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鄰居節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一種方式,能有效化解社區矛盾,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識。隨著鄰居節變成一個全市百姓的常規節日,它也將成為青島市又一個文明標志和重要符號。 4月19日上午,青島市2016年“鄰居節”啟動儀式在市北區敦化路鄰里廣場舉行,來自10個區市的道德模范和群眾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歡慶“百姓自己的節日”。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市北區已連續舉辦12屆“鄰居節”,受到群眾普遍歡迎。為將“鄰居節”這一有效載體在各區市推開,從今年起,每年在青島市范圍內開展“鄰居節”活動。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掛在嘴邊的話,然而在城市住久了,常常感覺彼此間隔著一堵墻。這種現象有鮮明時代烙印,是“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表現,其負面效應已逐步顯現。比如,有的城市,獨居老人去世數月而鄰居一無所知;再比如,“冷漠”如一場疾病,大有蔓延之勢。
鄰居節無疑是破除隔閡,治療“冷漠癥”的一劑良藥,能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溫暖與正能量。事實上,大多數人并不缺少交流的愿望,缺少的往往是環境,而鄰居節正提供了一個破冰的環境。當然,與聚村而居或大雜院時代不同,鄰居節提倡的是一種“互信互助不互擾”的新型鄰里關系。而且,作為一個常規節日,鄰居節不光讓居民在節日期間友好交往,還會以此引導、帶動整個社會形成敦厚、互助、和睦的社會風氣。
鄰居節在青島是真正得民心、接地氣的,也緊緊契合當下的時代精神。其一,鄰居節是真正從市民中生長起來,得到市民廣泛認可的。從最初一個10歲小女孩的倡議,到海倫路社區舉辦第一屆鄰居節,再到市北區鄰居節,最后發展為整個青島市的鄰居節,這一重重蛻變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其二,“互聯網+”等模式在鄰居節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鄰居節從過去的社區場所,已經拓展為互聯網線上線下互動的模式,讓熟人之間的互助發展為鄰里互助,再到陌生人之間互助。
今年青島市的鄰居節與往年相比,活動規模、文化內涵、社會功能、活動模式等都實現了全面升級。這也就意味著,從開辦伊始的簡單文藝演出,到鄰里守望互助服務,再到城區文化的載體、綜合性群眾工作平臺等眾多功能載體,它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在這為期18天的節日里,全市10個區市的市民都將感受“鄰里一家親”那久違的溫馨。
在今年全國兩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鄰居節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一種方式,能有效化解社區矛盾,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識。隨著鄰居節變成一個全市百姓的常規節日,它也將成為青島市又一個文明標志和重要符號。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