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人李維藩是黃埔學生 淞滬會戰壯烈殉國

2015-10-27 11:01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民政部2015年8月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萊西人李維藩、李佐民名列其中。李維藩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67師402團團長,1937年8月,李維藩率部堅守淞滬羅店(位于上海寶山區西北部)陣地,與日軍激戰數晝夜,給予日軍沉重打擊。后日軍步兵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向402陣地發起瘋狂進攻,該團傷亡慘重 ,李維藩胸部中彈,帶傷繼續指揮戰斗,抵御二倍于己的日軍,使日軍不敢靠近陣地……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就來說說抗日英雄李維藩、李佐民的故事。

  “冒名頂替”考上黃埔三期

  《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隊學員籍貫表》這樣記載:李維藩(1901~1937年),別號:北屏,年齡:23,祖籍:山東萊陽,永久通訊錄:萊陽院上(鎮)辛家莊明德堂(今萊西院上鎮李家寨村)。現在介紹李維藩個人情況的資料很少。

  “北屏”是李維藩的別號,黃埔軍校的學員自第二期開始大都有自己的別號。別號,是指名字之外的自稱。別號,簡稱號,多為自己所起。“屏”字的本義是遮擋的意思,與之相關的“屏藩”、“屏風”喻意靠近邊疆的國土,也指保衛國家的將士。在古代,漢人備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所以人們一提起邊疆自然會想起大北方。李維藩別號“北屏”,可見當時他就有了抵御外侵、保家衛國的志向與情操。

  青島民間歷史文化研究者李知生先生是即墨潮海街道北關新村人,他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李維藩能去黃埔軍校或許是一個巧合,“2012年3月28日,我去過萊西院上鎮李家寨村 ,全村都姓李,但是知道李維藩的人幾乎沒有。不過,我還是找到了他的一位本家,當時84歲的李振輝老人。據老人講,李維藩本名叫李殿俊,當時報考的是本村的李耀亭,不知什么原因,李維藩代李耀亭前去考試,結果考中后李維藩便去了黃埔軍校。”

  李知生先生說,黃埔軍校中的青島籍學員不止李維藩一人。“當時還有另外6人,分別是張廷孟、宋瑞珂、徐仁江、孫嘉傅、宋天修、張漢卿;第四期1人張漢鐸;五期2人楊振明、楊丹亭。在這10人當中,除了徐仁江、孫嘉傅、楊丹亭3人早亡外,其他7人都參加了抗日戰爭。其中,宋天修、李維藩、楊振明3人在戰場上陣亡,張漢卿、張漢鐸兩人受過傷,可謂傷亡慘重。”

  1924年冬,李維藩考入黃埔軍校。兩個星期后,經甄別考試過關,編為第三期入伍生總隊(張治中任代理總隊長),這是黃埔軍校實行入伍生制度的開始。黃埔軍校入伍生教育定為半年,以術科(軍事訓練或體育訓練中的技術性科目)訓練為主,每天上下午各出操兩小時,早操一小時,學科各一小時。學科設步兵操典、射擊教范、陣中要務令、野外勤務、內務條例、衛兵守則等,術科有徒手教練、持槍教練、戰斗教練以及班排連教練和野外演習,還有射擊演習、實彈射擊、夜間演習、手榴彈投擲、刺槍、超越障礙等等。從此,李維藩就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這一年冬天,占據廣東東江地區的軍閥陳炯明,趁孫中山離廣州北上的機會,在外國列強和北洋軍閥的支持下,自稱“救粵軍總司令”,向其部隊下達進攻廣州的作戰命令。為統一廣東,順利北伐,廣州革命政府于1925年1月15日發布《東征宣言》,東征陳炯明。黃埔三期大多數學生因剛入校不久,被編為入伍生總隊,分別駐守廣州市區及虎門等地,擔負當地的治安、勤務和警戒任務。

  正當東征軍準備圍攻陳炯明的老巢時,駐在廣州的云南軍閥楊希閔、廣西軍閥劉震寰的部隊發動了武裝叛亂。1925年5月中旬,他們占領電報局、火車站等處,形勢十分緊張。李維藩所在的入伍生總隊奉命回黃埔長洲島,配合回師的東征軍發動總攻擊,只用兩天時間,平定了“楊劉叛亂”,收復廣州城。

  畢業典禮上獲得“中正劍”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余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并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100余人。下午萬余群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13人,重傷數十人,逮捕150余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后,很快席卷全國。6月23日,廣州工人、黃埔學生及鄰近郊縣農民等各界群眾10萬人舉行示威游行,聲援“五卅”運動。當游行隊伍途經沙面租界對岸的沙基路(今廣州六二三路)時,英、法駐軍開槍射擊,群眾死亡52人、重傷170余人,輕傷不計其數,史稱“沙基慘案”。“沙基慘案”中,黃埔軍校官兵27人遇難、53人受傷,其中三期入伍生遇難12人。李維藩的同學孫嘉傅(即墨人)負重傷,徐仁江(嶗山人)中彈犧牲。

  在歌聲的翅膀的博客中有一篇文章《“大書蔡李是男兒”——萊西在抗戰中殉國的李維藩將軍》,文中稱,1926年1月6日,黃埔三期學生舉行畢業考試,李維藩順利畢業。黃埔軍校學生畢業時,校方除頒發畢業證書、證章外,還會特別贈予每位學生一把佩劍,上刻“蔣中正賜”,故又名“中正劍”。持有“中正劍”成為一種特殊的榮耀象征。另外 ,因劍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樣,也有人稱之為“成仁劍”。

  1月17日,在黃埔三期1234名學生的畢業典禮上,李維藩同樣獲得了一把“ 中正劍”。黃埔軍校畢業后,25歲的李維藩參加了北伐戰爭。據李振輝老人講,李維藩因沖鋒在前、打仗勇敢,所以升職很快,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副團長。抗日戰爭爆發時,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七師四○二團上校團長。

  慘烈的羅店爭奪戰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日雙方投入軍隊近百萬,抗戰官兵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斗最慘的一次會戰。

  作家葛業文在《淞滬抗戰》一書中稱,在淞滬會戰第一階段作戰中,中國軍隊在楊樹浦、寶山、吳淞、劉行、羅店 、瀏河多處與日軍展開血戰。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慘烈的當屬羅店爭奪戰。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是一架“絞肉機”,淞滬會戰中的羅店則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坊”: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整個城鎮片瓦無存,唯余焦土,慘酷之狀,不忍卒睹。而67師201旅副旅長兼402團團長李維藩就是在這場戰斗中犧牲的。

  8月25日凌晨,第67師201旅在旅長蔡炳炎帶領下奉命向陸家宅之日軍第11師團一部3000余人發動攻擊。日軍是重炮、飛機開路,步兵緊隨其后沖鋒,中國軍隊殊死相拒。激戰中,蔡炳炎旅長向全旅官兵立下軍令:“本旅將士,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戰至午后,全旅傷亡殆盡,李維藩也被機關槍打傷流血過多身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領唯一的特務排和1個營殺入敵陣,正當此時,一發子彈飛來貫穿蔡旅長的胸部,當即倒下 ,犧牲之前兀自揚手高呼:“前進!前進!”

  28日,堅守羅店的中國軍隊與敵連日激戰后,因傷亡過大,陣地被敵突破。29日,黃維率第67師重新奪回,受到敵人強大火力轟擊,尚未站穩又被迫撤出,羅店終告陷落敵手。

  時任第18軍軍長羅卓英在遺作《東戰場片羽》中回憶說:“羅店是極富戰略意義的據點。守住羅店,嘉定、瀏河一帶就可以保全,間接也就守住了蘇州和上海的門戶。我在羅店作戰,賴諸將士用命,大戰七天七夜,敵人進犯三次,三次都被我軍擊退。在第二次爭奪戰時,本軍旅長蔡炳炎、團長李維藩壯烈殉國。今以詩記其事:三來三往力爭持,十蕩十決掃蝦夷。淞滬風云羅店血,大書蔡李是男兒。”其中,“蔡”是指蔡炳炎,“李”說的是李維藩。

  李知生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他在李維藩的老家李家寨村了解到,李維藩在上海陣亡后,靈柩由其二夫人拉回本村埋葬,并將自己的兒子留給了李維藩的夫人 ,她回了上海。李維藩的兒子叫李日龍,上世紀60年代去了東北,后代再也沒有回老家的。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宋義彪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李維藩 黃埔學生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