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上的地鐵北站內部場景。 本報記者張偉 攝
11月28日起,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邀請市民體驗試運行。盡管只有10個站12公里長,卻標志著市民期盼多年的地鐵成為了現實。隨著地鐵3號線明年底開通,地鐵2號線、1號線陸續建成,島城將全面進入地鐵時代。“牽一發而動全局”,地鐵不僅是城市的交通動脈,也代表著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地下動脈的暢通,更加快捷環保、活力四射的新生活正在到來。
遠近 指的不再是距離 地鐵,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城市。有了地鐵,“距離不是距離,時間才是距離”,人們的“區位”概念徹底顛覆,地理距離變成準確的時間距離。
“以前從家里到鐵路青島北站,打車要20塊錢左右,遇到堵車點得提前一個小時出發,以后有了地鐵,兩三元錢就能過去,也不用擔心能不能準時了”,11月27日上午,家住東城水岸的宋先生說,從家門口走到地鐵大廈站也就5分鐘的時間,到時候會便利很多,而等到地鐵3號線全線開通之后,去五四廣場、青島火車站都很方便,城市一下就變小了。
冬天這么冷,等公交車渾身都能凍透,以后乘坐地鐵可以在地下等車,冬暖夏涼,比現在舒服,在宋先生看來,以后不光去市區方便,到李村去逛個商場也更便捷,“都不用打盹就到站了”。樂客城、利客來、銀座、北方國貿,想去哪個商場逛逛都行。以前覺得遠,主要是路難走,開車容易堵,又難停車;坐公交車一早一晚高峰期,簡直就跟打仗似的,有了地鐵,李村就像被搬到家門口,去一趟也不覺得費勁了。
從雙山站到青島北站的地鐵3號線北段,將于下月正式開通,因此受益的更多是李滄區的上班族。“以前早晨乘坐公交車,在李村的始發站就非常擁擠,一直到海爾工業園附近,一下子能下去一半人。”在市南軟件軟件園上班的耿女士表示,在海爾工業園附近工作、在李村周邊居住的人,一下子就方便多了。而她感興趣的是,地鐵3號線明年全線開通之后,可以直接坐到寧夏路站,再也不用擔心早晚的堵車問題了。
全天候通行,快捷準時、安全舒適。青島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大運量的地鐵運送能力每小時可達6萬至8萬人,中小運量也可以達到1萬人次,遠遠超出公交車和出租車等。
行駛速度快,最高時速80公里;更加綠色環保,噪音和尾氣排放降低。在島城市區范圍內,兩點之間只要有地鐵的地方,就不會感覺太遠,這一點在將來會進一步得到應驗。準時、高效的地鐵讓都市人擺脫可怕的擁堵,節省更多的時間成本。
消長 交通方式大變局 一條鐵路的開通試運行,只能起到示范作用。要想真正發揮地鐵的巨大效益,需要全程全網、綜合利用、無縫銜接、完善配套。市政府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社科院研究員隋映輝介紹說,一旦地鐵連接成網,帶來的將是交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大變局。
地鐵通了,公交會不會受影響?答案是肯定會,而且一定會促進公交的進一步發展。隋映輝教授介紹說,如果說地鐵是城市的大動脈,對接到各條小路、各個小區的公交、出租就是毛細血管,只有毛細血管和大動脈都暢通起來,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活圈、網絡圈、生態圈。
以中國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為例,這三個地方軌道交通都非常發達,與之對應的是發達的公交網絡。香港的小巴只比胡同寬一點,客滿即走、停開方便,走街串巷一直把居民、游客送到家門口,這樣才真正解決了交通“最后500米”的問題。日本的地鐵是戰略主導、規劃先行,在建設地鐵之前充分調研配套設施的對接、資源的利用等問題。
以青島而論,盡管只開了地鐵3號線的北段,也要考慮相應的配套。比如說,如果市民是開車去乘坐地鐵,周邊是否該有相應的停車場。是采用自行車騎行、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還是公交免費接駁的方案,都應該考慮其中。相應的配套設施和其他各個相應的管理部門,應同時進行試運行。
作為資深的環保推廣人士,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楊乃瑞曾經在省政協、市政協會議上,連續三次提出關于增設自行車道、大力推廣公共自行車的提案。楊乃瑞認為,選擇自行車出行可以解決地鐵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前提是允許自行車帶上地鐵,或者有發達的自行車租賃網絡。而在隋映輝教授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進一步推廣定制公交和社區微公交,形成完善流暢的交通對接網絡。
在隋映輝的桌子上,擺著他長期以來的兩本研究成果:《青島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和《城鄉公交一體化研究》。在隋教授看來,未來的軌道交通會與空港、海港等相聯通,成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其他輔助交通方式進行無縫銜接。
作為作為首條試運行的地鐵,地鐵3號線應該發現和解決過程中的問題。比如說,地下的商業街、店鋪區、休閑區的配套問題,地鐵站內外的綜合利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等。隋教授說,如果周圍的設施、尤其是規劃不到位,就會像道路翻修一樣不斷挖坑,影響地鐵功能的發揮,增加城市整體運營成本。
興廢 老商圈的新機遇 “地鐵大廈站對面的常寧路啤酒街,一直有不少房子閑置。我就在想,能不能先租下來,到地鐵全線貫通之后,肯定能有客流”,家住東城水岸的宋先生這樣表示。經常有人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而對于商業而言,地鐵是搖錢樹,也是發動機,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商機。
地鐵的運載能力遠遠超過公共汽車等其他地面交通,有固定的地點,因此帶來的龐大的固定人流,也為地鐵沿線的商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蓬勃商機。在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將帶火的不光有李村商圈,也有原來老四方區的新都心區域。
新都心所在的老雙山村,曾是青島歷史最悠遠的村落之一,有600的多年的發展歷史。新世紀以來,隨著青島的不斷發展,雙山村及周邊的保兒村、大山村、小水清溝村等區域逐漸淪為臟亂差的城鄉結合部,居民居住條件及城市基礎配套設施都相當簡陋。
隨著青島地鐵的規劃出爐、“青島新都心板塊”正式確立,新都心區域的開發已吸引萬科、中海、海爾、海信、和達等知名開發企業參與建設,麥凱樂、佳世客等國內外商業巨頭已簽約入駐。和達中心城的銷售人員介紹說,周邊除了建有麥凱樂之外還有地鐵地下商街,乘客不出車站就能享受一站式購物,以后生活會非常便利。
“地鐵2號線成功穿越佳世客步行街”,前一階段的這一消息,引發了太古百貨和金街業主們的廣泛關注,因為這兩個項目前期的宣稱的看點中,與地鐵相連無疑是其中的一個亮點。雖然因為產權問題、整體商業環境不景氣等原因,這些地鐵地下項目或者關門停業、或者門可羅雀。地鐵3號線北段的試運行將讓業主們看到希望,尤其是明年全線通車后,將帶來更多的乘客,地下商業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地鐵帶火的還有商品房。“2012年我買的小高層是1.3萬元每平方米,現在每平方米已經漲了4000元”,家住清江華府的楊先生介紹說,該小區距離地鐵3號線的清江路站只有兩三百米,而且旁邊的麥凱樂也已經啟用,因而自己對該區域的后期發展非常看好。
地鐵的開通雖然會加大吸引力,但是至于后期能有多大的上升空間,則不完全取決于地鐵,而是由整體市場環境和供求等因素決定。地鐵房從地鐵確定線路、開始修建開始,房價已經炒作了好幾輪,對于購買者而言,地鐵房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但是對于投資來說,也許地鐵開通之時已經過了最佳買入時機,樓市分析人士張先生這樣認為。
破立 大青島的助推力 地鐵連成網絡之后,會帶來5個轉移:企業、人口、資金流、信息流、醫院學校等公用設施,從市中心向郊區轉移,市政府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社科院研究員隋映輝介紹說認為,地鐵一旦發揮出威力,可以助推優化城市布局,助力大青島的功能定位調整。
“坐享地鐵M 8規劃利好,交通便捷,30分鐘可直達市南”,盡管地鐵8號線還沒有最終批復,位于青島高新區的招商海德公學已經提前打出了地鐵牌。而同樣擅于利用地鐵推銷的,還有眾多位于地鐵1號線沿線的西海岸眾多房產項目。“前一段時間,我從市南區珠海路去了趟開發區,花了一個多小時,確實有距離感,地鐵一號線開通之后,可能半小時不到就過去了”,隋映輝教授介紹說。
有專家認為,地鐵本身具有的溝通性、便利性、聚合性的特性,和城市的本質是一致的。地鐵將改變城市的中心區域,使之不斷向外擴散。比如,東京附近的新宿,原本只是一個交通中心,但是如今卻成了新的商務中心,面積超過200多平方公里。
在巴黎,德方斯新區原本是地鐵的交匯處,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成為法國的一個繁華中心,且成了著名的旅游景區。在上海,一個莘莊地鐵出站口,短短幾年竟培育出一個幾十萬人口的衛星城。未來,或許地鐵將不再是城市的附著物,城市將隨著地鐵而發展。
而對于青島地鐵的未來,隋映輝教授認為,可以起到減少南北差距、優化城市布局、帶動城鎮化崛起等作用。以前青島最好的企業、商業都集中在市南市北的一小塊區域,隨著產業轉移和城市功能的再定位,三城聯動的大青島格局逐步形成。
“蘇州、無錫等南方發達地區,是農村包圍城市,我們這里是城市包圍農村”,隋教授介紹說,在江浙等多個城市出現了高科技、制造業基地集中在郊區,郊區比城市發展更好的情況。而隨著將來連接南北的地鐵2號線、3號線,連接西海岸城區、東岸城區、北岸城區的地鐵1號線建成啟用后,時空距離縮短后,不僅僅是青島城區整合力、凝聚力將增強,平度、萊西等地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隋映輝教授認為,遠期通過青島地鐵與輕軌對接、青榮城際鐵路、青連鐵路,將助力青島、濰坊、日照成為城市圈,形成與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對接,變現有的閉環設計為開環設計,青島將打通一個新的發展大通道。
在上海的地鐵廣場里,經常有專業團隊演奏;在香港的不少地鐵站旁,有各樣的便利店書屋;在東京每天有1000多萬人乘坐地鐵,只有富翁和出租車公司才買車;在巴黎的地鐵里,除了抽煙,什么都可以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也能體驗地鐵的這些美好,體驗地鐵“無所不能”的新生活。記者 姜振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