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5月6日,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對參與2016“寬帶中國”調研采訪的媒體談及提速降費時表示,去年“提速降費”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而對于廣大用戶對“提速降費”感知不明顯的抱怨,其表示,我國用戶規模龐大,所以平均每個用戶每個月費用下降2.6元,用戶對此基本沒有感知。(5月9日《新京報》) 很遺憾,嚴肅的“提速降費”議題,儼然成了菜市場的討價還價。他說降兩分、你說壓一毛,“花式套餐”吊打用戶智商,傲嬌姿態無視市場吁求。當然,工信部出面緩釋公眾對提速降費的焦慮,也算是分內之事,其情可諒。不過,“月降2.6元”乃至于“用戶對此基本沒有感知”,這難道只能怪用戶太多?
任何詭辯都不能回避一個真問題:用戶“基本沒有感知”的降價,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提速降費”。道理其實也不復雜:一則,公眾固然要看到去年“提速降費”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等大數據,但也要看到,在全球經濟疲軟的當下,根據最新出爐的三大運營商2015年業績報告,其合計凈利潤達到1391.14億元,平均日賺3.81億元——粗放式比對一下,所謂“讓利優惠”,恐怕并不值得太過欣喜。二則,“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數字聽起來很感人,但須注意的是,這個“400億元”大概是個理論上的“優惠幅度”,與真金白銀的利潤及收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何況,這“400億元”的測算標準與流程,也不夠透明,多少有點王婆賣瓜的色彩。
眼下而言,要做的無非兩件事:一是審計一下去年提速降費方案的落實情況,包括這“400億元”是怎么計算出來的;二是厘清概念,告訴公眾,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提速降費”。套用句流行語:再不提速降費,我們真的都老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