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當悲劇總是“習慣性”襲來,大有“不算新聞”之勢,有些人也變得麻木,而這恰恰是最可怕的事情。這種近乎常態化的悲劇,暴露出一直以來的安全預警和監管機制儼然淪為一層窗戶紙,一戳就破。
6月17日上午,四川省松潘縣發生一起溺水事故,6名剛剛結束中考的應屆畢業生到一處天然水潭游泳時發生溺水事故,經搶救5人死亡1人獲救。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已緊急成立事故應急小組,并對其他學生加強安全教育。(6月18日四川在線) 幾乎每年高考和中考結束后,各地都會傳來學生溺亡的噩耗。今年6月10日,廣東揭陽市空港區6名高中應屆畢業生相約到一水庫玩水,3男1女溺亡;2015年6月26日,重慶酉陽縣7名高三學生填完高考志愿后,相約玩水,2人溺亡;2014年7月,北京順義3名初三學生溺亡,而第二天就能查詢到中考錄取結果……
當悲劇總是“習慣性”襲來,大有“不算新聞”之勢,有的人也變得麻木,而這恰恰是最可怕的事情。這種近乎常態化的悲劇,暴露出一直以來的安全預警和監管機制儼然淪為一層窗戶紙,一戳就破。說起來,相關部門似乎都有所行動——從教育部門到學校,該發的文件發了,該開的會議開了,該設置的標語設了,可三令五申之后,悲劇似乎總是躲不開、繞不過,一個個如花的生命依舊凋零在水中。
人面對水,往往有一種親近而又畏懼的糾結感。一直以來,從家長到學校所采取的往往只是管制,一味禁絕學生下水。而當中考或高考之后,學生忽然進入了“空窗期”。而且,他們剛剛經過高壓期,對未來又有些迷茫,迫切想要放松乃至冒險。所以,某些學生才會在沖動中,不顧警示,執意下水。對此,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應給予孩子更多關注、陪伴和警示,給他們宣泄的出口,有條件的可以帶他們去游泳池、水上樂園玩水,但同時必須讓他們明白,無論是否熟悉水性,都不能到野外水域玩耍。
游泳教育到了必須重視的時候,游泳既可以強身健體,也是一種基本的自救及救人能力。目前,國內一些有條件的城市學校也陸續開設游泳課,這是一種有益的教改實踐,但何時能真正推廣和落實仍有待檢驗。另外,大多數農村學校缺乏開設游泳課的條件,又有眾多缺乏看護的留守兒童,而那些監管視野之外的水庫、野塘往往分布在農村,成為巨大的隱患。
怎么辦?這是一道難題,高懸在那里,以孩子的名義,以生命的名義,拷問著相關部門乃至整個社會,不能逃避,不容推脫。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