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周口路100號不少"航天人" 神舟入太空他們更關注

2016-10-25 11:0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周口路100號院的部分居民。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晨

  “神州十一號升空了,真是太振奮人心了”“對呀,我們家一早就打開電視等著了,還和人一起倒數呢”……10月17日上午,神州十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而在周口路100號院里,不少“航天人”都密切關注著“神十一”升空進展,這些“航天人”就是青島前哨機械廠的職工,他們作為航天工業部的曾經一員,看到國家航天事業飛速發展也與有榮焉。

  過往事<<< 關注航天事,他們很驕傲

  我們這些人都不是本地人,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從五湖四海過來支援前哨機械廠建設的。”在周口路100號嶄新的院子中,今年80歲的谷經順告訴記者,有的人來自貴州,有的來自河北,但是來到廠里的人仍以沈陽居多,“因為當時沈陽的航空工業最發達,所以過來的人較多。”今年84歲的唐法叢1959年畢業于原北京航空學院(如今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飛機制造專業,在沈陽工作4年之后就來到了青島,在以前的航空工業學校擔任工業基礎課老師,1963年,航空工業學校改制成前哨機械廠,唐法叢就在機械廠里從事技術工作。這些遠道而來的航天人來青島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是剛來的情景他們仍歷歷在目。“我們剛來的時候,這全是苞米地,有的人找了好久才找到廠址呢!”從沈陽來的王志娟現在說話仍帶著“東北腔”。

  走進周口路100號院,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右側墻面的精美浮雕。周口路100號院是前哨機械廠宿舍,屬于航空工業部的下屬部門,浮雕上描繪了中國航天工業的發展史。而前不久,洛陽路街道開展樓院整治項目,使周口路100號院“煥然一新”。“我們是真高興啊,浮雕、小院都弄得那么好,我們在外頭坐著也開心!”周口路100號片長、今年72歲的劉玉芳說道。

  17日上午,神州十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著實讓院里的老航天人們興奮不已。“我們一大早就打開電視關注了,真是太振奮人心了。”谷經順笑著說,院里的老人們經常坐在一起談論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我國現在的航天發展僅次于美國、俄羅斯,現在連殲31都有了,我們真是倍感驕傲。”

  新鮮事<<< 有事發“暗號”,全樓都知道

  劉玉芳告訴記者,在他們院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只要是獨居老人,如果誰家有啥急事,就可以敲敲自家的暖氣管子,這樣樓上樓下都能聽得到,到時候大伙還能一起幫忙。“我們樓里老年人非常多,他們都開玩笑說我們這是‘老年公寓’,兒女們大多不在身邊,所以我們這些老人們就需要相互幫助。”劉玉芳說,“這個暗號還真挺管用,還幫助了不少人呢!”

  “4號樓的老郎患有心臟病,有一次他在家突然發病了,就敲敲暖氣管子,結果鄰居們聽到了就趕過去幫忙,合力把老郎送到醫院這才都放心下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劉玉芳告訴記者,這個“暗號”不僅幫助了別人,還維系著鄰里之間的感情,“5號樓有對夫妻,孩子早就給他們在外頭買了大房子,可他們就是不去住,就是偶爾去打掃打掃衛生,就是覺得我們院子親哪!

  熱心事<<< 工資本給鄰居,那是真信任

  在一起相處了半個世紀之久,院里的居民們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地走到了現在。“王喜山是我的對門,他們兩口子身體都不好,我們就經常上門照看。”谷經順告訴記者,吃喝拉撒基本上他們夫妻都會管,而王喜山夫婦也對谷經順夫婦格外信任,“我已經給他們取了十多年的工資了,他們的工資本都給了我,我們都是老同事、老鄰居了,彼此沒的說。”

  而已經擔任周口路100號二十多年片長的劉玉芳更是院里的熱心人。“我們院里有啥事叫她她都幫忙,從來都不推辭。”今年65歲的秦月華說道。“去年5月份,6號樓的秦德春摔到了地上,她女兒早上發現后趕緊給我打了電話,我急忙趕過去和他閨女一起把他收拾利索了送上120,這才放心離開。”劉玉芳說道。

  今年78歲的趙詠蘭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癥,經常動不動的就掉到了地上。“我這么大年紀了,真是扶不起來他,多虧了陳學森、王萬增來幫忙,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 背景資料 ]

  前哨機械廠宿舍


  周口路100號院為前哨機械廠宿舍,建于1982年,1984年居民入住。全院一共6個樓座,共有182戶居民。院里的居民們認識有半個世紀之久,他們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就像是一家人。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