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當前亟待引起重視的是,社會上關于科研工作的某些刻板印象。長期以來,科研工作被描述為艱苦、單調、寂寞等,難免讓人望而卻步。應當想方設法,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科學最有趣”“科研最快樂、最有意義”的共識。 總部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不久前公布了2015年國際學生能力測試(PISA),結果顯示,中國“將來期望進入科學相關行業從業的學生比例”僅為16.8%,這一比例不僅低于美國的38%,也遠低于該組織成員國24.5%的平均水平,這一數據引發廣泛關注。(2月9日《人民日報》) 事實上,早在2013年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也曾開展過類似調查。通過對全國5696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只有不到1/3(32.3%)的高中生將來想從事科學相關工作,而美國和韓國的這一數字分別為49.3%和44.6%。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在很多人印象中,童聲齊呼“長大想當科學家”的記憶猶新,如今的現狀卻已令人警醒。
那么,究竟是誰偷走了孩子們的“科學夢”?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孩子只是一面鏡子,映照的是成人社會的現實。大多數孩子不想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突出反映了在社會認知度、認可度等方面,科研未被提高到應有的地位,反而隨觀念日趨多元化,而滯后于社會前進的步伐。
當然,“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早已是老黃歷,但如今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仍不完全令人滿意。對此,需要予以重視,進一步深化科研機構改革。不過也應該看到,國家在提高科研工作者待遇方面,已經下了不少力氣,近年來也出臺了眾多優惠政策,相信今后相關效應會逐漸顯現出來。
當前亟待引起重視的是,社會上關于科研工作的某些刻板印象。長期以來,科研工作被描述為艱苦、單調、寂寞等,難免讓人望而卻步。而且,科學雖被視為一種榮耀,但很少與生活緊密關聯起來。應當想方設法,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科學最有趣”“科研最快樂、最有意義”的共識,乃至進一步形成“當科學家最幸福、最有價值”的認知。這就需要轉變觀念,創新傳播形式和手段。比如,在歐美國家,科研人士常常被設置為一些熱門影視劇的主角,受到全民追捧,而在我國鮮有類似高質量的作品出現。
再者,呵護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播下科學的種子,學校和家庭的作用至關重要。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十萬個為什么”的階段,家長應幫助其開啟科學探知的大門,不能開口閉口“別問那些沒用的”。學校特別是廣大中小學,要充分利用、開發多樣化的科學教育資源,鼓勵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應當樹立一種觀念:所謂“學霸”不單指考試成績名列前茅,還包括對未知世界保有敬畏之心、探求之欲。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