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年味百年集不同:透過舊照 尋蹤消失的人與物

2016-01-26 10:0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老手藝新生機

  

王丕文制作榼子(資料圖片)。



  餑餑榼子“藝術范兒”

  餑餑榼子傳承人王丕文,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今年51歲,從業37年,現就職于膠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提到餑餑榼子,必提即墨龍山街道辦事處南葛前街村,也就是王家葛村。這里的榼子不僅在省內銷售,也常常被販運到華北、東北各地,甚至遠銷海內外,所以對外榼子有個學名“面模”。另外,還有“果模”“模子”“糕餅模子”等俗名。

  榼子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榼子傳承人王丕文告訴記者,“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村里一個叫王濟良的人,他將木頭掏個小凹洞,將面團塞進去倒出了一個有形狀的饅頭,村里人都喜歡,于是他就開始琢磨大規模制作;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南方老漢帶來的手藝,不過這兩種說法都不準確,榼子到底有多少年現在沒有確切記載,只是聽村里的老年人說他們的爺爺制作榼子,所以推算有200多年了,但有可能會更長”。

  這門手藝在王丕文手里已經雕琢了37年。選一塊內外一色(紅心、花爛為劣質)的上好梨木(或蘋果木等果木),然后“破板”,將圓木加工為2厘米到4.5厘米不等的板材,然后“畫樣子”,“割榼子”“割坯”“蒸坯兒”等,最后在臺子上雕刻,經過“站邊”“起框”“平面兒”“鏨花”等工序,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榼子便成形了,“元寶”、“壽桃”、各種花卉、魚兒,圖案多樣,“現在一般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能做一個”。如今,王丕文是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的傳承人,負責將榼子這一民俗工藝展示給游人,并傳承下去。一把小小的榼子從生存的工具變成工藝品,對王丕文來說,滿含著苦與甜。

  14歲那年,王丕文失學在家,本來想學做木匠,因為力氣太小推不動刨子,只得放棄。“當年村里有一項副業,專門做榼子,村里的10多位老人是傳承人,當年主要做月餅花樣榼子”,王丕文決定在這項手工上找生活。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王丕文跟著師傅干了8個月的零活,才能獨立上手。

  學這門手藝,就是為了生存,所以日漸成熟之后,王丕文開始把自己做的榼子推向市場,“從1988年開始,我便頻頻上集,尤其是臘月期間,幾乎每逢集市都會往集上跑”,王丕文說,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水清溝市場,“我每天早上四點多出發,從即墨騎兩個半小時的自行車來到市場,剛好七點來鐘人們逛早市”。那段時間在王丕文看來應該是輝煌時期,因為人們非常認可榼子,過年過節都會買一些回去做花樣饅頭,“當時一個榼子四五塊錢,一天下來能賣300多塊錢”。王丕文的言語里都是自豪,這樣一直持續了八九年的時間,直到1998年左右,榼子突然遇到了“寒冬”。“那兩年市場上榼子太多,但好的又太少,魚龍混雜的榼子把市場攪亂了,也把價位拉了下來”,王丕文說,當時一個精品榼子才能賣四塊錢,要知道這是十年前的價格,物價早已上漲,“一個月才能掙一千來塊錢,還沒有上班掙得多”。這種市場現象導致的結果是年輕人紛紛放棄這個行當,榼子的地位直線下降。王丕文不想放棄20多年的手藝,一直苦苦維持。

  2003年,對王丕文來說是一個轉折的年份,這一年他被聘為“非遺”博覽園的傳承人,自此,他專心研究,現在已經能做出200多種花樣,無論是小小玲瓏的袖珍榼子,還是將近一人高的巨無霸,都難不倒他。“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能夠做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花樣”,這個行當王丕文越干越有勁,“記得前些年有學校組織來參觀,一個家長為孩子不愛吃早餐而苦惱,她買了榼子回去給孩子做花樣面食,結果孩子非常喜歡”,這讓王丕文非常欣慰。

  已經帶過5個徒弟的王丕文對傳承沒有太大的擔憂,“徒弟們都做得很好,而且他們也帶了徒弟”。為了讓自己的手藝繼續發揚,王丕文正在培養兒子,“他29歲了,這兩年才開始對做榼子有了點興趣,經常利用周末不上班的時間跟我學習”。

  即墨花邊“內外香”

  

王軍(左一)查看繡好的即墨花邊 黃霞 攝



  即墨花邊工藝傳承人王軍,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53歲,現為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經理。

  漢代學者王充曾在《論衡》一書中感嘆道:“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古老的即墨就是這“無不能”的刺繡地之一。即墨花邊因織繡隨時隨地,不受環境制約,在即墨誕生后,很快便在即墨廣大農村中流傳開來。簡單雅致的刺繡機理,米色或漂白色的色彩,特別符合西方的審美需求,在國際上享有“抽紗瑰珍”的美譽,深受外商喜愛。

  今年53歲的即墨花邊工藝傳承人王軍告訴記者,“我姥爺就是專門做鑲邊的。我小時候在姥爺家,床上鋪的東西、窗簾、門簾等等都是姥爺自己做的。當然,做好的鑲邊也是要賣的,算是生計的一種。”即墨花邊的發展與集市密不可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天都有集,花邊市場就是整個集最熱鬧的地方。那時國營花邊廠下轄若干花邊站,有專人在集市上給婦女散發花樣與原料,婦女們帶回家編織完成后再到集市交于散花人,領取工錢。王軍回憶說,“那個年代生產的鑲邊,主要是經煙臺運往歐洲公司,賣給老外,老外下訂單。青島解放以后也在集上出現,婦女常常去集上領加工活。”年關將近,記者也拜訪了青島大大小小的集市,在李村大集上看到花邊工藝品的攤子,問其有無即墨花邊售賣。店家拿來一塊布料,“這都是模仿即墨鑲邊的工藝制作的,很漂亮。”

  時代大環境的滋養,對民間工藝的存在與否至關重要。由于機繡生產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即墨花邊手工制作造成沖擊,導致其的產地、人員銳減。即墨花邊針法、工序復雜,風格獨特,原有80多種針法流傳到現在只有不到20種。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多元文化背景和多重選擇的時代氛圍下,年輕一代人不愿意從事精細繁復的花邊加工工作。即墨花邊工藝曾瀕臨消逝。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訪中,作為即墨鑲邊的傳承人之一的王軍說,“從19歲進廠,到經歷即墨花邊廠破產,我還是一直從事花邊工藝,現在有四個徒弟,我們主要搞設計,下邊鄉村、沿海一帶還有一些人在學手藝。”即墨花邊工藝不僅沒有絕跡,反而在機械化生產的大環境下,批量加工,銷量更佳。王軍說,“現在的發展分兩部分,隨著國內經濟不斷好轉,喜歡手工東西的人越來越多,像意大利的包一樣,都喜歡手工制作,我們就是把手工和機器結合起來,一塊兒做。銷量挺好的,現在快過年了,生意更是紅火!”

  在眾多民間工藝瀕臨消逝的今天,即墨鑲邊的發展反彈琵琶,亙古未絕。古時候大集的存在,為花邊的交易提供了場地,成為了連接農戶與工廠的紐帶。而今天,熱愛花邊工藝品的百姓們,逢年過節,也會去大集上挑選喜歡的各色花邊,裝點住家,迎接簇新的春節。

  文/圖 本報記者 張文艷 實習生 孫曉陽(署名除外,舊照由青島市檔案館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年味 李村大集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