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出海撈海蜇曾曬掉一層皮 如今仨月能賺五六萬

2016-08-15 09:45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現在雖然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也是海蜇捕撈旺季,一艘船一天出海三趟,差不多能打撈上3000斤到5000斤海蜇。”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書記林先喜介紹說。8月11日中午,黃山社區的漁民們頂著30多攝氏度高溫,將一船船的海蜇捕撈上岸,出水價最低幾分錢一斤的海蜇皮經過“72變”,變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記者跟隨黃山社區居民,體驗了海蜇捕撈、分解、蒸煮、制作等全過程。

  A 高溫天撈海蜇,有時能曬掉一層皮

  俗話說得好,秋后有一伏,小心“熱死牛”。11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烈日烘烤著黃山社區。站在海邊,遠遠地可以看到三五個小黑點正在慢慢地靠近,捕撈海蜇的漁船回港了,船上的馬達冒著黑煙,滿載著一筐筐海蜇駛向岸邊。

  今年60歲的王正強和家人穿著不透氣、不透水的塑膠連體衣,正在往岸邊卸貨。王正強卸到一半,跳下了船,從外面開來一輛拖拉機,這樣可以把海蜇直接裝車,不必挑著扁擔再走遠路送上岸。他告訴記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黃山社區300戶居民中,有100戶左右從事海蜇捕撈,擁有漁船40多艘。兩家的頂梁柱結成對,成為一艘打海蜇漁船的主人。

  “我們這片海每天大概有三次明顯的潮涌。”王正強一邊把籃子、桶扔進船艙,一邊給記者介紹,船要在潮水最滿時開到捕撈海蜇的地點,等待落潮時攔住隨著潮水而來的海蜇。他這一船總共四個人,兩個女的在船里,從一筐筐的海蜇當中挑選,一些沒辦法食用的海蜇脖子,就被隨手丟進了海里,挑選好了的海蜇,由兩個漢子一筐筐地往拖拉機上搬。

  午后的海面,沒有一絲風。肩上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王正強晃晃悠悠地一趟趟搬運,汗順著臉頰嘩嘩地流下。他對記者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第一次跟著父親出海一天,回來之后就曬掉了一層皮,“海上沒遮擋,比陸地上更熱,你看我這皮膚,比你們黑多了。”

  7月份到9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幾個月份,然而恰恰也是海蜇最大的時候,靠著這么一塊大“聚寶盆”,山上又坑坑洼洼不長糧食,社區的居民通過海蜇來賺錢糊口。王正強告訴記者,村里幾乎家家都會捕撈海蜇。“捕撈海蜇還簡單,出海后將浮漂放在水上,下面掛有80米長、垂直在海里20米深的網墻,并墜有石頭,看著有海蜇來了,把石頭拎起來,原本豎著的網成為了一個兜,然后使勁抬上這上百斤的大海蜇就行了。”

  B 一個小時就上岸,這里的海蜇最新鮮

  為啥這里的海蜇暢銷全國各地?林先喜告訴記者,黃山社區位于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漁民每年7月至9月就在這里捕撈海蜇,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從黃山碼頭出海不到十幾分鐘,就能到達這條海底深溝,從出海到靠岸,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漁民在船上就能將海蜇分解,而外地不少地方都是遠海捕撈,捕撈上來就需要腌制,這樣一來到岸的時候再加工,味道就變了。

  “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到岸的漁船分解出海蜇的里子、爪子、腦子還有皮,里子、爪子、腦子用開水焯熟后冷藏或者冷凍,皮用明礬腌制成蜇頭、蜇皮、蜇絲,或者加工成即食的海蜇。”林先喜說。當漁民在海上打海蜇時,岸邊還有一群人,他們也忙不停,原來這就是海蜇腌制工。順著黃山社區的海岸線,記者看到一個個腌制池,這就是海蜇腌制的地方。

  在“露天辦公室”里,一頂頂小草帽是他們唯一的遮陽工具。他們深深地弓著腰,將每個最輕十幾斤,最沉幾十斤的海蜇倒入池子里,因為上岸的海蜇實在太多,炎熱的天氣下,一個小時的暴曬海蜇就能全部化成水,所以他們一刻也不閑著。

  一邊扔海蜇,一邊撒入鹽和明礬。“一般100斤海蜇需要20斤鹽,再加入大約四兩的明礬。”漁民林訊志介紹說,這些量全靠手感和經驗來決定。由于海蜇的捕撈者每天要出去三趟,林訊志的工作時間也延長到了15個小時。“還得不停地翻,不然鹽就會不勻。”他說,經過第一次七天的晾曬和第二次十幾天的晾曬,原本10厘米厚的海蜇皮厚度將會變成1厘米左右。

  海上捕撈,兩人合作,能“馴服”上百斤到上千斤的海蜇;從事“扒”海蜇的婦女,熟練地判斷著每個部位的價格,海蜇脖子直接扔了,海蜇皮放在桶里讓男人們運到岸邊交給小販。上岸后的海蜇還有另外一個去處,那就是下鍋蒸煮。在岸邊不到50米的地方,搭建起了一個遮陽的棚子,別看能擋住太陽,這里可是名副其實的“火焰山”,不用走到跟前,在6米開外的地方,你就能切膚體會到它的溫度。60口鍋排成了六排,鍋底騰起明晃晃的火焰,一起燒水煮海蜇,這可謂是黃山社區的一大特色景觀。雖然是開放的空間,但這個“廚房”里還是被熱氣籠罩著。

  在岸上的灶臺間里,不少婦女把分割好的海蜇爪子倒進大鍋里,然后用鏟子來回鏟著,一刻鐘后就可出鍋,裝到塑料盤子上晾曬。一些漁民告訴記者,海蜇里子價格最高,一般銷售價格是每斤20元以上,其次是海蜇爪子,每斤4元錢左右,而鮮海蜇皮,一般是每斤兩三毛錢。鮮海蜇皮也可以使用鹽、明礬腌制加工成干海蜇皮,加工好的干海蜇皮一般每斤六七元錢。

  漁民林澤品穿著大背心大褲衩,不斷地擦拭額頭上的汗水,正在整理剛剛煮好的海蜇里子。“里子、爪子、腦子都是比較值錢的,出的比較少,所以要進一步深加工,這樣能賣上個好價錢。”還不到30歲的他,儼然已經是個專家了。“一般10斤鮮貨才能出半斤多。”他告訴記者。每天,這個“開放式廚房”都會集體開火,“60口鍋每天能煮近十萬斤。”

  C 最熱的月份出海忙一艘船收入五六萬

  下午2:00左右,20艘漁船上的海蜇都陸續卸完。隨后王正強根據自己記錄的情況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這邊的小船多是22馬力的,而一條船出一趟海大約能捕撈5000斤左右的海蜇,而海蜇各個部分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他說,除了海蜇里子外,海蜇其他部分在當地他們并不用秤來稱重,而是靠著一種竹筐來作為標準,“兩筐為一擔,其中海蜇頭一擔10塊錢,而海蜇皮是一擔5塊錢,而海蜇里子煮熟后一斤20多元左右。”

  根據記錄 ,一艘船出一次海大約收入1000元,“八月份是旺季,其他時候稍差一些,一直要忙活到10月中旬,一艘船平均能收入五六萬元。”王正強說。另外,據漁民們介紹,從目前捕撈情況來看,今年海蜇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這么多年來,全部靠人工,靠著體力去拼,我們也盼著海蜇捕撈技術的進步和革新。”林先喜對記者說。

  D 海蜇宴成招牌菜外地游客慕名來

  在來黃山社區的路上,與大海僅隔著不到5米的直線距離,風光甚是美好,狹窄的兩車道盤山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外地拍照的車輛。在社區的一家農家宴當中,記者發現9輛停放在這里的車將農家小院堵得嚴嚴實實,8輛都是外地車。“聽朋友說這里的海蜇宴蠻好吃的,所以夏天趁著孩子放暑假,一家人過來玩。”一位操著廣東口音的孫先生這樣對記者說。

  看來不光是在青島,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黃山社區的“鮮海蜇”也都已經小有名氣。目前,黃山社區擁有了以蔥爆蜇皮、白菜炒海蜇里子等為代表的海蜇宴。當天,農家宴的廚師為記者介紹了海蜇的經典做法。“涼拌原味海蜇、海蜇里子拌小蔥、海蜇腦子雞蛋湯、海蜇爪子炒白菜,這些都是經典做法。”廚師說。

  在介紹海蜇宴的同時,廚師也提醒說,“好吃歸好吃,在食用海蜇時一定要多清洗幾次。”采訪中,從事海產品批發生意的李先生說,這是由于海蜇在加工腌制的過程中加入了明礬。此外,也可以用醋泡一泡,或者搭配維C含量高的食物,利用醋或者維C化解部分鋁元素。另外喝牛奶也能夠降低對鋁元素的吸收。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鵬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海蜇 黃山社區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