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成武路社區博愛志愿團隊編織近千件衣物送山區

2017-01-04 10:5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志愿者們展示她們織的毛衣。



  文/圖 半島記者 劉曉林

  她們是一支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織女”團隊,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成立兩年半的時間,她們捐了近千件衣物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她們為了在天變冷之前織出更多的衣物,很多成員即使生病也堅持編織衣物。她們就是成武路社區博愛志愿團隊的志愿者們。2016年12月20日,記者來到成武路社區,見到了團隊的愛心“織女”們,聽她們講述了屬于愛心的編織故事。

  翻新毛線織出新衣物

  2014年,為了發揮余熱,成武路社區居民劉愛民、宋青林等在居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博愛志愿團隊。她們主要收集那些因為大小不再合身而閑置的毛衣或是家里有織毛衣剩下的毛線團。收集到毛衣后,她們會一一拆掉,把毛線洗干凈,然后再編織成新毛衣。“這件事情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需要很細致的工作。”博愛志愿團隊志愿者劉愛民告訴記者,“毛衣收回后,除了一一拆掉,我們還會把毛線用洗衣液和柔順劑洗一遍,這樣不僅干凈,而且織出來的毛衣穿著也舒服。”

  現在博愛志愿團隊已經由開始的4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0多人,她們大部分是年過60歲的社區居民,年齡最小的52歲,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今年64歲、家住定陶路的朱新華是看到報紙上報道博愛志愿團隊后,主動報名參與的。“我覺得咱們這個志愿團隊做的事情很好,就趕緊報名參加了,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小時候基本都學過織毛衣,盡自己所能,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特別有價值。”朱新華笑道。

  現在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成武路社區博愛志愿團隊的志愿者們,已經用回收的閑置毛衣和毛線織了近千件衣物。2015年11月,她們通過市婦聯的“恒愛行動”,將織好的65件毛衣送到了新疆貧困地區。2016年,她們又將600多副手套送到了有需要的小朋友手中。

  多方愛心匯聚成暖流

  去年,博愛志愿團隊的志愿者們向貧困地區的孩子捐了600多副手套,其中有400多副是志愿者自己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孩子們的手都凍裂了,覺得很可憐,怎么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他們送去溫暖。”今年62歲、成武路社區博愛驛站的成員劉愛民告訴記者,自從知道了《半島都市報》“千副手套溫暖小手”活動后,她們社區的“織女”們就忙活起來。“我把原來別人捐的毛線洗干凈,然后再配好色分給大家,我們社區的大姐們就在空余時間一起織手套,你十副我八副的。”劉愛民說道。

  時間緊,任務重。為了趕進度,很多志愿者們即使生病了,也堅持著織手套。今年68歲的宋青琳是博愛志愿團隊的技術指導,為了在規定的時間給小朋友織更多的手套,她手都腫了,依然在堅持著。“我們宋姐那個階段,基本上是一邊打吊瓶一邊織毛衣,特別不容易。”劉愛民告訴記者。“我十幾歲就學會織毛衣了,比較熟練,一般團隊里需要織什么,織多大的尺寸,基本都是我來確定。”宋青琳說道。

  其實,在博愛志愿團隊成立兩年半的時間里,感人的事情很多。在劉愛民手里有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了所有獻愛心人的名字和捐贈數量,這些人有的來自李滄區、有的來自嶗山區,還有的來自城陽區。“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匯聚在一起就是一股暖流,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行動溫暖更多的人。”劉愛民說,“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獻出一份愛心。”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