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鳳凰男”“孔雀女”等標簽早已不新鮮,可為何至今它們仍能攪動一個廣泛的輿論場?答案也許就在于,“鳳凰男”等標簽所依存的土壤一直都在,而且還有進一步板結的趨勢。個人的奮斗與城鄉間的鴻溝、懸殊的境遇等相對比,造成了強烈的無力與割裂感。
這些天,微信朋友圈被江西農村的一頓年夜飯刷屏了。2月6日晚,一位自稱是家境殷實的上海女孩發帖,稱自己因為一頓年夜飯比自己想象中“差一百倍,我接受不了”,連夜逃離江西農村男友家。該帖引發巨大關注,也有很多網友質疑該事件的真實性。(2月14日本報A21版報道) 從春節一直到情人節,“飯后分手”幾成新春伊始第一熱詞。究竟是什么讓人們對這一迄今仍難辨真偽的故事耿耿于懷?細思之,還是因為涉及“婚戀”“鳳凰男”“城鄉差距”等諸多因素,而這些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所投射,于是,人們紛紛感覺自己受到或多或少的傷害。
筆者認為,對于該事,不妨從三個層面來看:其一,是婚戀選擇的自由;其二,對禮儀道德的遵循;其三,城市與鄉村的對望。
首先必須承認,女孩選擇分手是她的權利。不過,從道德禮儀來看,女孩的行為則讓人難以茍同。試想,假如她晚一天走又如何呢?有人說這是一種“當機立斷的個性”,可是,個性并不意味著可以無視別人的尊嚴。
一線城市與偏遠農村之間的天壤之別,在此得以最生動的呈現。那瓦數不足的電燈、掉了瓷的盤子、長短不一的筷子……這些細節超出城里人的想象,但它們就是農村人真實的生活,遵循最樸素的節儉邏輯。特別是,農村人所能拿出的最豐盛的年夜飯,竟嚇跑了遠方城里來的姑娘。如此強烈的對比,構成了城鄉間最戲劇化的對望。
當然,即便“飯后分手”事件真實的話,也僅是一起個案。對此個案進行過多道德批判本無甚意義,但須知,個案背后有著一個巨大的群體困境。眾所周知,“鳳凰男”“孔雀女”等標簽早已不新鮮,可為何至今它們仍能攪動一個廣泛的輿論場?答案也許就在于,“鳳凰男”等標簽所依存的土壤一直都在,而且還有進一步板結的趨勢。個人的奮斗與城鄉間的鴻溝、懸殊的境遇等相對比,造成了強烈的無力與割裂感,這是大時代里的陣痛。只要這樣的土壤仍在,一旦到了某個節點,就很可能有某個故事來觸動痛點,再一次展現橫跨城鄉之間的生存焦灼。
應該說,在城鎮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農村逐步與城市接軌,但在一些地區也出現人口流動與階層固化并存的問題。縮小城鄉差距固然是國家和社會努力的方向,而作為個人,我們也應提醒自己多一點寬容與理解。于己這是一種修養,于社會則是一種必要的潤滑劑,如此,我們也才能感受更多的友善與和諧。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jr22wz.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