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萊西的劉女士2010年到當地威海東路一家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想把五千塊錢存上,但聽了大廳內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后,選擇了一種特殊的存款方式,每年續存5000元,五年后全部取出,承諾收益能比銀行直接存款高一大截。有些心動的劉女士就選擇了這種存款方式,但讓她有些不快的是幾天后拿到手的卻是一份保單,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前幾天把錢取出來,一共只拿到了88元的收益。
“說起買的這個保險,我就覺得氣人,你說這么多錢,五年了,最后就多給了88元,這不就是把錢白給他們用了這么多年。”12月24日,家住萊西市區的劉女士向記者說起自己的遭遇,2010年夏天,她到萊西威海東路的一家銀行存款,剛進銀行大廳,就有一名員工熱情地迎上來,詢問劉女士辦理什么業務,在得知劉女士要存款后,就告訴劉女士現在有一個新的存款選擇,“當時跟我說,這是剛推出的一項業務,比直接定期存款收益還高,我一聽既然收益高,那就照她說的存吧,簽完字后,讓我回去等,過幾天再來拿協議。”
幾天后,劉女士再次來到銀行,沒想到拿到手的不是存折,而是一份保險單,“當時我才發覺給我辦的是一份保險,但那時候字也簽了,錢也交了,已經晚了,而且在銀行里,人家一直勸我,存什么都一樣,錢不會損失 ,我也就沒跟他們計較。”之后幾年,劉女士一直都按時繳納款項,每年定期再存5000元,直到今年11月份,她想起五年存款到期了,就去把錢取回來,但聯系保險公司后,除去25000元本金,只額外拿到了88元的收益。
“當初跟我承諾,光5000元存一年就能拿到200元,雖然不是一次性把25000元存上的,但這么多年,收益也不會這么點,給88元,都不夠拿去吃頓飯的。”在得知收益這么少之后,劉女士和丈夫也多次去找過保險公司和當初去存款的銀行,但都無功而返。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雖然選擇了這款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但劉女士對于協議是如何規定的全然不清楚,“協議一共幾十頁,我和我對象根本看不懂,當時就聽給我們推薦的人介紹的,只記住了每年交多少錢,五年后能拿到多少錢。”當記者問起劉女士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準確名稱時,劉女士介紹,“把錢給我后,保險公司接著把我手頭的協議拿回去了,所以協議現在也不在我手上了。”
從劉女士手中,記者也拿到了當時和她溝通處理此事的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客戶經理聯系方式。記者先是聯系到當初劉女士去存款的銀行,這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這位大姐來找過我們,但這事過去這么多年了,我們也無法查證,我們幫這位劉女士問了一下,當初辦理的保險并不是通過我們銀行,只是保險公司當時在這邊派駐的人員,關于收益的事應該保險公司來協調。”隨后記者又聯系了位于萊西紅島路和煙臺路路口附近的這家保險公司,負責給劉女士協調此事的客戶經理介紹,“可能當初業務員沒有詳細給劉女士介紹這款產品,把收益夸大了,她購買的這款產品要求交費五年,但要拿到承諾的收益,需要等滿十年取出來才行,剛滿五年取出來是沒有那么高的收益的,這些都是在協議上詳細約定了的。”
針對此事,記者也聯系了保監會青島監管局,接線人員告訴記者,“類似這種情況的投訴并不在少數,主要看協議是怎么約定的,簽訂協議是否按照規定進行的,我們這邊會把情況轉給相關公司,讓他們了解清楚,購買類似的理財產品是不要只聽介紹,最好自己把主要條款理解清楚。”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德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