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苦練十幾年基本功 養路工“磨成”高鐵上的工匠(圖)

2016-06-02 15:04   來源: 半島網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葛昌林正在對青榮高鐵雙島港特大橋進行病害復核



  半島網6月2日消息  提到高鐵、動車,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疾馳的速度、便捷的乘降以及愈加貼心的服務等,這些元素不僅使得高鐵成為我們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加讓全世界認識了中國的高鐵速度和高鐵標準。然而,在鐵路這個結構分工復雜而細致的系統中,“工務”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那么您知道鐵路中的“工務”指的是什么工種嗎?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但是速度再快的車頭,如果離開了鐵軌,也會變得“英雄毫無用武之地”。所謂“工務”即線路維修,工務段的職工說白了就是養路工。然而,高鐵時代的養路工,并非以前只會掄洋鎬、背枕木的勞力型工人,越來越嚴格的作業標準,再加上數字化、機械化席卷而來的時代背景,都對當今的工務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高鐵上的養路工,他用知識、責任與擔當構筑了新時期工務工人的嶄新形象,用鉆研、刻苦和執著詮釋了濟鐵人“厚德敬業 實干先行”的時代風采,他就是濟南鐵路局青島工務段職工,葛昌林。

  苦練基本功 “養路工”長成工匠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鐵三代”,在參加工作之初,老一輩鐵路人敢于吃苦、耐于勞作的精神對葛昌林產生了很深影響。2001年,他主動請纓調到了當時條件最為艱苦的長沙堡線路工區,以此來鍛煉自己吃苦耐勞的毅力和品行。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夜,連續的降雨使得藍煙線上的一處大橋發生滑坡,工區職工全體出動連夜奮戰,終于將險情控制住。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滑坡,葛昌林主動留下值守看護,直到防洪警戒解除。在荒山野嶺間度過的十幾個夜晚,讓葛昌林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也讓他心生了一個愿望,為他日后的勤學苦練和刻苦鉆研奠定了思想基礎。

  “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提升線路養修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施工效率,讓鐵路人真正成為鐵路現代化建設的知識型工人。”

  愿望的實現需要行動和堅持,葛昌林深深的明白這一點,也從此開始了學海無涯的前進征程。他白天參加施工維修,晚上捧書研讀,十年如一日,積累了大量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為他后來的快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業務素質基礎。2008年,年僅27歲的葛昌林參加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并榮獲冠軍,他還先后獲得“全國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范”、以及“山東省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2011年,葛昌林作為鐵路系統勞模代表,受到了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親切接見。

  主動請纓 完成青榮精調任務

  2014年7月,青島工務段開始介入青榮城際軌道精調,需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完成對青榮城際253.958公里有砟軌道的聯調聯試工作,即對整條線路上每一處鋼軌的幾何尺寸全部測量一遍,整修超限處所,使之符合高鐵運行要求。由于涉及到操作儀器和分析數據,所以這樣的工作以及任務量對知識型工務工人的需求極為迫切。當時正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讀書深造的葛昌林聽到消息后,毫不猶豫遞交申請,主動加入介入組,開始了忙碌緊張的精調工作。

  對高鐵線路的精調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夜間撥道作業就是其中之一。所謂撥道,就是要讓鋼軌方向保持順直,這就需要作業人員通過俯身觀察鋼軌的光帶變化來判斷方向是否超限。但是高鐵都是在夜間作業,如何獲得合適的光源成了夜間撥道作業的難點。為此,葛昌林與技術人員一起探討,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和以往經驗,最終確定了在鋼軌兩側安置照明燈,通過調整燈的角度,利用內外兩條光束照射的交匯處觀看軌面光帶,從而確定線路病害的所在位置。施工期間,葛昌林和工友們配合大機搗固8公里,理順軌距24公里,道岔精調13組,圓滿完成了青榮城際線路的精調任務。

  當然,克服技術難點只是工務作業的一個方面,對于養路工人們來說,日復一日的重復性檢修才是查找病害的關鍵。面臨著無法人為掌控的行車情況和環境變化,如何及時掌握軌道狀態,準確查找線路病害并迅速整修,才是工務工人每時每刻都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把時間靠上去,把身子鋪下來。”葛昌林沒有絕招,他每天4點起床,凌晨才休息,職工兩班倒,他全程跟班,和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苦,二十幾天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葛昌林帶領作業組對西陌堂線路所3組道岔進行精調作業,而他的父母就住在離作業現場不足兩公里的一個村莊里。一個星期的施工作業,家門近在咫尺,葛昌林竟沒能回家看一眼。

  事事躬親 養路一線抓安全生產

  2015年,青榮城際正式開通運營。作為青島工務段威海客專線路車間的主任,葛昌林一肩扛起了車間的各項管理工作。新的崗位、新的職責在給葛昌林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激發他的潛力。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像以前一樣,跑線路、抓安全,跟班組、抓管理,帶隊伍、抓學習。雖然作為車間主任已經不需要每次跟班作業,但葛昌林仍堅持在現場盯控。每天晚上零點到四點,四個小時的“天窗”作業,他不停的喊著口號,提醒作業人員各項工作和安全要領,一整夜下來,他的嗓子比工長還要沙啞。“從實作中培養職工標準化作業習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辛苦些也值了!”可以說,就是那份對于鐵路、對于高鐵的理想和愿望,成就了葛昌林的堅定與執著。

  葛昌林作為新時期鐵路工人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我們既看到了老一輩鐵路人的拼搏與堅持,也看到了高鐵時代的工務工人對于知識和技術渴望與探索,當然更重要的,我們看到了一位一線養路工人的工匠情懷。他刻苦鉆研、擔當向上,如同一顆堅韌的道釘,堅守鐵路,用汗水和奉獻書寫高鐵理想,也用實干和責任守護著他所從事的高鐵事業。

  文 孫貼靜

   [編輯: 董芳]

相關閱讀

青島 高鐵 青島工匠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