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嘗試多參與,在體驗中成長。(資料圖片)
孩子成長過程中,小挫折、小打擊是必須要經歷的,孩子們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呢?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該起到怎樣的作用?記者采訪幼兒園、小學多位老師了解到,家長應該把每次挫折當成教育的好契機,引導孩子正視挫折,教給孩子克服挫折的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同時,父母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在體驗挫折中不斷成長。
考試成績不好,孩子傷心爹媽上火
近日,隨著本報“育子面面觀”欄目的開設,不少市民撥打本報熱線66733311,訴說教育孩子方面的煩惱,對市民陳女士來說,孩子的成績一直是一塊心病。“孩子現在上四年級,平時也不是不努力,我跟他爸爸也一直很用心督促他,可每次考試都不是很理想,孩子自己挺傷心的,我們當父母的也很上火。”陳女士覺得,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比別的孩子差,成績怎么老上不去。“其實孩子挺受挫的,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他效果會更好。”隨后,記者采訪發現,在對待孩子成績的問題上,不少家長面臨著同樣的煩惱。
對于這個問題,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心理老師畢洪霞認為,如果因為成績不好,孩子挨一頓批評或責罵,反而會產生畏懼心理。“我覺得,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分析這次考試,看看試卷中的錯題和扣分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為粗心大意,那是孩子平時習慣的問題。”畢洪霞建議,家長不應該只喊口號,告訴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好好考試”,而要“幫助孩子發現自身的優點長處,也要找出缺點不足,然后陪著孩子一起改善,一起進步。”
跟伙伴玩不到一起,小家伙很受挫
對于市民劉先生而言,最近挺鬧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回家后傷心地告訴自己,“小伙伴都不跟他玩。”劉先生告訴記者,孩子性格隨自己,比較開朗外向,應該說在人際交往上不能出現問題。“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呢?我跟他媽媽也跟老師溝通過,希望一起發現根源,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環境。”
對于劉先生的煩惱,城陽區第三實驗小學心理老師白敏稱,剛剛踏入新的環境,面對新的集體和小伙伴,孩子們出現不適應是正常現象。“這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溝通交流,發現相處不好的原因,如果是小伙伴做游戲不叫著自己,那家長可以問清楚‘伙伴們都是玩什么游戲?是怎么玩的?’,然后爸爸媽媽可以先陪孩子一起玩,這樣孩子下次可以告訴同學們‘我也會玩,咱們一起玩吧’。”白敏補充道,也有些問題是出在孩子的溝通表達方式上,這樣父母要教給孩子,與人交流時,要注意禮貌,注意自己的言行。
“挫折其實是教育的好機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經歷小挫折,小打擊都是很正常的必經過程,關鍵看父母如何引導。”實驗二小畢洪霞現在擔任學校一年級、二年級和六年級的心理老師,她認為,“挫折其實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契機,父母應該從中積極引導,增強孩子克服挫折的勇氣,教給孩子戰勝挫折的方法,“把打擊轉化為鼓勵,見證孩子的點滴進步和成長。”
實驗三小心理老師白敏認為,現在不少家長在教育中存在只看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誤區。“其實孩子只要經歷過事情,他的內心就有成長。”白敏舉例,現在很多孩子在考各種等級,如果孩子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但結果不盡如人意,這時候家長的舉動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覺得父母應該這樣告訴孩子,爸媽看到了你的付出和努力,也看到了你的進步,這次考試不如意不要緊,咱們再努力一點點就能過了。”白敏稱,這樣孩子能看到父母對自己的肯定,這對樹立他的自信心是很有幫助的。“人無完人,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和不足,應該完整地接納自己,這并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而是告訴孩子要學會取長補短,這樣能幫助孩子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量。”白敏建議。
家長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在經歷中成長
“父母怕孩子們吃虧,就提前告訴孩子一些道理,希望孩子不要走彎路,其實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孩子們的成長都要經歷這些事情的。”畢洪霞在教學中發現,不少一二年級的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確有些差,她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越界太多,替代和包辦太多,這樣反而掩蓋了孩子本身具有的潛能。“孩子沒有經歷過,肯定就不會做,但如果孩子做不好,反而家長卻接受不了了,這就陷入了一個不好的循環。像掃地這件事情,如果孩子在家從沒干過,那到了學校肯定干不好”畢洪霞建議,家長們要大膽放手,多讓孩子在經歷和鍛煉中成長。
在幼兒園從教30多年,曾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的棘洪灘韓北幼兒園園長魏瑰吉認為,“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從小開始,不能讓孩子在真空、全是順著的環境中成長,每次小挫折、小困難,對孩子來說都意味著成長。”
記者 焦紅紅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