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城陽有座石橋廟 傳說是袁天罡和李淳風選的址

2015-11-24 14:44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城陽街道城子社區東、墨水河岸邊有一座石橋,石橋邊上有一座廟叫石橋廟,曾經叫玉皇閣 、大通宮。據說石橋廟是唐代建的,選址者大家也很熟悉,唐朝高人袁天罡和李淳風 。這兩個人最看重風水之說,為何將玉皇閣選在這里?看這的地址位置就知道了:東有墨水河,西有古驛道,南有朱雀,北有馬山,恰好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堪輿學說。不知是不是真的受風水影響,石橋廟建成后一直傳說不斷,最有名的便是那則《石橋廟和乾隆》的故事。

  據說是袁天罡和李淳風選的址

  這座石橋,是青島古驛道,可能是青島最古老的石橋。《城子村志》記載:“石橋,據傳西漢時為不其縣制,屬瑯琊郡 ,有驛道經過墨水河,河上已建有橋梁。至唐又建為石橋,名曰華橋。明代 ,道人李季重建。李季為建此橋,去南方數載,化緣集資,并招人于馬山鑿巨石,用滾木滾來,筑成此橋,因年代久遠,橋被淤塞,橋面毀壞,1943年重修。”石橋長55.8米、高2.2米,有24孔(孔寬、高各1.5米)作為排水或泄洪孔,底基用亂石鋪筑,上有25塊大石橫排做托梁,其上又加兩層料面石成橋墩,每孔上用5根鑿平花崗巖并排做路面,兩邊又各架一稍高路面的條石以保安全。橋面條石與橋墩用鋼鉤咬定,經過無數次洪水沖擊未被沖垮。走過石橋,穿過北端的拱洞上岸,一座廟宇赫然在目,這座廟宇就是石橋廟。石橋廟只是它在民間的名字,它還有個高大上的稱呼:玉皇閣。

  傳說玉皇閣的建造時間是唐代,負責選址的是兩個大名人——術數大師袁天罡與李淳風。袁天罡、李淳風在唐代確有其人,袁天罡是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著有《六壬課》和《五行相書》等術數名著,他各種神奇的預測無不準確;李淳風是岐州雍縣(今陜西鳳翔縣)人 ,精通天文歷法,著有《法象志》和預言國運興衰的千古奇書《推背圖》。要說這倆人的神奇之處簡直不勝枚舉,就選址這件事來說,40萬人竟挖不動的中國古代最牛帝王墓乾陵,傳說就是他們不謀而合選址定的。他們兩人是否到過城陽,至今沒有發現相關史籍記載。但石橋廟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確優越:東臨墨水河曰“青龍”;西依高埠石崮稱“白虎”;前靠巖石為“朱雀”;后傍丘陵應“玄武”,而廟宇就在中心位置。從風水來看,這里確實是塊難得的寶地,因此數百年來香火不斷。

  陳敬剛在《大通宮:嶗山道家歷史文化的瑰寶》一文中介紹 ,明代萬歷版《萊州府志》卷四載:“玉皇閣在縣治南三十里。”玉皇閣建有殿堂三座,南北排列,均系磚木結構。正殿是傳統的宮殿式建筑,斗拱飛檐,下有石柱四根。殿宇上蓋青色小瓦,脊上設有俗稱天狗、飛龍、神上神等飾物。院內植有銀杏、古柏數株。正殿名玉皇殿,祀“昊天金厥至尊玉皇大帝”,其前左側立有雷公,人面鷹嘴,怒目圓睜,面色青紫;左側有電母,系女神,雙手捧明鏡一面,身披彩帶,首梳發髻。可以想象,當時的玉皇閣多么宏偉,煙火之盛。

  繁榮的盛況在《萊州府志》中也有記載:“玉皇閣是當時即墨南鄉著名景觀之一,其建筑規模與盛況在《嶗山黃石宮下院不其觀記》碑文中有過詳細記述。碑文由明朝進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黃嘉善于明崇禎初年所撰,該石碑于1989年在今城陽區正陽路西端北側出土。”

  日軍侵占后,多了個“仙女”鄰居

  清順治五年(1648年),玉皇閣命運結束。當時,官府在今屬即墨馬山境內修建了道觀平安殿,玉皇閣便成為其所管轄的二十座寺院之一,更名為大通宮(民間俗稱石橋廟),后來便有了大通宮廟會。據《城陽區志》記載,大通宮廟會最晚在清同治年間(1873年)之前開辦,距今至少有100多年。每年廟會期間,人山人海,商貿貿易者絡繹不絕,特別是以“靈山老母”為中心的迎神賽會活動(“香會”)尤為壯觀。周圍村民組成同樂會,吹奏響器,走街穿行,并扎臺唱戲三天。廟會涉及面廣,北方皮貨,南方廣貨,江浙竹器無奇不有,熱鬧非凡。

  “靈山老母”是誰?她并非“原住民”,是半路遷過來跟大通宮做鄰居的。供奉“靈山老母”的青霄宮位于大通宮之西,俗稱老母廟。老母廟是怎么出現的?還是看看陳敬剛在《大通宮:嶗山道家歷史文化的瑰寶》中的介紹:

  1938年日本侵占即墨靈山,禁止民眾進香赴會,香火冷清。1939年,以城陽振華橡膠廠股東牛席珍、著名中醫袁綱倫、京口地方紳士任知范等人為會首,開始籌措將靈山老母廟遷至城陽石橋村另建,并開始募捐籌款。今城陽、即墨、膠州、青島的民眾、商賈及山東省內外人士捐款者甚眾,其數額從1元至500元(大洋)不等。1940年建成后位于大通宮東側,定名為“青霄宮”。并在山門外立石碑二通,記建廟始末及捐款人姓名、數額等。碑文中說,元君是天宮瑤池七仙女中的第六女,得道成仙 ,專察人間善惡云云。

  青霄宮的宮體結構及格局與玉皇閣略同。院中有磚砌香爐一座,東西各有廊坊一處,共8間。東廊坊設有問訊處,解答抽簽事宜 ,同時兼為袁綱倫診脈處。正殿南端西部設有鐘(在東)鼓(在西)樓各一座,高二層,約七八米,有石階可登。

  只是,旁邊來了“仙女”也擋不住大通宮廟會逐漸衰落的步伐。大通宮廟會在1946年后逐漸衰落。1962年嶗山教育局將大通宮改建成學校,名為城陽鎮石橋中學,當時的中學生都在廟里上學,之后大通宮建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992年學校搬遷,大通宮閑置下來,長期無人管理。之后,在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大通宮先后被列為區級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到2006年6月1日,有著1400年歷史的大通宮經過修復與重建落成,重放光彩。

  傳說廟下有條青蛇,被乾隆制伏了

  可能是因為歷史久遠,也可能是跟風水有關,石橋廟的傳奇故事一直不少。據說,20世紀50年代拆大通宮的時候,曾發現乾隆圣旨一道。此事真偽難考,不過現在到城陽街道城子社區轉轉,社區里的老人們都能如數家珍般講出很多,其中《石橋廟和乾隆》的故事最出名,也最精彩。我們看看《城陽民間故事集》中是怎么介紹的:

  乾隆年間,有一天,石橋廟來了一個怪老頭,可他一不燒香,二不拜神,只是四處端詳。只見他繞著石橋廟轉了一圈,然后走到大殿前,左看右看,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這家伙修煉得有了道號了,造孽啊造孽!”人們不解 ,問起緣故,他避而不答,轉身悄然而去。

  三天后,是農歷九月十五,來石橋廟的香客絡繹不絕。響午時分,忽然一陣狂風刮過,石橋廟上空飄來一片雨霧,縈繞在大殿上空,一道白光在云中時隱時現,原本晴朗的天空頓時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大水很快漫過了石橋,沖上了廟門。人群中有人驚呼:“不好,石橋廟要遭水沖了!”就在這緊要關頭,那個怪老頭出現在廟門前,只見他不慌不忙,將手中的佛珠向天空一拋,口中念念有詞,那佛珠滴溜溜轉上半空,套住了那道白光。眼見墨水河南岸的水面高出兩丈多,猶如一條白練被一股颶風吹了起來,廟前的水降了下去。

  不一會兒,天空放晴。人們跑到老頭跟前,一看他身上連半點雨星都沒有,只不過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就在人們七手八腳扶起老頭的時候,一條青色蟒蛇從他的身下鉆出,化作一道白光射向天空。眾人大驚,老頭嘆道,“這條青蛇很早就選中了石橋廟,在這里修煉了已經500年,如今能呼風喚雨危害人間。我年事已高,法力有限,對付不了它了。”人們忙問有無破解之法,老人搖頭嘆道:“恐怕只有驚動皇上了。”

  不久,石橋廟大蟒蛇興雨禍害百姓的事傳到了乾隆皇帝耳中,乾隆龍顏大怒,以冒犯真龍天子之名,提筆寫下了一道圣旨,連夜傳到了石橋廟。道士們馬上將圣旨供奉在廟中,果然從那時起,蟒蛇便離開了石橋廟。石橋廟因為有了這道圣旨,更是名聲大震。這則傳說故事由畢曉東搜集整理,出現在很多城陽的故事集中。

  石橋廟這里的傳奇故事還有許多,如今,這座千年古廟正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據大通宮的工作人員說,“曾經有一個南方老太太來大通宮,為兒子升學祈福,他兒子多年考學沒有成功,在這里祈過福之后,她兒子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老太太為了感謝大通宮 ,親自回來請了一個戲班為鄉親唱戲。”記者 宮巖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人文青島 袁天罡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