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興德路16號院2號樓團結互助氛圍濃 有事大家幫

2015-12-11 11:1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左起:姜美峰、欒寶琴、姜維珠。



  

興德路16號院2號樓外景。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放在興德路16號院2號樓的鄰居們身上,可謂正合適。相處30多年來,樓里鄰居親如一家人,誰家需要幫忙,鄰居們不說二話,搶著上前。“我們這些老鄰居是真好,就跟一家人一樣,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集體出動。”2號樓樓長欒寶琴說道。鄰里之間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讓鄰里情更濃。12月7日下午,記者聽2號樓的居民們一起講述樓里的故事。

  >>>歡樂事

  團體去鍛煉,最愛趕大集

  33年前,2號樓的鄰居們在青島染料廠成為同事,并相識相知,鄰里之間早就很熟悉。“那時候我們在同一個廠里,住在后宿舍的院里,離得很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68歲的欒寶琴告訴記者。“以前住平房,一個大雜院里,一天見好幾面,誰叫什么名字大家都知道,到了夏天,集體全在院子里乘涼,拉拉家常,別提多親切。”一旁的姜維珠補充道,說起樓里的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說不完的話。

  2000年,興德路16號建成了居民樓,染料廠后宿舍的職工們回遷回來,同事們再次成為鄰居。比起以前的大雜院,樓房更干凈了,卻也更封閉了,但這并沒有讓鄰里之間因此生分。“我們還跟住大雜院那會兒一樣親,經常一起出去玩,坐下來聊聊天。”58歲的姜美峰說,“每天晚上吃過晚飯,我們就下樓鍛煉,一下樓,老鄰居們就都聚齊了,我們一塊兒去散步。”每天同一時間下樓鍛煉,是鄰居們多年來無需言說的默契。

  “每逢農歷初二、初七,我就叫著大家一塊兒去趕李村大集,可好玩了。”欒寶琴興沖沖說道,城陽大集、李村大集、夏莊大集,這都是欒寶琴和老姐妹們最愛的去處,“大集都很大,半天都逛不完,早上6點去,下午兩點才回來。”大集上新鮮的農副產品、海貨是欒寶琴和姐妹們最鐘情的東西。

  >>>團結事

  有活搶著干,有事大家幫

  說2號樓的鄰居們親如一家人,絕非夸大其詞。“我們這些老鄰居,不論是誰,只要看到樓里有人需要幫助,不用你叫,就會主動去幫忙了。”身為樓長,欒寶琴對樓里的每個人都很了解,樓里誰做了好事,她都看在眼里。

  今年夏天,欒寶琴的孫子發燒了,當時家里沒有人,姜維珠發現后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我看孩子一個人站在門口,臉腫著,一摸頭很熱,像是發燒,給他家人打電話也沒打通,我想不能耽誤治療,就趕緊送醫院去。”姜維珠說道。多虧他的熱心,孩子及時得到了治療,對此,欒寶琴一直非常感激,“俺孫子是過敏體質,當時家里沒人,姜師傅聯系不上我們就及時送了醫院,還給拿錢,跑前跑后,我趕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掛上吊瓶了,什么都辦妥了。”對于欒寶琴的感謝,姜維珠擺了擺手說:“鄰里之間就是這樣,誰家的事都跟自己的一樣,這都不是事,不值得說。”

  平日里,鄰里之間相親相愛的例子并不少見。逢年過節,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給東家西家送去品嘗,遇到老人提著東西上下樓,每個人都會自覺地幫忙提著送回家。以前,3樓上住了位90多歲的臺灣老人,老人在世時行動不便,大家都會給老人送吃的喝的。80多歲的董大娘,不顧自己年事高,經常包餃子、蒸包子、做小咸菜來給老人送。“沒有人要求大家做,我們就是覺得鄰居們都跟親人一樣,誰需要幫忙,我們都得伸把手。”姜美峰告訴記者。

  >>>暖心事

  “大家”當“小家”,人人愛護它

  “我們樓里的鄰居都是把‘大家’當成自己的‘小家’來愛護,從來不計較誰干得多,誰干得少。”欒寶琴告訴記者,小區里沒有物業,所以衛生都是鄰居們自己打掃,在收拾自己門前的同時幫鄰居也一起打掃打掃這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樓里的感應燈壞了,誰先發現了立馬就給換上了,從來沒有人聲張,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欒寶琴說道。

  在這個樓里,鄰居們相處了三十多年,在每個人心中,“大家”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不論是誰,只要看到樓里有需要修繕的地方,他們都會主動去做。

  今年夏天姜維珠做的一件事,就很令鄰居們感動。每到夏天空調室外機滴水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在2號樓也不例外。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姜維珠默默地買來了塑料管,從1樓一直架到7樓,這樣鄰居們就可以把空調室外機的管子接到姜維珠所買的管子里頭,管子里的水既不會滲到墻里反潮,也避免了水滴到行人身上。“當時鄰居們都爭著要給我錢,但我覺得這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而且也沒花多少錢,能為大家多做點就多做點唄,況且我們還有個好榜樣呢。”姜維珠說道。

  原來,與姜維珠同在二號樓居住的王崇德老人今年8 0多歲了,自2000年安上單元防盜門后,每次防盜門的門鎖壞了,都是王崇德給大家維修。“老人都80多歲了還想著為鄰居辦事,我們能不學習嗎?再說了,也正是因為老人修鎖及時,貼小廣告的都進不來,我們樓道里才能那么干凈。”姜維珠笑著說道。

  >>>煩惱事

  出行不方便,盼建活動室

  最讓興德路16號居民感覺不便的就是交通了。“我們門口只有一趟32路公交車,而且這趟公交車是單行的,只有從湖島村往海洋地質所開的方向才有興德路站,回程根本沒有興德路這一站。”姜美峰告訴記者,居民們如果要坐其他公交車,就必須要步行到興隆路或者是杭州路上,而這兩段路程光走路就得十多分鐘。

  “鄰居們很早就有這個苦惱了,尤其是像我這種愛爬山的人,更是感覺不方便。每次爬山回來都感覺特別累,那次跟老同事一起去爬嶗山,回來在四方小學下車,要命的是下了公交車還要步行很長一段路才能到家,一路上還有小坡,有好幾次我都累得感覺走不回家了。”姜美峰無奈地說道。

  興德路16號居民們還有一個愿望就是有一間小的活動室。“這樣冬天我們能在屋子里打打撲克或者聊聊天,再也不用怕冷了。”欒寶琴說,“我們興德路社區居委會里面有活動室,但是居委會離我們住的地方實在太遠了,走過去要十幾分鐘,大家去那邊確實也不方便,所以我們想要一間自己的活動室。”姜維珠接著說道:“欒大姐這句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夏天的時候,我們都是在樓下找個陰涼地打打牌,可到了冬天,就沒地兒去了,我們現在最緊缺的就是這么一間活動室,面積也不用大,能遮風避雨,夠我們聊聊天、打打乒乓球就行。”

  背景資料:

  大院建樓房同事成鄰居

  興德路16號院原是青島染料廠后宿舍,一個大院里,包裹著的是錯落有序的排排平房。大院于1998年拆遷,2000年新的居民樓建成,后宿舍的職工住戶回遷。院內共有5座居民樓,每座樓有4個單元,樓高7層,一梯兩戶,共計308戶。2號樓住戶多為青島染料廠職工,鄰居們在入住前是同廠職工,住在染料廠后宿舍,共同的“戰壕”,使得他們非常熟絡,感情深厚。多年來,鄰居們低頭不見抬頭見,早已親如一家人,他們一起散步健身,一起打牌娛樂,分享生活的快樂。長久的相處,他們互相了解,慢慢成為互相掛念著的親人。

  我們的樓座我們的故事

  樓座,是街道社區的一個基本單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樓座,見證著社會發展,也記錄著滄桑歲月;樓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對社區哪些樓座比較感興趣?你所在的樓座有沒有故事?本報推出的《樓座》專欄,將探訪每一個有特色,有故事的樓座,也歡迎居民朋友與我們講述有關樓座里的 那些人和事。聯 系電話:18560605887,QQ:235815734,郵箱:xinglongnews@126.com。

  本版文/圖  記者 張海云  劉欣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