳婦們都忙活著打工賺錢,專門的饅頭店承擔起了蒸面塑的重任。

  [編輯: 張珍珍]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