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次歷史性的轉型。在這一大背景下,近年來青島經濟不斷轉方式調結構,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近日,在人民論壇測評中心對15個副省級城市GDP健康度的測評及排名中,青島的GDP健康指數排名第一。
青島的GDP健康指數緣何能夠排名第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選擇、確定發展新路徑,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藍色高端新興導向,推動經濟增長由傳統拉動向新興拉動轉變,一系列“組合拳”使得青島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企業案例:
海爾轉型利潤連增十年
可以說,高新技術產業升級推動我市工業由 “制造”變“智造”。在產業優化升級過程中,我市涌現了大批轉型成功的明星青企。其中,海爾轉型十年,已經成為全國工業企業轉型的成功典范。昨日,在工信部消費品工業智能制造現場交流會上,海爾介紹了自己智能制造的經驗做法,工信部消費品司相關負責人評價稱,海爾的智能制造探索將帶動整個消費品領域的發展。
2005年,海爾邁出了互聯網轉型的第一步。十年里,海爾致力于打造開放的創業平臺,并創建互聯工廠,不斷向互聯網+工業實踐探索。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工業的探索是適應互聯網時代新產業發展形勢而進行的全新探索,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產業現實,更快地滿足個性化的用戶需求。為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海爾把工廠變成“互聯工廠”。互聯工廠不是一個工廠的概念,而是一個生態系統,整個企業全系統全流程都要進行顛覆,通過互聯使用戶獲得最佳體驗,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給企業創造效益。其中,智能制造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即對外智慧家庭,對內互聯工廠,這兩個部分并非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有著共同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打造共創共贏生態圈,創用戶最佳體驗。
該負責人還提到,海爾互聯工廠將大規模制造顛覆為大規模定制,通過“前聯用戶、后聯研發”,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共創用戶最佳體驗。互聯工廠通過模塊化、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讓用戶體驗無縫化、透明化和可視化,同時通過模塊定制、眾創定制和專屬定制三種定制形式滿足用戶不同的定制需求,實現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
經過十年的轉型升級,海爾成績斐然。目前海爾已打造7個互聯工廠,其中5個整機工廠、2個模塊化工廠,階段性實現了行業的引領,并且在行業里面是第一個實現了透明化和全流程的可視化。近期,海爾又推出行業首個透明工廠,向全世界開放互聯工廠,用戶實時查看到海爾制造的每個場景,讓全球消費者都能夠全流程參與到海爾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環節中來。海爾2014年的利潤是轉型前的12倍,近十年利潤復合增長率達28%,現在海爾有77%的小微年銷售額過億。
藍色硅谷:
推動藍色經濟深入發展
可以說,青島目前處于深度調整轉型的重要關口,新增長點正在形成,藍色硅谷核心區就是其中之一。昨日,記者從藍色硅谷核心區了解到,目前核心區科技類項目已落實孵化器418萬平方米,累計開工建設165萬平方米,竣工80萬平方米。其中,15.8萬平方米藍色硅谷海創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引進了天津大學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生物產業聯盟等39家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團隊。據預計,今年三季度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2億元,同比增長15.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3億元,同比增長46.3%,其中產業類投資143.6億元、同比增長46.5%,房地產開發投資9.4億元,同比增長42.4%。
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不斷放大產業發展的后發優勢,推動藍色經濟持續深入發展。例如,在海洋新能源領域重點推進以青島威展海洋能源科技公司和溫差能發電為代表的項目建設。青島威展海洋能源科技公司關鍵技術波能引水及發電技術已完成實驗室小試和海上中試,已向104個國家提出專利申請,并已取得美國、德國、日本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利授權。該裝置同時還可為空調系統提供冷源,并產生可飲用的淡水資源,可解決我國在遠離大陸地區進行深海和海島開發過程中能源供應的瓶頸問題。目前項目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經信委:
工業轉型打出“組合拳”
“青島工業之所以能在經濟下行形勢下保持亮色,得益于牢牢把握轉方式調結構這條主線,積極轉型發展,打好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創新驅動、品牌質量的‘組合拳’,努力實現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增創了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市工業首先通過騰籠換鳥,重點推進110戶老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對全市特別是縣域原有的各類工業園區進行整合、擴容、提升,規劃建設了董家口循環經濟、平度新河生態化工、城陽軌道交通裝備、即墨汽車及零部件等5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引導搬遷企業和新建項目定向集聚,實現了集約高效發展,以空間換效益。
在產業升級方面,我市著力打造家電、石化、服裝、食品、機械裝備、橡膠、汽車、軌道交通、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十條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鏈,以各條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發展,為許多傳統工業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放大了產業集群效應。同時,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重點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經濟、郵輪游艇、海洋生物醫藥、工業機器人、海水淡化裝備、海洋儀器裝備、海洋新能源、3D打印等十大新興產業,對工業轉型升級起到了明顯帶動作用。
我市將創新作為發展驅動,積極建設企業創新平臺,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實施“互聯網+工業”融合創新,率先制定實施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鼓勵工業企業創新要素配置方式、生產組織模式和產業發展形態,涌現出了海爾、紅領等一批互聯網工業典型。使互聯網工業成為青島工業的一張新名片。
另外,我市還積極樹立青島制造好形象,培育中國名牌產品68個、山東名牌產品453個、青島名牌578個,品牌經濟總量接近全市工業的半壁江山。今年以來,青島市繼續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在全市積極推行質量標桿、卓越績效等先進管理方法,已注冊登記質量管理小組1.38萬個,獲得可計算經濟效益價值近3.8億元。
統計局:
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全省居首
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提高原有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形成了青島工業發展新優勢。
記者從青島市統計局獲悉,2014年,我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整體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14年青島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6761億元,增長9.6%,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6.7%,占比為40.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比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高7.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省龍頭地位突顯。2014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6619億元,在全省十七地市中排在首位。與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凈增790億元,均高于全省十七地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凈增量,名列榜首。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省的14.9%,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居全省十七地市首位。
紅領轉型大數據工廠
紅領集團也是青島工業轉型成功的典范之一。當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進入加速期,紅領便開始著手建立數據庫,逐漸從傳統服裝制造企業轉型大數據工廠,用了多年時間,投入2.6億元資金,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系統。過去多年來,紅領每年大約積累40萬套西裝制作數據,由此衍生的數據規模達到百萬億級。
現在,顧客只需在紅領的定制網站上輸入身體19個部位的22個數據,系統便可以用制作建筑圖紙的方式,自動生成最適合的版型。這些數據,進入紅領高度智能化的西服定制生產線,生成一張芯片卡。無論是裁剪、縫合、熨燙還是質檢、入庫,生產線上的每一道工序,工人只需要掃碼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這樣,每條生產線上可以生產不同款式、型號的西服,也一樣能夠做到標準化,而且效率極高。目前,紅領打造了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西裝個性化定制平臺系統,實現了規模化定制,今年前8個月收入利潤率高達16.9%,是同行業平均利潤率的3倍多。
【專家說法】
結構優化是GDP健康標志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認為,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第三產業比重的加大是經濟發展走向健康的重要標志,第三產業主要以服務型行業為主,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點,對人力資源要求較高,縱觀世界多個經濟跨越發展的城市,第三產業都在其經濟騰飛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業在第三產業中是附加值比較高的行業,無論是對聚集資金還是人才來說都對城市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對于青島經濟的發展前景,劉文儉充滿信心。他分析說,青島近年來重視平臺的建設發展,一谷兩區、藍色硅谷、西海岸新區等等都是牢靠的經濟發展平臺。同時,青島制造業轉型又快又穩,成為互聯網工業發展的領軍城市,而“三創”活躍,經濟在創新方面有特點、有亮點,相信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青島在經濟發展方面會逐漸顯現很好的成效。
記者 景虹 王婷
[編輯: 張珍珍]
?