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貴峰
因為要為“自己交納個稅和開一張勞務發票”,日前,北京市民張勁碩先生先后跑了北京海淀國稅局、海淀地稅局、豐臺地稅局、豐臺國稅局、國稅局第七稅務所等5家稅務單位,奔忙6個小時,仍然無果而回。張先生把這段經歷發到微博上,引起大量網友關注。第二天,在稅務工作人員帶領下,張勁碩花了3個小時,最終納稅成功。他感嘆,“公民納稅怎么這么難?”(7月10日《工人日報》) 張先生的“崩潰”經歷,是長期存在的“老百姓辦事難”現象的一個鮮活例證,也是一些政府部門服務過于“煩苛”的見證,是一只相當典型“麻雀”。
據報道,在稅務部門幫助下,張先生最終得以成功納稅的“最順利程序”依然是:“先去豐臺區國稅局第七或第八稅務所,然后去豐臺地稅局蓋章,再去銀行交稅,再次回地稅局,蓋章后最后去國稅局取發票”。這也就是說,即便“最順利”的程序,依然至少包括5道“關卡”,需耗費3個小時。在互聯網+的語境下,如此關卡重重、折騰不已的程序,顯然并不符合“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要求,更不可能彰顯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務精神。這誠如李克強總理此前曾批評的:“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于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
進一步看,上述公民的經歷,實際上也折射出目前我國稅務機構設置本身的復雜。開具一張原本并不復雜的個稅發票,不僅同時涉及國稅地稅兩個稅務系統,而且還可能牽涉不同行政區域的兩個稅務系統的稅務機構,讓納稅人反復奔波、疲于奔命。甚至,即使在同一個行政區的同一個稅務系統之內,為一筆稅,也會同時涉及不同層級的稅務單位……這不僅會在宏觀上增加稅務成本、加重納稅人負擔,也會在微觀上為納稅人辦事造成障礙。同時,也會為稅務機構和人員的推諉、扯皮,提供極大的便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