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山東巡撫李秉衡:青島被占他力主對德決戰(圖)

2015-11-19 10:31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說青島近代史,就不能不提德國強占膠州灣。

  1897年11月14日,德國軍艦入侵膠州灣,膠澳總兵章高元不戰而退,德國人不費一槍一彈就強占了青島。這件事被視作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開始 ,是青島的一大恥辱,亦是近代中國的一大恥辱 。

  既是恥辱 ,就要雪恥 ,可真敢雪恥的人并不多。德國強占青島后,朝廷內議和之聲不絕于耳,認為這次萬不可“釁自我開”(挑釁從我開始 ,意思是開了不好的頭)。但也有少數幾個主戰派,認為應該奪回青島,對德國人還以顏色。這其中殺敵之聲喊得最響的,就是時任山東巡撫的李秉衡。

  溫故而知新。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當年力主奪回青島的主戰派李秉衡。

  從知縣干到封疆大吏

  李秉衡,字鑒堂,生于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祖籍山東福山,后遷至遼寧省莊河石嘴村。和晚晴不少歷史人物一樣,李秉衡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角色。他身歷咸豐、同治與光緒三朝,參與了不少當時重大的歷史事件,因此也給后人留下不少話柄。譽之者稱其為“民族英雄”,毀之者斥其為“寧安一己私利、罔顧國家安危”。筆者自然沒有資格對李秉衡做什么蓋棺定論,但我們從此人一生行事中,或許能看出歷史的復雜之處。

  論做官,李秉衡是有能力的。在早年的從政生涯中,他多任職于基層州縣,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在基層有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趙亦彭撰有《李秉衡:晚清變局之中的直隸州縣生涯》一文,據其統計,李秉衡早年本兼各職共計十個職銜,其中知縣五,知州二,知府二,道一,知縣職務占據了李秉衡州縣生涯所任職務中的一半。而在其理政地域之中,大部分又都是在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久官直隸”成為其州縣生涯的一大特色。直隸就在天子腳下,各種情況也是極端復雜,李秉衡勤于職守,當時的朝廷重臣都對他評價頗高。曾國藩在直督任上時,對李秉衡“以賢能登薦牘(指推薦人才的文書)”,并得旨嘉獎。后來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恰逢李秉衡以丁父憂去職賦閑,但李鴻章一再征調,希望他能回來任職。李秉衡的能力也得到朝廷的認可,在一份嘉獎的廷旨中,清廷對時任蔚州知州的李秉衡頗多肯定,認為他“才具、政績具有可觀”“實為直隸出色人員”。就這樣,他一步步從縣官做到了知府、按察使,最后當上了廣西護理巡撫、山東巡撫,成為封疆大吏。

  盡管官職越做越大,但李秉衡的官品卻始終如一。他早年做縣官,在保定府安州治理水患,“日歷風霜冰雪,食為之廢。每夜歸,膝至足多腫,且喀血數次。而災民實受賜焉”。后來做了山東巡撫,朝廷曾多次下旨,由國庫出銀,讓李秉衡重修石嘴村祖宅 。但他均以“不敢奢費”為由,婉拒了圣恩。后來,李秉衡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命人在自家老宅門前立起兩桿大旗,以示此處乃是官家之宅。就這樣,僅花費了6兩銀子,便算是重修祖宅了。李秉衡殉國后,家里黃白寶物無存,其墓在河南安陽西南活水村南崗,連墓碑都沒有。

  正是因為李秉衡的踏實為官,清廉做官,讓他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據《清史稿》記載,他在直隸當地方官的時候,時稱“北直廉吏第一”,這在當時應該算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了。

  鎮南關大捷的幕后英雄

  1884年,依靠張之洞的舉薦,李秉衡被破格授予浙江按察使(按察使,正三品,是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員)的職務。還未到任,就被朝廷平調入戰事危急的廣西,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折。自此之后,李秉衡卷入晚晴三場中外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漩渦之中,毀譽參半任后人評說。

  李秉衡參與的第一場中外大戰就是中法戰爭,這場戰爭讓他贏得了朝野的贊譽。其時,法國覬覦越南和中國的西南邊陲,并制造事端挑起戰火。李秉衡任廣西按察使,負責前線的后勤事務。為了使抗法軍用物資順利運抵越南戰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和廣西成立東、西兩個轉運局,西轉運局設在邊陲重鎮龍州縣,由李秉衡主持。因為早年積累起豐富的理政經驗,李秉衡把后勤工作搞得井井有條。他在南寧設立一個西轉運分局,實際上是一個中轉機構——從廣東采購的軍火,通過水路運至南寧;從湖南籌集的糧餉,通過陸路運抵南寧。武器、糧餉運到南寧后,再啟運龍州。《清史稿》記載,“秉衡益節儉,汰浮費,無分主客軍,給糧不絕,戰恤功賞力從厚”。意思是說李秉衡搞后勤工作十分細致,注重節儉,杜絕浪費,而且對前線士兵一視同仁,不分主軍、客軍,送來源源不斷的軍糧,對于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大有幫助。

  除此之外,李秉衡還在龍州縣設立了一家醫藥局,實際上是一個野戰醫院,給抗法官兵療傷。對于這些傷病員,李秉衡更是關心、愛護備至,囑咐醫生精心醫治,他自己則堅持每天抽時間前往探視,著實難能可貴。另據黃振南所撰《李秉衡:鎮南關大捷的幕后英雄》一文記述,在野戰醫院里,李秉衡制定了不按軍階高低,一律平等就醫的制度。在這座野戰醫院里,李秉衡還收治了身為敵軍的法國人。在鎮南關(今友誼關)戰役中,有9位法國俘虜被押送到龍州,其中兩位軍官患病,李秉衡下令給予醫治,經多方治療無效而死后,則加以妥殮暫厝,待戰后連同活著的戰俘一同交給法方。這樣的人道主義處置原則,同樣令人敬佩。

  李秉衡的出色表現受到了兩廣總督張之洞的賞識。經張之洞一再舉薦,李秉衡在戰事最吃緊之時,被朝廷臨危受命,取代潘鼎新成為廣西布政使兼護理巡撫(即代理巡撫),全權負責指揮廣西前線戰事。李秉衡上任后,召集前線將領薦舉主帥,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被公推為全軍指揮官。當時各派將領的地域觀念很嚴重,互相之間不服從指揮,馮子材出山,亦有一些將領表示反對。李秉衡憑借個人的廉正和坦誠,苦口婆心地說服個別意氣用事的將領和衷共濟。馮子材不負眾望,經過精心布置,浴血奮戰,終于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奇跡,奪得了鎮南關反擊戰的勝利,這也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清軍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勝利。

  鎮南關大捷被載入史冊,人們大都只記住了抗法名將馮子材,而在后方默默支援前線的李秉衡往往被人遺忘,這是不應該的。《清史稿》記載,湘軍名將彭玉麟向朝廷奏言,李秉衡和馮子材“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因為這一戰,他受到了朝野的贊譽。但接下來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朝廷沒有乘勝進擊,反而和法國簽訂了合約。因為政見和朝廷不一致,李秉衡忿然辭官,到河北滿城隱居。

  揭開丁汝昌自盡之謎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李秉衡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山東巡撫,全權統領山東陸上防務。這是李秉衡參與的第二場中外大戰,跟上次不同,這場戰爭讓他廣受詬病。

  要了解李秉衡在甲午海戰中的表現,就要了解當時清政府的海防體系。盡管北洋大臣有權管理包括山東在內的北洋一帶沿海防務,但北洋大臣如需調遣各地海防軍隊,還需得到相應省份最高軍政長官的配合。也就是說,當時的威海衛(今威海)和山東省的軍隊其實分屬兩個系統,威海衛的軍隊丁汝昌能指揮,但是山東省的軍隊還需李秉衡定奪。

  自甲午戰爭爆發之后,李秉衡跟丁汝昌的配合并不默契。就實而論,李秉衡確實對北洋海軍進行了部分的支援,但這些支援實在是少得可憐。還有些情況下,其承諾的支援并未兌現,如李秉衡向炮臺守將戴宗騫承諾,派出軍隊助守威海灣南北岸的南、北幫炮臺。可實際上未發一兵一卒,導致北幫炮臺失守。戴宗騫到劉公島以后,自知罪不可恕,吞金自殺。

  到戰事最后,李秉衡的舉措之偏執幾乎到了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步。日軍已經在威海榮成登陸兩天,可李秉衡堅決要求軍隊防守煙臺,不對丁汝昌發出援軍。《清史稿》載,“秉衡悉萃精兵於西北,而榮城以戎備寡,為日軍所誘而獲,時論詬之”。即便如此,丁汝昌還對李秉衡抱有希望,劉公島被包圍了,他派手下夏景春從劉公島游過冰冷的海水到岸上去,希望山東巡撫李秉衡麾下陳鳳樓5個營的兵力能夠支援劉公島,信中寫道“我們已經到了這步境地,你們再不來救我們就完了”。但是不僅沒有獲得支援,陸軍反而撤退了。外援無望之后,1895年2月12日凌晨,丁汝昌服下鴉片自殺,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張穎在《一封被拒的求救信》中稱,甲午海戰后,朝廷命山東巡撫李秉衡調查丁汝昌自殺之事,李秉衡便是命陳鳳樓撤退之人。李秉衡回復朝廷說:“丁汝昌責任重大。”朝廷決定,對丁汝昌“勿庸議恤”。

  李秉衡在甲午戰爭中的所作所為,在當時就受到世人詬病。時至今日,仍然在史學界被人爭論。一方認為李秉衡所為是不懂兵略的表現,但也有人認為李秉衡之所以拒援實際上是出于政治斗爭的原因。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認為,丁汝昌當時想給島上的水師官兵留一條生路,但下令撤走陸上援軍的李秉衡和李鴻章是政敵。海戰開始后,和李鴻章合作很好的山東巡撫被調走,李秉衡被光緒和翁同龢調來對付李鴻章,他們認為這場戰役剛好可以削弱李鴻章的力量。甲午戰爭結束,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土崩瓦解。

  如果李秉衡確是出于私斗而置友軍于不顧,其官品當有不足。但據此就抹殺李秉衡的功績,甚至認為李秉衡“該殺”,說他“寧安一己私利、罔顧國家安危”就有求全之嫌了。特約撰稿 田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李秉衡 對德決戰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