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全媒體傳播的"市南樣本" 直播、H5等多點開花

2016-12-26 07:53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新華社發 12月9日,珠海路街道一名社區微信管理員(左)與轄區居民交流微信平臺的使用。



  半島記者 王學義

  從一篇引發廣泛關注的深度報道,到一次引爆網絡的手機直播,近期,百年中山路吸引了市民的持續關注。在中山路直播中,122萬的當日點擊量,創下全國同類直播的最高紀錄。而這只是市南區大膽嘗試整合傳播的“冰山一角”。他們通過手機直播、H5、微平臺和社區報等眾多領域的開拓創新,以及進一步利用好傳統主流媒體,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全媒體傳播之路。

  向全世界展示市南

  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工作座談會上的談話,確立了新網絡輿論觀。其中強調,“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

  很顯然,如何發揮互聯網的輿論引導功能,凝聚社會共識,既是當前的一種迫切的現實需要,也是政府部門所面臨的全新問題。而對此,一些地方也已經展開了積極的探索與創新。9月份,在一次“我是家鄉代言人”的宣傳活動中,市南區在青島率先開始嘗試進行手機網絡直播,向全世界展示這里的歷史人文底蘊與新變化,同時還推出了自己的網紅:“花樣爺爺”沈明書。

  相比于一般意義上的主播,沈明書有著鮮明的優勢和特點: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上世紀70年代師范畢業,先后從事過教學、理論研究、新聞宣傳和社區工作。退休前,他曾在中山路街道辦事處擔任領導職務。多年的群眾工作經驗以及個人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使得他對老城區的一草一木既熟悉又親切。

  9月1日,“花樣爺爺”與一位美女主播組成了“老少配”,開始進行大學路直播。從早9點到晚8點,歷時11個小時,當天點擊量就超過了45萬。

  10月初,本報的深度報道《老城區“復活”:一公里文化圈里,細品書香閱情懷》引發市民廣泛關注。百年中山路也進入了直播計劃。市南區為此做了充分準備,包括區文化局、旅游局、商務局、中山路街道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在內的負責人聚集在一起,進行了激烈的觀點“碰撞”。11月4日,中山路直播按計劃啟動,一路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觀眾通過網絡聊天室與“花樣爺爺”熱烈互動,熱度爆棚。

  一位進入直播視野的老板感慨,“感覺很新鮮,再一想屏幕后面,有無數雙眼睛正盯著我們店,心里就樂開了花。”嘉木美術館的創始人修方舟則對記者表示:“這是一種很好的傳播形式,政府部門變宣傳為傳播,聚個體為群落,互動性、可視性增強,嘉木受益良多!”

  “占領”微信朋友圈

  今年下半年,市南區在微信朋友圈里也非常亮眼。他們將傳統媒體的文字和圖片之美引流到手機上,讓其通過網絡獲得了更旺盛的生命力。

  9月6日報紙上一組名為《辛苦了,社區“紅馬甲”》的新聞圖片讓島城市民深深感動,它介紹了八大峽街道的海邊、街區,身著統一服裝、精神抖擻的大媽大爺們,每天盡心地巡邏維護社區的一方平安,他們是市南區社區安全自防隊員。與此同時,《汗灑紅馬甲 情暖八大峽》在朋友圈刷屏,點擊量多達數十萬。家住三門峽社區的崔林是“紅馬甲”中一員,得知團隊被點贊時,他笑得合不攏嘴:“這是政府和社會對我們的肯定,很受鼓舞。”《溫潤家風,德潤市南》講述的則是最基層居民的家庭故事,向社會呈現良好家風。與之相匹配,以半島都市報社區報為平臺,大型家風美文朗誦會備受居民推崇。

  十一黃金周期間,休閑娛樂是熱門,《舌尖之上,津津市南》成為刷爆青島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爆款H5。春和樓董事長沈健基先后轉發了4次,他感慨:“太火了!我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朋友也在轉!政府用這種新形式進行推廣,既能展示整個行業,也能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指引,同時還有利于商家,自然都很歡迎。”市南區的這一H5作品系統呈現出了市南區整個飲食生態。優美的文字、精致的配圖,加以婉轉的音樂,讓人感覺到濃濃的家鄉味兒。截至目前,該H5頁面在微信以及新華網、人民網等網站的點擊量,總共超過了780萬。

  除了精美的“小品”,還有引人入勝的“連續劇”。《遇見市南:市南的春夏秋冬》《遇見市南:八大關的建筑與樹》《時尚市南:后奧運揚帆》系列點擊量超過百萬。乃至“遇見”一度成為熱詞,引來外地兄弟部門“蹭熱度”。

  市南區委外宣辦副主任朱清對記者說:“我們一直在摸索、總結。比如,一開始做H5,最長做了21頁。后來意識到篇幅太長,文字也太多,人們在手機上不會花那么多時間看。于是,就控制在18頁以內。”

  同時,各種網絡渠道都被利用起來,進行轉發傳播。比如,有的文章中涉及某個單位,老板滿意的話就會動員全體員工轉發,于是點帶動面,漣漪層層蕩開。

  微平臺互動出“威信”

  11月17日,青島市網警支隊的民警走進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園社區,講解電信詐騙、網絡謠言等知識。社區會議室里坐得滿滿當當,還臨時加了一排凳子。作為電信詐騙高危人群的中老年人,在這一講座中受益匪淺。與此同時,相關內容也通過市南區社區微信聯盟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微市南平臺”),以及65個社區微信子平臺,向全區居民進行直播,以“互聯網+”的方式進行有效傳播。

  市南區微平臺建設在山東省乃至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微市南平臺成立于2015年2月,由半島網提供技術支持,將市南區官方微信和下轄65個社區微信平臺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國內首家社區政務微信聯盟。居民只需通過其中任何一個微信號,即可進入微信聯盟服務平臺。此后,微市南平臺被山東省網信辦評為省網絡惠民四個典型之一,成為政府與百姓溝通的重要橋梁。

  每天一上班,珠海路街道辦事副主任葛世平就習慣點開平臺,查看居民反映的問題以及各種民生事項的處理進度。他也很注意檢查轄區內6個社區是否按時更新微信。“如果哪個社區沒更新,我就在工作群里@他們一下,讓其說明情況。”

  香港花園社區的社工陳瑤,則處于整個平臺的末端環節,管理社區的微信和相關信息是她的日常工作。1989年出生的她是一位“海歸”,畢業于韓國公州大學。過硬的學歷、年輕人的活力和旺盛精力,使她足以勝任這項工作。

  微平臺在社區推廣,使基層問題和矛盾,化解起來更便捷和高效。在微平臺上,居民反映問題,從具體辦理的工作人員到部門負責人,再到街道領導,都能第一時間看到,事件處理被置于陽光下,有利于迅速解決。

  “如今基層工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居民大多用網名反映問題。很多時候,問題解決了,居民也很滿意,但還是不知道具體是哪棟樓哪個單元的哪個居民。工作人員也很注意保護居民的隱私,盡量多地在網上互動,了解社情民意。而通過全方位的互動,微平臺在居民心中也越來越有威信。”微市南平臺負責人陳亮對記者說。

  不光珠海路街道,記者采訪時發現,其實在整個市南區,使用微平臺進行社會治理早已全面推開,實現了常態化,而每個社區也各具特色。

  與此同時,市南區實現了社區報的全面覆蓋。對相關政策、重點信息的及時報道,深入解析,通過15萬份社區報進入了千家萬戶。同時,各社區微信平臺也開通了在線讀報功能,可閱讀所有社區報,報紙上的精彩文章還會通過微平臺進行推送。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深受廣大居民歡迎。

  “互聯網+”的群眾路線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運用多種容易吸引受眾,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手段,尤其是抓住可以傳遞豐富信息、給人們更強烈信息沖擊的視頻影像形式,讓信息傳播更便利快捷,更接地氣,真正做到網絡惠民,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今年,我們充分發揮新興媒體‘短平快’的傳播優勢,在手機直播、H5、微平臺和社區報眾多領域的開拓創新,就是對習總書記講話和中央精神的切實踐行。”市南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付榮云說。

  “花樣爺爺”作為政府部門推出的網紅,既有年輕人所說的“顏值”,也是“老有所為”“鄰家爺爺”的形象,兼有公信力和親和力,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關注這座城市,就是一種正面輿論引導。

  微信、微平臺暢通了居民發表意見的渠道,既給居民更多獲得感,也可以對模糊認識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進行及時引導和糾正。不僅如此,微平臺還提升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能力,有利于民主監督。

  此外,還可以第一時間給基層各社區提供專業指導,以正確應對各種社會敏感事件,避免升級和擴大化。很多居民也通過平臺和政府部門進行良性互動。比如,11月底,“92歲老人在萊蕪二路賣粽子”成為熱點,當時就有幾位鄰居將老人家的實際情況反映給微平臺。后臺工作人員跟鄰居、社區一同努力,并及時通過本報等主流媒體發布信息,讓社會上更多人了解事情的真相,投來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將一抹暖意留在冬日。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歐陽霞認為,市南區以互聯網思維,進行宣傳體制機制及傳播方式的改革創新,增強議題權、敘事權和議程設置權,從而主導社會輿論,更加直接、生動、有效地進行宣傳活動。“市南區的改革和創新,對于新媒介環境下的宣傳工作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她說。 

  2016年,從全國范圍來看,互聯網+政務服務都在探索中逐步推進,并日益精細化。“這是一個無論技術、生活方式還是話語都急速更新的時代,政府部門的宣傳方式也要緊跟時代步伐。要善于運用融媒體、全媒體思維和渠道,以一種最佳的傳播效果,占領新的輿論斗爭的主戰場。”12月4日,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新聞系主任常慶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