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耄耋老人捐3萬重修村路 村民積極響應(圖)

2016-10-01 08:30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19歲離開平度老家,如今94歲的付瑞祥情系故鄉,帶頭捐款3萬元重修進村路,老人的善舉在村里引起了巨大反響,短短3天時間村民自發籌款近6萬元。昨天,青島早報記者聞訊后趕到平度白沙河街道大坵村采訪此事。

  ●背景

  500年老村想重修致富路


  昨天下午,記者跟隨白沙河街道的工作人員趕往大坵村,從一處柏油路轉入了大坵村,進村的道路是一條5米多寬的土路,經過1000米的顛簸后,記者才進了村子。在大坵村村委里,記者見到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公益事業委員會辦公室”里辦公,辦工桌上擺著一個“募捐箱”,工作人員正在數錢。

  為什么要設立一個“公益事業委員會辦公室”,大坵村村主任付洪志向記者娓娓道來。 “我們村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共有兩條進村路,一條是中心路,前些年實施村村通工程時,已經翻建成了水泥路面,因為靠近落藥河,平常只是村民進出使用。另外一條就是你們剛才走的土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經濟路’,這條路可是我們的致富路。 ”付洪志告訴記者,他們村是一個蔬菜專業村,因為附近有水源地,種植的土豆、芋頭、大蒜、大蔥等每年都不愁賣,但是唯一發愁的就是那條“經濟路”,每年農收時節,一些收貨的大貨車頻繁進出,導致這條土路每年都需要修整。“我們600多戶村民的5000多畝農田,種植的蔬菜、莊稼,都靠這條進村路來對外銷售,前些年,我們把村中央的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這些年我們也想重修這條 ‘經濟路’。 ”付洪志說。

  “今年正月里,回村定居的付瑞祥安排女兒來找我們,說老人想捐助3萬元給村里重修進村路,為村民做點公益事業。”付洪志說,聽說了老人的心愿后,他非常感動,“在感動的同時,我也有些慚愧,94歲的老人都在惦記著給村里辦好事,作為大坵村村民,我們每一個人都義不容辭,也應該積極響應,人人出份力,把重修致富路的事情辦好。 ”

  付洪志征詢了一些村委成員、村民代表的意見后,根據老人的事跡擬定了一份《一個耄耋老人的故鄉情》宣傳單,張貼在村里顯眼位置,開始發起公益“眾籌”,同時利用村廣播、微信朋友圈、電話等方式號召村民以老人為榜樣,人人獻出一份愛,為大坵村公益事業出一份力。今年8月份,村里又專門成立了“公益事業委員會”,推舉付瑞祥任會長,由村里有威望的6名老人擔任委員,對公益捐款的使用情況監督,捐款全部入街道經管站,嚴格按照財務規定核銷,確保專款專用。

  ●細節

  低保老人也送來千元捐款


  94歲的老人要給村里捐款,重修進村路。這個宣傳單在村里顯眼位置張貼后,在2100多名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老人的愛心善舉一石激起千層浪,愛心聚集波濤涌。付瑞祥老人的善行,感動了村民,也激發了大家的愛心和凝聚力。 9月6日那天,大坵村里特別熱鬧。大坵村主任付洪志通過村里的大喇叭號召大家為重修 “致富路”捐款。當天上午9點,付瑞祥老人第一個趕到了大坵村委院內,帶頭捐款3萬元,接著是村民捐款,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 “老人是我們的榜樣,重修進村路有我一份,我也要來捐款! ”不少村民這樣說。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村里的‘低保戶’胡錫亮老人也送來1000元捐款,全是20元面值,這是老人4年來省吃儉用辛苦攢下來的。 ”說起這個老人,村主任付洪志直豎大拇指。年逾六十的胡錫亮一人獨居,問起捐款的事,他憨厚地說:“現在國家照顧得我很好,吃喝不愁,現在村里要重修進村路,我也要多少出點力。 ”當天,在得知村里要重修進村路后,在大坵村進村路旁開設蔬菜倉庫的金博園商貿有限公司一下子捐款1萬元,“雖然我不是大坵村村民,但是我也是平度人,我要學習平度好心人,一起做好公益事業。 ”

  除了村民現場踴躍捐款外,在大坵村的微信圈里這個事情也成為最熱的話題。 “我人在深圳回不去,微信給你轉賬800元”“我在江西,回不了家,捐上600塊錢,表示點心意”……得知村里組織公益捐款,在外地工作的大坵人也不甘落后,村民付恩濤、付文強等紛紛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獻上自己的愛心。

  ●講述

  始終不忘故土情


  昨天下午,付洪志陪記者拜訪了付瑞祥老人。雖已經是耄耋之年,但是老人依然精神矍鑠,渾身透出一股軍人的硬朗氣質。老人是土生土長的大坵村人,1943年,年輕的付瑞祥不愿意被鬼子抓去當勞工,和4個伙伴離開家鄉。 “先去的安徽阜陽讀初中,后到的陜西西安讀的國立戰時第一中學,”付瑞祥回憶著自己的經歷,“讀了6年書,1949年就參加了解放軍,參加過蘭州、武威、張掖、酒泉解放戰役。 ”1952年,駐扎在張掖的付瑞祥轉業后回到西安空軍第十一航校任教,而后又參加了閻良等機場的修建工作,獲得了一等模范、榮立三等功等榮譽。 1954年,付瑞祥轉業到西安公交公司工作,一直到1982年退休。

  這些年,付瑞祥一直牽掛著平度的發展,逢年過節一有時間,他就會回到家鄉與親戚朋友、父老鄉親聚一聚。但依舊繁忙的工作,讓他往往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沒有閑暇的時間久居。雖然時間短暫,可大坵村的變化和平度的發展他卻是牽掛于心,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定居,成了付瑞祥老人的一個心愿。

  2014年,付瑞祥在大坵村買了一處房子,兒女根據老人的喜好將房子裝修后,付瑞祥和老伴、女兒從西安搬回家鄉定居,回鄉的心愿終于達成。回到家鄉的付瑞祥,雖然年紀大了,但仍十分關心村里的發展,在發現村里的進村路還是土路,村民銷售蔬菜不方便后,老人就萌生了為村里公益事業捐款的想法。聽說父親要給村里公益事業捐款,他的兒女們也都很支持。

  “這次回到老家,我就不回西安了,這里就是我的家。”付瑞祥老人告訴記者,這次捐出來的3萬元是他攢了1年的工資,以后每月的工資除了留出生活費外,他也想著用來做公益事業。付洪志說:“據村里的老人回憶,付瑞祥的爺爺當年也是一位大善人,曾經在落藥河上修建了一座橋,方便村民外出,在當年一度傳為佳話。”

  ●進展

  10月下旬動工重修進村路


  “我們的進村路長1000多米,重修成水泥路后,大概需要耗費30萬元,現在我們已經募集了近6萬元善款,村委還有十五六萬元的積蓄,兩者加起來還差10萬元,但是我們想爭取在10月下旬開工建設,不行就先修500米,好讓村民種植的蔬菜和莊稼賣個好價錢。 ”付洪志說,他們下一步還要向街道提報修路計劃,爭取街道能夠給與一定的財政支持,圓村民的這個夢想。

  記者從白沙河街道了解到,村民主動捐款來修路在當地并不多見,一人義捐,村民紛紛響應的情況更是少見,為此,付洪志說,已經有一些村民提出修建一處功德碑,把所有捐款的村民名字鐫刻上去,“還有村民提出,把這條進村路命名為‘瑞祥路’,以表彰老人的善行,教育后人多做好事多行善舉。當然這些建議最終還要由公益事業委員會來決定。

  白沙河街道宣傳委員李倩告訴記者,付瑞祥老人的善行,是在傳播正能量,不但為大坵村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也激起了村民的響應,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這種“修路善舉”已經成為大坵村寶貴的精神財富。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